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细节的创意

2004-11-25 16:26  来源:Fanhall.com 作者:李进军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电影是细节的艺术。这是很多电影人的肺腑之言。这并不是说明整体就不重要了,而是强调细节在影片中的核心地位。


        除了细节本身的创意十分重要外,还有很多电影的创意也是来自于细节。冯小刚导演的《大腕》的创意,就来自黑泽明的葬礼。


好的细节就是电影的精华。长久地看过一部影片之后,观众可能会忘记故事情节,但是细节的记忆力是最强的。它集中地体现了艺术家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水平和智慧。


一连产的细节就好象是一连串的珍珠,能够将影片穿成闪闪发光的璀璨银河。反之显然,一部缺少精彩细节的电影就象提不起来的豆腐一样令人乏味。


细节的设计和选择也是有规律的。一方面来自生活,一方面也可以来自电影本身的需要,对于创意的训练来说,更加重要的是这个因为电影的需要而创意设计的细节。它可以来自许多方面。


细节的创意和细节的选择,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知道了影片的这一段需要什么效果,就可以反推过去进行设计,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延伸出几条线,它们的交织点就是最佳创意点了。


       下面我们可以见到,一部影片细节的创意,至少能够有这么多的方法:


 


相关动作概念的联想:


在电影《本命年》中,姜文饰演的李慧泉有一个拿女人裤头当作一个弹弓似的射出去的细节,很耐人寻味。因为观众从这个“射”动作可以产生联想,比如说“射精”,因为李慧泉拿的是女人的短裤头。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引动了一连串的潜在的性的动作因素,外在的难以表现的东西一下子就很明白了,真正是含蓄竣永。


如果倒推回去,在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女人裤头”和“弹弓”之间架起联系,这个创意就可以顺利产生了。


 


编导主观的暗示评价-运用环境因素:


美国经典影片《巴顿将军》中,在夺取柏林后,巴顿回答记者提问,编导巧妙地设计让巴顿将军骑着一匹大白马在一个很大的好象是礼堂的房子里来回转圈子。这就是一个暗示和评价,巴顿将军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子而不能自拔。这是电影的视觉艺术性的长处,不用说什么话,编导的态度就表现出来了。


在《巴顿将军》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巴顿将军在片尾独自牵着一条狗走在荷兰的草地上,独白“所有荣誉都是过眼云烟”,这时候,他的背景上出现了著名的荷兰风车,这让人想起来著名的家喻户晓的“唐吉柯德大战风车”的故事,编导是在暗示巴顿将军与唐吉柯德的相关性吗?似乎可以这么想,没有用明确的文字明说而是用视觉形象暗示,这更应当是电影艺术的长处。从创意的角度来说,运用具有广泛文化积淀的、大众熟知的形象意象(如片中的唐吉柯德),巧妙的运用到影片中去,能够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从创意思维训练的角度,我们是否能够提出这样的命题:中国文化中,还有哪一些形象意象能够用在电影中,让观众们一看就明白编导对人物的评价。中国的电影界,是否更需要这样的务实性的思维训练?


 


人物行为的强烈反差:


在一些人们熟悉的人物身上,发现或者设计一些人们几乎无法想象、无法接受,但是有当时充足的理由、使人们不能不接受的细节,这样的细节就是十分成功十分深刻的。


周恩来的身边工作人员在回忆周恩来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文革后期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一次对服务员发火,只是因为蛋炒饭中忘了放盐,他就训了服务员十几分钟!服务员颇觉委屈与大惊小怪。这样的细节,我在第一次阅读时简直不能相信。但是我相信周恩来的身边工作人员不会杜撰这样的细节。事后,周恩来向服务员解释,他这是迁怒。于是,想到他是在被四人帮百般纠缠后的迁怒,这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出于人们可以理解的原因,这样真实精彩的细节,无法在《周恩来》等中国领袖人物影片中出现。也许,多年以后人们再拍周恩来的传记影片时,这个细节就可以用上了。


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时,报纸上见到了这样的细节:平素沉默寡言的邓小平在退休报告得到中央批准以后,高兴地说以后可以象一个老百姓一样去逛百货大楼了,旁边的小孙女“打击”说:“这是不可能的,您太理想主义了。”


我敢打赌,中国的编剧没有一个能够想象出邓小平想“象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去逛百货大楼”的细节。仔细分析一下,去逛百货大楼,这应当可以想象出来,它可以体现一个伟人的普通人情感的一方面,即使邓小平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说过,人们也能够接受;关键是难以想象出“象一个普通人一样”这个定语,因为编剧不敢想象邓小平会这样“理想主义”,即使是偶然联想到了,也会认为这样的话不可能出自邓小平的嘴里。


常常是,被认为不可能的细节,如果有强大的现实和逻辑力量的支持,就是最精彩的细节。


这样,精彩细节的一个创意方法就是,寻找人物几乎不可能做的事情,然后给出他的充分的理由,设计它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让它反映一个更为深刻的强大的动力,这样的细节就是成功的细节了。


 


人物关系催化剂:


在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剧情发展的需要,需要让男女主角迅速地建立感情,创意就可以从设计一个细节,让这男女主角身体靠近入手,最常见的就是女人的手划破了出血了,男人帮助她等等。这样的细节就是“男女关系上的催化剂”。


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需要这样的“催化剂”,人物动情的一瞬间。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名作《黄金时代》中写到,王二背陈清扬过一个破桥的斜坡时,陈清杨调皮乱动,王二急了,在陈清杨的屁股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陈清杨就老实了,就在这一瞬间,她爱上了王二。尤其是爱情故事片,如果没有这样的“动情点”(香港电影常称之为“火花”),影片的故事就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


波兰斯基导演的著名影片《唐人街》,在男女主角的情感戏线上,设计了这样的细节,女主角为男主角治疗眼伤时,拿眼药水滴眼睛,两个人离的很近,近到看到对方眼瞳中的人影,呼吸好象也融为一体了。在这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发展就很自然了,接下去的一场就是两个人已经做完爱慵懒的躺在床上了。


电影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艺术,设计中会遇到大量的技术性问题,比如如何让男女主角的感情戏发展的恰在时间的那一段,但是又要显得合情合理……这就需要在男女主角的情感线上设计可信的人物关系催化剂,一个别出心裁的动作细节,在这里非常重要。


中国电影比较欠缺这方面的技术性总结和研究,常见破绽。中国电影人不屑于进行这样的技术性研究,总认为这样的研究太匠气,不艺术,却不知没有熟练的匠技就没有杰出的艺术精品。所追求的艺术就成为总有漏洞和遗憾的艺术半成品。也许是中国导演太喜欢用“电影就是遗憾的艺术”这样的说辞来掩饰自己的缺陷了。相反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过国外的电影人有过这样的抱怨。


这也许是观众说中国电影虚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调控观众情绪:


辛德勒的名单》中,纳粹追问一件事情是谁干的,没有人说,一个人就被随机的拉出来枪毙了,这时候,一个小男孩指着这个刚被纳粹打死的人说,事情就是他干的……这时候,观众的感觉流程就是这样的——先感到纳粹杀人的残忍,但是又马上在这种感受上叠加了小男孩行为所产生的机智、轻松和幽默,这种复合感觉叠加在影片特有的沉重的氛围中,不仅使人们感到导演举重若轻的功力,而且使影片内涵更加含蓄饱满。无疑,这样的“复合情绪调控细节”的设计,比单一情绪细节设计要好的多。


这个细节的出现,可以说它首先是观众心理的、影片情绪流程的需要,大过了影片主题本身的需要,但是反过来又让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而中国影片中,十分缺乏这样的细节设计,这不仅使影片自始至终的努着一把劲,让观众无法放松,而且因为缺少这样的结构心理调控技术,影片缺少跌宕起伏的效果,缺少大气。事实证明,即使是本片这样的非常严肃性的艺术作品,也非常需要商业化的观众心理情绪调控技术。


 


人物层次变化:


辛德勒的名单》中,在告别集中营的犹太人时,辛德勒拿着戒指痛哭,说要是早点拿这几个戒指贿赂纳粹,本来还可以多救几个人的……这样的细节也许在真实事件中并不曾存在,但是在这里连在辛德勒的救人主线上,能够起到重锤的效果。要是没有这样的细节,主线上不仅缺少力度,人物层次也少变化。


电影艺术往往就是这样“珍珠项链”似的结构,几个大小不一的“珍珠”就把人物和事件建立起来了。细节就是“珍珠”。


 


人物表里相反的行为


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一边救集中营的犹太人一边大骂他们。这样的人物行为使人们容易感到亲切。这是日常经验了,当一个人对你在行为上好而在嘴上“骂”你时,你和他的感觉最近最亲切。尤其是一个平时不怎么样的或者飞扬跋扈的人物,忽然有一天对你很好倍加关照时,一个善良的人物是十分容易受感动的。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吧”,一个善良的好人作了好事,人们习以为常不为所动,但是一个坏蛋偶然间作了一件好事,人们就难以忘记倍加赞扬,这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人性的光辉?


应当承认,观众的大多数是善良的,他们喜欢看到平时在他们的道德水准线之下的人,忽然改过了,向着他们的高度而上升了。


这就是好莱坞的秘诀——讨好普通的善良的人们。能做到这一点的细节就是好的细节。


 


事件的最佳表现环境设计:


      辛德勒的名单》中,纳粹军官裸着上身,端起带瞄准镜的步枪,在阳台上随意射杀正在晨雾中干活的犹太人,但是漫不经心。这样的细节为什么这样震撼人心?


        因为我们见到了太多的怒着劲表现杀人的场面,见到了太多的杀人特写。因此,再这样地表现杀人,就缺少感染力了。这说明一个细节的表现力应当放在整个电影史的流程中间去考察,经典影片就是这样经受考验的。


        从表现力与内涵的角度来说,怒着劲表现杀人是用戏剧的方法,是想让戏剧的力量强于生活的力量,是因为作者内心里觉得生活中的震撼力不够;但是这种方法用在表现纳粹就太肤浅了,纳粹的“日常生活表现力”要远远高于任何人的戏剧方法。因此,就如同记录片似的不加任何渲染的表现杀人,才能够见到纳粹的杀人的本质力量。


        这里面的差距主要在对战争的理解,对纳粹的理解。斯皮尔伯格不是看到辛德勒的题材就拍电影的,他准备了七年以上,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纳粹和辛德勒,直到他拍了。他并没有想很多中国导演那样大谈特谈,好象对任何事物了如指掌,但其实不仅没有说出什么,反而自己欺骗了自己。斯皮尔伯格更多的是表现不理解,在上帝创造物面前的不理解,他用一个个细节表现自己的内心感觉和疑问。


 


逆常规处理设计:


       辛德勒的名单》中,很多女犹太人光着身子被赶进浴室,她们以为死定了,因为她们事先已经知道了纳粹放毒气杀人就是在浴室中,(观众也是这么想的,这也是符合真实的事件)。然而,电影中却让这成为了有惊无险的一场虚惊,真的是一场淋浴,淋浴头上喷出来的真的是水而不是毒气,挤成一团等待恐怖的死亡降临的裸体犹太女人们,喜极而泣。


        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为什么这样真实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给人以强烈的记忆冲击?难道不怕人说美化纳粹?为什么更加真实地表现真实生活中的毒气杀人场面反而不如反映不杀人场面,后者的感染力更强?


        究其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影片已经以大量的篇幅渲染了纳粹的恐怖和残忍,再在量的单向堆积上下工夫,不如在逆转方向的被害者渴望生命方面稍加渲染,两方面都说到了,人们的接受心理才能够完整;另一个是斯皮尔伯格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敢于通过一个细节让观众领略到“纳粹集中营的浴室也不全是毒气室”的印象,这颇有点为纳粹“辩解”的细节设计,其实并不能减轻人们对纳粹的仇恨,但是却比树立“纳粹集中营的浴室都是毒气室”的绝对看法更加符合艺术的真实,从而更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观众并不总是喜欢血腥的场面和行为,并不总是喜欢刺激,虽然它们必不可少,也常在影片中占据大量篇幅;但是观众同时也希望看到血腥的场面中开出温情的花朵。虽然少,虽然小,但是没有它,影片的轻和重的天平就会失去平衡。


       艺术大师,都是平衡的高手。


       何时顺常规,何时逆常规,全凭大师的感悟。这是大师的秘诀。


 


人物发展线上的重复:


        中国经典影片《老井》中,倒插门的“旺泉”(张艺谋饰演)结婚后三次倒尿盆,观众印象颇深。这三次“倒尿盆”的行为虽然大致一样,但是环境、人物心态却有所变化。


        这就是一个有效的讨巧的方法。通过重复行为中的细微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发展过程。人说谎言重复千次就成了真理。电影中的“重复”技巧,很适合电影这种强迫观赏艺术的本性。如果选好了重复的内容,就可事半而功倍。观众想不记住都不可能了。


 


紧张,放松,再紧张


         商业片成功的一条永恒规律就是:让观众紧张、放松、再紧张、再放松……


       黑色追辑令》中,黑社会杀手杀人前大念《圣经》;特吕弗的《枪击钢琴师》用了又诙谐又紧张的结构。《真实的谎言》中的“斯瓦辛格”的太太装扮成应招女郎给“斯瓦辛格”跳脱衣舞……细节的选择,要符合影片功能上的需要。影片这里需要一点滑稽,就要有滑稽的细节;那里需要一点搞笑,就要有一点搞笑的细节。


       对不同的细节在不同的环境中的组合效果,应当有清楚而精确的判断。


 


文化积淀:


       焦裕禄》开场镜头就是一把椅子的多角度多景别的特写镜头,这里巧妙的运用了“椅子”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含义,“椅子”“交椅”,意味着权利、地位和责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椅子”的太度,从中可以折射出他的人生观、社会观,折射出一个人是人民公仆还是腐败的蛀虫……


       而且,这把椅子并非是影片编导的凭空之想,它在影片中有明确的出处,焦裕禄在病中经常用这把椅子的端角顶着巨痛的肝部。这样的选择应当是绝了。


 


空间形象暗示:


电影广泛的视觉空间,能够给观众的心理上施加微妙的但是明确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应当善于运用这种视觉语言。


美国电影《漂亮女人》结尾设计的十分巧妙,男主角“理查德-基尔”登上楼梯,从下而上向女主角朱莉亚-罗伯茨”奔去求爱。这里的空间的“上”与“下”,也能够让一些观察细致的观众们理解到它的字面外的含义,这不仅是对男女主角的社会地位的颠覆,让一个社会地位高的上等社会男人,一个“成功男人”,从“下面”向站在他的高处楼上的女主角、一个比他社会低的但是他爱的妓女,表示爱情,这种双重多重含义一下子就出来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美国梦的呢。同样,这样的交互互逆双重结构的设计,能够同时满足电影的两大群体,男人和女人,让他们都能够产生“在上意识”,得到自尊心的满足。应当说,这并不是容易办到的,在现实的观赏中,过分的讨好女观众,(比如说让男主角追求女主角的片面性过强),就容易导致男观众的心理失落,甚至心理反感;反之亦然。


中国电影几乎在此从不注意,所以几乎没有让男人和女人同时喜欢乃至于狂热的爱情影片。中国虽然是“中庸之国”,但是却鲜有电影艺术家能够有才能让男人和女人在一部影片中同时产生“在上意识”,同时感到在男人女人永恒的爱情战争中是个胜利者。


好莱坞爱情电影,细节中都渗透了这样男女“互上也互下”、最终平等的、谁也离不开谁、互为拯救的精神。


 


性趣味:


        性趣味运用的巧妙,无疑能够增加影片的观赏性,也给人以淡淡的温磬和浓浓的人情味。由于文化与电影管制的不同,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就中国影片来说,轻描淡写而无伤大雅的暗示,应当成为相关影片的主流。


       香港影片《飞跃黄昏》中,十几岁的儿子问母亲,黄师傅如果和姥姥交朋友“行不行”,母亲楞了片刻才明白,愠怒地大叫正在跑开的儿子……


      俄罗斯影片《办公室的故事》,统计局里的男人们,常常从枯燥的统计数据中抬起头来,仰看在楼梯上走来走去的女人的大腿……


      红粉》中,一个小职员让王志文猜迷,“一个硬东西捅进去,左捅右捅,出来白花花的一片,请问是什么动作”……(这是一个荤迷素猜的游戏,谜底是刷牙)


 


抽象主题的形象化:


        抽象的主题,未必不能成为形象化的细节的创意来源。法无定法,创作者的头脑不应当有什么概念化的绝对化的自我限制。只要结果好,从哪里来的有什么要紧?法国诗歌曾经讲过“抽象的肉感”,绘画上有抽象派,都是从人们的自我束缚中脱颖而出。电影作为大众艺术,作为工业化的产品,抽象思考必不可少。尤其是影片的开头和结尾,更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经过百般的考验,优中选优。实践证明,抽象主题的形象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李安名作《喜宴》的结尾,曾经是国民党军队师长的老爸,要从美国的儿子这里,乘飞机回到台湾去。他举着双手,通过机场安全检查……他在这里打了败仗了,败给了同性恋的儿子,败给了美国文化……影片的主题昭然若揭,但是又那么形象化。


       如果反过来,从影片的主题,结合老爸的军人的身份和机场的安全检查,由此出发设计细节,也一定是这样的细节了。


       红高粱》结尾,出现了日蚀现象。众所周知,日本是太阳之国;在这里出现日蚀,含义再清楚也没有了。


        一个动作,如果有大众熟知的文化含义,移植到电影中的合适位置,就能够产生以一当十的视觉和文化效果。


 


环境设置暗示作者的态度:


          电影中的人的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巧妙的利用环境语言,表达微妙的视觉含义和作者的基本倾向,高明的电影艺术家都擅用此招。


        巴顿将军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