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老井》创意来源

2004-11-27 17:21  来源:Fanhall.com 作者:李进军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只有中国土地上才能够拍的出来的杰作……前人的经典影片《》《裸岛……中国人最典型的生存文化之根,鲁迅最为推崇的“韧性”,理念出发未必不能创造出杰作……中国最丰厚的电影资源……男女主角在井下做爱,电影史上还没有这样表现过……风俗性奇观“倒插门女婿”与商业性框架“两女一男”的故事……


 


    这部电影由郑义的小说《远村》改编,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电影杰作。


    这是一部表现中国文化之根的电影。


    如果说电影史上存在着一些只有在特定的国家才能拍的出的电影杰作,比如说《三色—兰色白色红色》只有在法国才能够拍的出来,《出租汽车司机》只有在美国才能拍的出来,《钢琴课》只有在澳大利亚的西风带才能拍的出来..那么这部影片就如同《黄土地》一样,只有在中国才能拍的出来,而且只有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这片中华文明发源地、沉聚地、代表地上,才能拍的出来。


    这部电影其实在影片拍摄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她是存在于数亿中国人的大脑中,在他们潜意识的期待的画面中。


    陈凯歌、姜文都说过,好电影不是创作出来的,她已经存在了,导演的职责只是把她找出来。


    幸运的导演就是那些能够找到好电影、而且这部电影是由无数的人而不是少数的人创作的。


   老井》就是这样一部由中国数代人的潜意识共同创作出来的影片。成为杰作,只是顺理成章的罢了。


 


    影片创意来源之一:由一个经典影片延伸而来


    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影片毫无疑问是电影艺术家们最熟悉的影片。台湾电影《》,日本电影《裸岛》,中国的记录影片《红旗渠》,都反映了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不屈抗争的的人类精神,这是超越国家地区民族差别的,观众都可以接受的。


    那么哪里是中国最困难最代表中国人的精神的呢?


    中国最典型的困难地区当然是北方的革命老根据地,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观众接受根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对于官方来说更是毫无疑问的主旋律影片题材。


    黄土高原上的淳朴的老百姓,最能代表中国人最突出的人的韧性的群体。


    有趣的是这些影片大都是以缺水打水为主线,只有台湾影片《》是以打石油为主题。相比之下,水的共性更大,更是人类的生命必须品,因此观众面更大,影响更大。


    那么在中国那里打水最困难呢?很明显,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中国北方的困难山区。在这中间选那里好呢,当然是更有文化积淀与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了。


    那就是太行山了,花岗岩地区,再没有什么地方打水比这种花岗岩地区的困难更大了。


……


    许多杰出影片的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有“社会性”,这是他们不同于主要表现人性、主要在电影形式上做出贡献的影片,尤其是受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的影片,尤其是在社会动荡变化年代的影片,“社会性”就相对于“电影性”和“人性”影片,有其特别的发展,一大批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影片,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老井》这部影片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杰作。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人们刚刚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但还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面对着缤纷的世界,面对着西风日渐的一时混乱,人们普遍感到很累,从体力到心理都感到“累”,于是慨叹生活的太难了。莎士比亚的名言“活着还是死去”,又一次穿越时空,成为再度上映的流行社会主题。当然,这个主题什么时候也没有消失,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它的思辩之花就更加茁壮罢了。在这之前,有姜文在《芙蓉镇》中咬牙切齿的说“活下去,象狗一样的活下去”,有日本黑泽明的《活着》,在这之后几年,有张艺谋的根据余华小说不改变的《活着》,都只这个永恒的主题在电影上的反映。隔几年,就有一个大师和杰作出来,让众人一惊。


 


从中国人的最显著的生存特点,活的太难了,好死不如赖活,姜文在芙蓉镇中说的象狗一样的活下去,尚没有一部电影把这个主题表现的更直接更有力度,这是《芙蓉镇》的遗憾,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所拍的《活着》,黑泽明的同名影片。鲁迅的名言,韧性,主题出发的可行性,主题与后现代社会的市场细分化,音乐中的贯穿主题,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信息强烈性与穿透性。过去批判江青的“三突出”。放在一个最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地区的选择对比,南方与北方,北方的黄土高原如陕北、西海固与太行山的对比,最后选择太行山的理由,随后是故事的编写.


 


 一个国家有不同的电影资源,电影制作者首先应当清醒的认识到,那些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然后就是充分的占有这些资源。


    从中国电影资源的充分开掘上,美国的西部片资源,中国的黄土高原主题,一个极有视觉表现性的主题,陈凯歌的《黄土地》,沈从文的湘西《边城》,马尔克斯的虚构的拉美小镇,福克纳的美国南方小镇,《铁皮鼓》作者格拉斯的格但斯克,……从地区的不同特性中体现出人类精神的不同侧面,这是“越是中国的也就是越是世界的”。中国还有那一些未开发的电影视觉资源?与人类精神的共鸣。


 


    从当时社会的心理思潮而来,当时社会上在全盘西化与继承中国民组优秀传统上的争论,改革开放的主题,落后地区人的强里愿望,政府支持的主旋律与国外所有电影人的认可,以一个实际的作品参与这个社会关注的争论,借势……


 


    从男女主角作爱的创新有吸引力表现,在井下作爱,以前的电影还没有。作爱形式的新阴性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本能》中的做爱,《情人》中的做爱,《红高粱》中的野合,人类原始文明中的野合仪式,有资料说孔子来源于父母在野外的野合,《巴黎最后的探戈》作爱与性描写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劳伦斯、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两个人中间隔着巨大的障碍,男的想打井,在这个贫困地区一直呆下去一直到打出水来为止,女的想追求两个人的幸福想与他一起离家出走,.女的支持男的在井下打井,塌方了,以为两个人没有生路,在井下疯狂的做爱,当然最后被救活了,男的继续打井、女的离家了。放在太行山打井是最合适了,贫穷,一种古老的精神,一种人类共有的精神与中国人最突出的韧性精神的结合,引出另一个三角的女人,离了婚的,支持男人打井,心好,加入一些民族色彩如倒插门男小女大等,在一个具体的生存空间一个小村庄内的其他人……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