您好,请 登录注册

《辛德勒的名单》创意来源

2004-11-29 23:01  来源:Fanhall.com 作者:李进军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陈凯歌、姜文都说过这样的话:好电影其实早已经存在,所谓创作其实只是寻找……战争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创作大师,战争就意味着什么都是可能的,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从人们所预期的最佳效果出发倒推设计……无论多么深刻地理解战争,仍然不够……“坏人”做好事为什么要比“好人”做好事更吸引人……酒色才气的“坏”具有最广泛的包容性.“木桶理论”在电影艺术上同样有作用……张学良与辛德勒……中国电影存在“辛德勒”的生存土壤吗…….   


 


    关于一部杰出影片的来源,陈凯歌和姜文都有这样的说法——好影片本来就已经存在,创作其实就是寻找,她已经存在,这也许是一部影片能否成为伟大影片的标准之一。


    这部影片是有一个真实的原型的,但是假如没有这个真实的原型,我们是不是就永远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影片来呢?从实际来说,也许如此。


    但是从创意的角度来说,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创意的天空是无限的,除了我们自己的思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束缚我们自己。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让任何外在的东西限制自己的创造力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影片看成是原创的创作影片,在一无所有的空间时间里,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创作出来的,根本没有辛德勒这个人,他是世界各国人们心中永恒的人性的证明和标志,是从无数人的形而上的意念中诞生出来的艺术形象,是电影艺术家贡献给人类的关于战争的形象化的思考和灵感。


 


    战争是最伟大的戏剧家和创作大师,在战争中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发生的。战争的破坏力和对人心人性的挖掘,是超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作天才的。因此,可以断言一条真理:任何最不可思议的事件,在战争中都可以找到最合适的场所,使它象发生在自己家里一样的真实。


    换句话来说,我们可以在创作战争片时,大胆地按照最佳效果进行设计,如果观众不认可,那只能证明一条:自己太笨。


    在以往的世界影片尤其是“二战片”中,从来没有一个电影艺术家把一个纳粹分子当成是救世主来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假如说,这样写缺少历史依据,观众会说这是胡编乱造,在实际电影制作中不可能实现,也有道理。


但是如果说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想也不应当想,在真实的战争环境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甚至绝对没有理论上的可能,那就错了。


这只能说明一点,你对战争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战争的概念就是,“在战争中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包括人们所知道的一切最不可思议的罪行或行为,比如生吃活人等等,都是完全可能的,在艺术上完全可以达到真实的感觉。事实上,关于战争中的很多事情,大众也都是逐渐了解的,并且在事隔多年以后依然感到震惊。


 


    因此,从操作的角度出发,你想表现战争中的人性吗,那么请你放弃头脑中关于战争的一切限制,大胆的想吧,想一想还有什么没有表现过的。比如,为什么就不能够有一个纳粹分子充当了一个好人呢,在那么多的纳粹分子中就没有一个人帮助犹太人?也许有一个呢?纳粹分子肯定也不会是铁板一块的吧?


    如果这样的想法目前还没有条件搬上银幕,那么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对应的真实的生活原型。在大量的资料中去翻阅吧,如果找到啦,就赶紧买下影片的拍摄权,那么这个影片就不仅在电影史上大放光彩,而且因为它的匪夷所思的巨大新闻效应和人性考察价值,可以同时在艺术上和商业上取得巨大回报。


    这是一个巨大商业价值和巨大文化价值的电影创意。


    这就是说,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暂时找不到真实的生活原型,影片还停留在纸上,我们同样可以象创造一本书一样地在纸上创造出这部影片,同样可以对这部影片在观众的反映作出最大限度的精确估计,可以有把握的说影片一定成功。


    中国古语:凡善战者,先胜,然后求战。


 


    本片的核心就是,在二战时期,不是一个犹太人也不是一个公认的好人,而是一个公认的反面人物形象纳粹分子,拯救了大量的犹太人,后来他被犹太人尊为“义人”。


    显然,影片的关键就在于男主角的形象设计。


    一个最显著的常识就是,一个好人作了好事,在艺术感染力上,远远比不上一个坏人作了好事。


    在这里,我们故意用了一个儿童似的思维概念“好人和坏人”,这在一般艺术家眼里当然是显得十分幼稚,但是这正是中国的电影艺术家的一个思维误区,他们往往习惯于把问题往复杂里想,而不善于进行“简单-复杂-再简单-再复杂..”这样的思维过程,所以常常见到许多影片让他们说起来十分哲学博学,颇可以骗的一些文人以及亚文人的喝彩,但是这些说法却象空中的楼阁,建立在许多十分荒唐的非合理常识的基础上。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在中国的电影界,聪明的人并不缺少了。但是更多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欺欺人的人。


     


    观众最喜欢的“坏”,就是酒色财气了。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弱点,具有最广泛的接受性和宽容性。


因此,应当设计他就是一个惟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赚钱而功利投机地加入了纳粹。他并不认可纳粹的种族理论,也不关心犹太人的生死利益,只是一心想赚钱享受金钱和女人的快乐。最初,他只是出于自己惟利是图的商人本性,出于低成本劳工高利润赚钱的需要,竭力让社会的最下层人士犹太人进自己的工厂干活,这样无意识的保护了一些犹太人;但是,在与犹太人的接触中,在面临纳粹的血腥杀戮灭绝行为中,他的埋藏深处的最基本的人性的被触动了,于是他开始自觉的保护犹太人,甚至不惜倾家荡产。


这使他从一个惟利是图的商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这样的转变,跨越了人性的几个层次,丰富饱满,与二战片这样的背景水乳交融,加上斯皮尔伯格的卓越技巧,成为世界名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本片问世之后,中国的电影艺术家无不为之震动。吴子牛导演了《南京大屠杀》,一败涂地;谢晋导演要拍《拉贝日记》,说到与本片的关系。笔者断言,《南京大屠杀》不成功并且根本不可能成功,自是必然;《拉贝日记》也注定无法与《辛德勒的名单》并论。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如同著名的“木桶理论”所说的,是最短的那一块木版而不是其他的更不是最长的那一块木版,决定着这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


对于这种题材,“最短的木版”就是观众心理和大众文化常识。


观众对一个好人或者一个伟人拯救受难大众并无兴趣,这类题材尤其在中国早已经见的太多,《圣经》中的耶酥不就是这样吗。


从戏剧化的角度来说,必须是一个恶棍坏蛋,起码是灰色人物,最好是花花公子酒肉情色无所不粘的浪世哥儿,讨观众喜欢,让男人嫉妒让女人发狂,最后翻然悔悟抛弃酒色情欲生涯毅然决然地做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大男人伟业,或是拯救了贫穷困苦中的大众,让他们产生了奴隶对好心的主人的情感,让他们觉得主人的改变是因为身为奴隶的他们影响的结果而产生自尊心的满足。


在这一点上,辛德勒和张学良是一样的。


从做男人的角度来说,张学良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什么都没耽误,江山美人风流天下,英雄义举彪炳史册,福禄寿僖权,一应具有,谁也没脾气,这些就是张学良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受欢迎的原因。


最好的电影,应当一定能够让观众同时产生“在上心理”和“在下心理”。


辛德勒的名单》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影片。


 


中国的“辛德勒”在哪里呢?


依照中国的特色,似乎不应当是在战争片中了,似乎应当产生在干部阶层,在农村片中,比方说,一个浑身毛病的基层干部在“动乱年代”拯救了一些来自京城的受迫害的大官……


谁来把“辛德勒”搬到中国来呢?


“辛德勒”,你在哪里?


也许,你根本不可能在中国电影中出现。


原因也许就象陈凯歌说的:外国电影讲人性,中国电影讲人情。


 


电影故事梗概:


导演: 斯蒂芬

相关链接: 陈凯歌 姜文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