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2004-11-22 11:31  来源:Fanhall.com 作者:狙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故事
从男孩阿里不小心弄丢了妹妹唯一的一双鞋开始,影片就把他的小主人公置于一种危机感之中——其困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以惊险悬念取胜的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从此,兄妹两个就要换穿一双鞋奔跑在上下学的路上。而当阿里为了赢得一双球鞋在马拉松比赛中奋力冲刺的时候,他的坚忍和执着也同时具备了英雄们“挽狂澜于即倒”的品质。有谁能够否认,在那一刻作为观众我们不为之心跳加速,一如观看正邪两方最后的对决。
在我给学生开设的电影选修课堂上,曾经有两次掌声雷动的瞬间让我难忘。一次是《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越狱成功后在大雨滂沱中张开双臂拥抱自由,另一次就是小阿里第一个冲过比赛终点,虽然他因为跑得太快而与季军的奖品——一双球鞋——失之交臂并失声痛哭。是什么力量让大家毫不吝惜自己的感动,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眼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与大多数观感相反,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阿巴斯化”——注重日常生活经验、消解戏剧冲突等——的伊朗电影,虽然导演本人曾经一度担任过阿巴斯的助理,在某种意义上也的确就是阿巴斯的学生。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好故事,或者类似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结尾,而主要是源于其貌似客观写实的纪录影象之下,暗中汹涌着的浓烈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这又不是一句简单的底层关怀或者人文精神等能够概括的,正如影片中无处不体现出的伊朗民风的淳朴和温厚,恐怕不会是精神文明号召的结果,而是源于更为悠远弥漫至今的民族心理和宗教情感。

2、讲故事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好的艺术:一种是让看到的人望而却步,由衷的慨叹“搞艺术可真难啊”,所谓高山仰止;另外一种就是让看到的人感到无比亲近,从而跃跃欲试,《小鞋子》当属后者。
的确,无论从情节架构还是投资规模再到技术指标等方面考察,这部电影都可以说是与“巴洛克”或者好莱坞无关。单纯的叙事、质朴的影像和直接而又内怜的情感表达,这样一部常常被当作儿童片有时前面还要辅以“第三世界”名义的电影,在所有既好看又饱含艺术旨趣的电影中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而导演的难能可贵也恰恰在此,把小小的一粒沙子打磨得如同钻石般熠熠生辉,这需要怎样高超的手艺。
和《阿甘正传》、《罗拉快跑》等人见人爱的电影一样,“奔跑”的视觉造型也贯穿本片始终。这一方面造成了影片充满动感的节奏,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其本身就构成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叙事功能。尤其是对小兄妹奔跑在上下学路上的反复渲染和强调,对于实现导演意图和主题呈现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这要在叙事上不拖沓、观众看起来不厌烦就要求导演在处理上的分寸拿捏,尤其是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我相信导演一定拍摄了大量的小兄妹奔跑的画面,然后进行精当的剪裁,因为通过细致的观看我们会发现,在电影中的每一次奔跑的呈现都是富余变化的,在细微处没有一处是呆板的重复。

3、细节

影片结尾处金鱼亲吻阿里伤痕累累的双脚的画面被很多人视为神来之笔,这样的一种处理的确使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超现实的色彩。其实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我甚至是为导演结尾的处理担心过的,惟恐其画蛇添足。因为在阿里获得了冠军却因为无缘球鞋而备感委屈的泪眼中,我觉得影片似乎应该在此戛然而止了,然而导演又安排了阿里父亲为孩子们买鞋的情节,虽然有粉饰之嫌,但是作为对观众情感的慰藉如果就此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但是导演偏不。当阿里又沮丧的出现在自家院子里时,他的妹妹由满怀期待而逐渐黯淡的眼神虽然可爱,但是这还用表现么?观众难道不会在自己的想象中自己完成?幸好,导演没有让他们做具体的语言交流,而是通过一声婴儿的啼哭让妹妹适时的消失,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此时此刻要说出什么样的话才更真实,除了沉默!我们不能不为导演在处理手法上的聪明会心一笑,而接下来金鱼的出现则更应该拍手叫绝!也终于让我放下心来,我甚至猜想导演甚至是因为头脑里一直有这样的一幅画面才能激情饱满的拍摄下前面所有的情节。在赛跑段落的高潮之后,通过这样的一幅兼具童话和神话色彩的画面作为全片的结束,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