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电影的创意-后现代时期的电影创意
电影创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它是否存在着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特征呢?或者,话剧话来说,不同时代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是否需要不同的理论根基呢?
看来是的。虽然这种智力创造行动表面上不会依靠什么理论,也不会有什么理论能够指导智力创造行动,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够脱离各自时代的理论的干扰。
如果想的彻底干的彻底,这种理论就能够使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否则它就会干扰你的思维和行动。
理论虽然看起来抽象,但是它的实际影响并不抽象。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象理论家那样思考,但是理论对所有人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我们现代面临的最大理论语境就是后现代主义,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迷宫。但是,如果我们想透了,我们能够从这个迷宫中出来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思维已经插上了翅膀。对电影创意而言,更是如此。
虽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我们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泊来的文化思潮已经染上了地域的变异色彩。
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文化,这个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专家们也各有理解,诠释的术语也各不相同。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说,可以简单地概括出它的三大核心特点:
商业化、形象化、个性化。
所谓商业化,就是说后现代时期的任何有型物无形物,都可以简单地按照它的内在价值进行商品性质的标价,任何东西都成为金钱的对应物和交易对象。这是和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核心特征。它在文化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以往,一切和人的思想情感相关的,都被人类视为高尚的、非金钱所能购买的,比如文化人的创意、思想、哲学思维等,但是在后现代的环境中,它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与金钱挂钩。
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同样的体现了历史进步的双重性。一方面,它以商业化的推广形式适应了更多的大众心理智力情感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一方面他也毫不留情的打碎了原来的高尚事业的面纱,而待之以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事哲学、艺术创造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就象任何一种手工劳动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了自己抽象生存的最大空间。
如果打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比喻,我们似乎可以说,后现代是一个桥梁,一个以商业化为支柱的桥梁,连通了世界,连通了以往互不相通的精神精英和大众。在桥梁上发生的一切故事,似乎与桥梁本身已经没有关系了,桥梁只是载体而已。有了这座桥梁,人们更加密切了,也更加容易冲撞了。这样,法国人的哲学玄想,只管坐在咖啡馆里空谈,一样能够行销世界,一样能够养活自己。于是,法国的哲学家越来越多。
在专业化大分工的时代,后现代第一次使精神生产者拥有了世界性的、创造性的财富。因此,后现代的一大主要特征,就是商业化把一切有形物变成了金钱的对应物以后,开始把一切无形物(思想、灵感、创意,哲学、音乐、诗歌)也变成金钱。
因此,为了达到商业化的目的,创意就必须要形象化、个性化。
二十一世纪是形象的世纪,是建立在新的视觉文化基础之上的形象文化时代,。
文化的财富,也会集中体现在形象上面。
形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有无长久生命力和瞬间消费能力的核心要素。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文化艺术的大富豪就是一个“人贩子”。
这种“人(物形象)贩子”,贩卖的是脚在现实文明世界中、身子在虚拟世界中的文化形象。
后现代社会使深度消失了,平面化、细分化、感官化,成为消费的主流。
形象的价值,就在其一定程度上的逆现时潮流,而领新的准未来的潮流。
这是在瞬间即逝的快餐文化中,保持生存能力、提升自身价值品位的唯一途径。
这就需要个性化。
个性化的危险,就在于可能被大众忽视。
电影创意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它能有效地体现出难以言表的平衡。
其微妙之处,就在于分寸和平衡。
电影创意,是电影诞生前的艺术。这是广大电影观众看不到的。
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漂亮而成熟的果子。其内核中的种子,只有高明的专家才能够看到。
如果说现代主义时期的电影大师,其主导方向是佛罗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指导下的人性深度;那么,后现代时期的电影创意,将由人性深度方向的潜意识探索,转向人性宽度方向的集体无意识的激发。
这是自然界能量不灭定律的又一次展示。
后现代时期的电影创意,追求的是风暴效应。
它已经从过去电影创作中边做边想的过程行为,转变为事先精确预算的设计。
这也许是人们智商普遍提高的结果。
人们再也不用象牛顿在大树下面等到苹果掉下来打了头,才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天才的灵感已经转化为普通人的常识。
所以,电影创意,其核心就是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