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美人能依旧
经过10个月在美国的后期制作,胡安导演终于带着她的《
上片档期敲定在明年的年初二,一直接到情人节,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已经真正确定了映期的“情人节影片”。
一部有着忧郁片名的电影,《
宣传画册上,都是女人迷离的面容。
看上去,周迅是故事的主角,她艳丽的妆容中透露出少见的尖锐的情绪,似乎在经过了如戏的人生中多变的情路之后,进入到几乎还原了现实的故事里面,可以放肆地宣泄自己爱恨的观点。
她饰演的菲,从一个天真少女历经命运起伏,被无可奈何地催熟。
途中,都只是因为遇见一个自私的男人,自私而不自省,注重外表的姿态,忽视内心的礼仪。
“当然我不是要谴责男人们,更不是在宣扬所谓的女权――仅仅是因为女人的精彩,我带着很强烈的表达的喜悦。”
胡安在说及这部倾注了极大情感的作品时,常常会说出一句很确切的评点,比如:“女人看门道,男人看热闹。”
对于一个导演而言,作品说话,是不变的真理。
而对于胡安而言,三年一部作品,是潜意识中的蓄意。
当年的《
可是率先拍摄了中国第一电影人刘仲伦故事的胡安,已经从须眉气中走出来,回复到女子的柔媚,只是求一段爱情的真相。
在消磨爱情波澜不起的和平年代,爱情如同一套戏,闲时看看,闲时玩玩。
偶尔也会为它流眼泪,可是流眼泪不代表着任何意义,有的时候,甚至就是一种形式或手段。
也许《
看得出来,胡安是一个在生活上至少丰足的女人,对于感情也是有了积累的心得,但是她绕开了一般女人急于表白的小气,第一次出手,并不涉及自身;第二次再来,亦不罗嗦和自欺,她把一场动荡年代里的个人情感劫难,归之于参与其中的男男女女的过度自尊――这种自尊,其实,曾经,高过了一切。
很有意思的是,其中的黄先生。
虽然一部女性电影,女性总是妖娆在眼前,可是如同拉线木偶的她们,实则被男人的手势操纵着。
大家会意着这个规则,大家也都安守着这个规则,没有人真的要挑战这样的现状。
很多文艺作品当中,这样一个有着野性气质的花花公子,是女人们投怀送抱的最佳人选。
但是文艺作品一种莫名的良心和使命,甚至有时候是泄私愤――使得这样的花花公子最后一定要担负起某一种让女人满意的责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他温柔地批判着。
就比如那个经典的白瑞德――他也是被一个女性作者安置了最终的克星的,而这个克星,看上去似乎也是他自己很乐意拥有的。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的胡安导演,是不是遵循了黄先生们自己的选择和真正需要,使他就是那么坚守着破坏的欲望,从来不曾想要真正的安全,更无从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