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清晨》创意来源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中国版改编……把商业性的低级趣味转化为深刻内涵的文化理念……一个处女膜性交破裂的低俗商业故事能够创作出电影杰作吗……惊人的跳跃逃出了商业的光环……性与杀人因素的组合……还有什么做爱方式没有精彩的文化的表现…….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曾经出现了数名大师级的人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小说《
假如没有这部小说,我们是否能够创作出一部精彩的电影故事?
我们首先应当学会向自己提问,这部小说初始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在于它的反常,太反常了。
有谁见过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呢?因此这里面一定有戏。重点是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还是那句话,首先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商业性强的设计性的、低级趣味的因素。如果有幸找到了,如果更加有幸能够把这种低级趣味的东西转化为高深的文化理念,那就是绝好的电影素材。
我们能找到吗?试一试吧。
这一试不要紧,还真找到啦。这就是在低级趣味的东西的原生地农村(这并非有什么贬义,而是因为所有城市的东西都是从农村来的,在农村中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的人性陋习,这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影艺术的灵感来源和最大的资源原生地,如日本电影《
好了,这样的故事无疑是具有商业性的,问题是怎样让它具有深厚的文化性。
这可以从故事中很自然的延伸出来,那就是这个初步富裕起来后的农民新郎在初夜看见新娘没有见红时,就把她赶回了家,这在农村是比天塌下来还要严重的一种奇耻大辱,娘家人无地自容了,他们睁红了眼睛追问新娘,到底是谁破坏了她的贞操。
新娘这个时候只知道哭了,她哪里知道到底为什么自己的新婚之夜不见红呢,这可以有无数个解释,但是不行,农村人的浅薄的知识水平让她无法知道处女膜不经性交也能破裂,就算她知道又如何向别人解释别人又如何能够相信。在六神无主精神错乱中,她的唯一出路就是含含糊糊的点头或者摇头,也许就是问话对话中的那么无意识的一点动作,让急于从她这儿找到奸夫的亲人们自以为找到了应该千刀万剐的那个人。
天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无辜的人是多么容易成为一场他梦中也不会想到的悲剧的主角。
这是一个社会悲剧,也是一个命运悲剧。
里面有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偶然,但是却深刻的反映了悲剧产生的社会必然,这个戏剧家做梦也想得到的故事,就这样产生了。
它的文化价值,就在于编导可以站在工业文明的角度,站在比农业文明更要先进的角度,去批判农业文明中的传统的陋习,把影片故事搞的更加惊心动魄,让这种悲剧更加尖锐残酷,让人们痛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竟然有这样封建残忍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是多么任重道远……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城里人能够感到自己的文化上的优越和俯看农村人批判农村人的快感;不是电影主流观众的农村人,当然同样会到震撼,尤其是那些有文化的学生,这将使他们逃离农村的愿望更加强烈,让他们学习的精神更加充足强烈,他们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城里人。
好了,故事有了,哪里是重点就成为影片的艺术品味的关键。
强调商业性,就可以在在新婚之夜到底见不见红如何见红上大做文章,给出充分的场景时间,精心的表现两个人如何作爱,如何发现没有红……这样虽然也许可以赢得更高一点的票房收入,但是影片的思想批判力量就减弱了。
在中国的国情下,上策是拿故事中的商业性内涵宣传吸引观众,但是在内中却是严肃的艺术化的表现,就是淡化新郎新娘性交过程中发现没红的故事核心过程,把影片的触角往故事的两边拉,尤其是拉长故事的后期即新娘的家人知道(不如说是判定)谁是让他们全家蒙受耻辱的“罪魁祸首”后,他们磨刀霍霍到处扬言要杀人的过程,使之成为影片的高潮,一个电影史上无与伦比的惊心动魄的杀人高潮戏,一个不亚于希区柯克的《
影片的另一个创意来源:考察电影史上关于作爱的表现,重点寻找那些尚未经过大肆表现的、有文化和社会内涵的作爱方式,以此为核心创意。
难道世界电影史上,各种作爱的潜力都已经发掘尽了吗?
不相信。
作爱的仪式化,《
作爱时想杀人,《
性无能产生的性虐待与《
一个孤寂的女人与一个年轻的逃犯做爱《
男人害怕与女人做爱,但是女人追着男人作爱《
与儿子的未婚妻做爱《
一个女人与父子两个人作爱《
壮男老妇作爱《
在井下做爱《
一直没有机会作爱直到生命结束《
不同民族的人作爱《
女大男小作爱《
野合《
两个曾经互相仇视敌对的男人作爱《
男主人与女仆人作爱《
徐娘少男作爱《
……
看看上面的不完全例举的电影,就可以知道“根据作爱方式进行电影创意”,是多么名利双收的捷径!
有谁为悲剧性的“处女红现象”,创作过一个经典电影呢?
没有。
这就是机会。找到了。
本片的创意环:性,作爱方式,处女红现象;事先公开张扬的杀人,在众目睽睽中疯狂追杀,影片的高潮,电影史上独一无二;以现代文明意识,批判农业文明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