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谁在异化电影批评?

2004-11-10 12:10  来源:申江影视 作者:陈雷、金梦、冯越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十面埋伏》上映后,中国突然涌现出一大批影评人,大量的一边倒的批评文字出现在各种公开的媒体上。一时之间,对这部电影的批评,莫名其妙地成为一项时髦的消遣,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的表态,不可思议地变成某种艺术品味的标榜。

  近十年来,很难回忆起有哪部中国电影能令这么多人如此群情亢奋,也从来没有一部电影遭到过如此强烈的口诛笔伐!那么《十面埋伏》是否真是一部差到一无是处,烂到激起公愤的影片呢?我们认真地观摩,反复地思考。平心而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十面埋伏》远不像许多评论指斥的那么糟。

  反过来,当你仔细阅读了那些貌似电影批评的文字后,就一定会感慨地发现,其中羼杂着太多阴暗逼仄的心理、与人不善的态度、张冠李戴的方法、哗众取宠的结论以及自以为是的嘲讽,面对这些可能被称作“攻击”更为恰当的史无前例的“影评”,我们无权保持沉默——我们不能不大声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十面埋伏》会遭受如此不公的非议?究竟谁在异化我们的电影批评和舆论环境!

  宣传炒作的利弊得失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在不少人的心灵深处,仍然不完全认同电影是一种亟需走入市场的商品这一观念,他们仍隐隐地认为电影就是艺术,因而像《十面埋伏》这样对一部电影进行如此商业化的宣传炒作,甚至还搞了那么一个类似于演唱会的首映礼,他们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他们从内心里不希望看到电影与金钱功利走得那么近,更不希望电影人把电影当成一种大赚钞票的手段。可惜他们理想中的电影体制已经被时代否定,大部分中国电影如再不快速转型为巨大资金链上的一种可能赚钱的商品,前途无疑惨淡。

  要让观众买票进影院,就不能不对电影进行宣传炒作,而且往往宣传策略的优劣和投入资金的多少会对票房产生较大影响,这从一方面反映出电影消费市场的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驱使片商对电影的宣传炒作日益重视。

  张艺谋一直强调《十面埋伏》是商业片,而商业片就要用商业片的运作模式来运作。我们国家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电影经济行为的先例,一方面是因为没那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那钱。于是,有的人骂炒作,是出于认识上的分歧;有的人骂炒作,则是出于吃不到葡萄的心理。

  还有的批评则认为虽然宣传炒作无可厚非,但炒作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你要出卖的东西得是精品,先得货真之后的炒作才能算价实”。

  这话混淆了两个概念,就是“货真”和“精品”。如果《十面埋伏》宣传说金城武是主演,结果观众进影院一看,他不过是只有一两个镜头的友情客串,那是欺骗!是假货!但如果说必须是所谓“精品”,商家才可以做宣传做广告,那么弄堂口卖大饼的一声吆喝,岂不也应受到批判?从来没有一种营销理论将产品的质量看作宣传的前提,因为从来没有一种产品找不到缺陷,宣传的功能之一就是扬长避短。

  问题还在于,观众其实并不像许多业内人士想象得那么弱智。当初《英雄》的宣传炒作不也被某些评论痛斥为将观众骗进电影院的把戏么?如果观众真觉得自己上了张艺谋的当,那么为什么会兴冲冲地再次来上《十面埋伏》的当呢?所谓的“受骗上当”说,看来又只能是一些人的主观想象。

  张艺谋曾经精英难言商

  《时代商报》说,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拍出的电影应该能传达一种精神,给其他的电影人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是《十面埋伏》毫无新意。

  这说法对张艺谋而言,显然极不公平。他凭什么扮演中国电影的救世主?他凭什么承担旁人无端责成的重大使命?他凭什么活在你我的想象和期待之中?他曾经拍过《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他是中国少数既能兼顾精英文化需求,又被大众认同的电影导演,然而他的每一次转型都无一例外地承担了太多的骂名。一如这次,他非凡的色彩感觉和画面想像力在《十面埋伏》中的上乘表现,令西方人欣赏和珍视的同时,却在国内被骂得一钱不值。

  张艺谋在许多人的眼里被定格成一个毕生为电影艺术而奉献的大师和偶像,然而他本人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并不那么“一根筋”,他的一次次转型,使他的观众有点跟不上趟,一个那么讲艺术的导演,怎么一下子走得这么商业?而由于艺术在人们心目中向来占有崇高地位,所以电影人一旦作出商业化选择,很容易被视作向金钱妥协,他的作品当然也就跟着堕落。

  难怪有一位网友这样发问:为什么所有批评几乎都建立在一个超高要求的平台上,好像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都必须是艺术精品、思想宝库?

  其实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时代商报》对张艺谋的批评,反过来理解倒很正确,张艺谋现在走的这条路,恰恰是“给其他的电影人指出前进的方向”!中国导演总体而言不是太商业,而是太不商业。中国要是每年能有十部《十面埋伏》这样赚钱的影片垫底,愿意投资拍国产片的人还愁少么?到时候好莱坞的威胁恐怕也要小得多。

  关于笑场

  许多批评都提到了笑场,好像这是影片拍得不好的重要证据。

  其实这正说明批评者的不会看电影。

  宋丹丹的出场,据说会引来哄笑。《北京晨报》记者侯柠柠写道,宋丹丹“大姐”的出场,更让人联想到春节晚会,怎么都觉得她对面站的应该是赵本山。

  一个演员以前演过的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本稀松平常,但是如果这就成为这位演员不能转型去演其他类型的人物的理由,那倒是不正常的。面对宋丹丹在《十面埋伏》中的出现,一个成熟的电影观众可能会观察她在演技方面是否摆脱了小品的技巧,或者举手投足间有没有完成角色规定的意蕴,而唯独不会因为她以前的角色印象而笑得不能自拔。就宋丹丹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如果令你在观影过程中总是想到春节晚会或赵本山,那么只能说你尚不具备基本的电影认识,或者说心理素质。

  有人还将《十面埋伏》说成“是一部反科学的影片”,理由是人怎么可能刀枪不如、日行千里、腾空飞跃?

  这样的批评居然也登在了北京的一家知名日报上,看了倒是没法不“笑场”了。

  人云亦云 为骂而骂

  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一些格调低下的谩骂有了不受太多审核就得以公开发表的机会。这在无形之中,使网络的语言环境从一开始就无法得到净化,也使一些心理阴暗的人有了发泄的管道。

  网络批评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除了过激还是过激,这次批《十面埋伏》更不例外。这里面多少折射出一些中国人固有的不良习性,比如起哄和落井下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中年轻人占的比例不小,他们欣赏痞子文学,叛逆主流文化,唯恐天下不乱,逮谁骂谁,为骂而骂。他们虽然不能左右主流评论,但却对受网络文化影响愈来愈深的青少年有着不可小觑的负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企图以骂声提高关注度的投机心理。他们其实知道《十面埋伏》根本不是一部那么差的影片,但是他们却为了吸引眼球,将评论总往极端做,不是好得很,便是遭得很,很少有什么辩证观点。

  《新京报》一篇文章说,《十面埋伏》中的人物个个智商极低且行为怪诞。

  北京影评人解玺璋说,《十面埋伏》是一部制作十分低劣的商业片,张艺谋对观众极不尊重,至少是缺乏诚意。看过《十面埋伏》的观众,很多都有被人耍弄的感觉。

  《黑龙江日报》有评论道:“即使是周星驰拍的搞笑片,在张艺谋摹妒媛穹访媲耙不狩鋈皇薄?

  “职业影评人”张小北将《十面埋伏》说成“一部动不动就展现随便脱衣服以及野合的电影”。

  新浪网上署名张京徽的文章,说牡丹坊在色彩和灯光上极尽恶俗之能事,令人难以想象唐朝人居然和改革开放后的暴发户是一个品味。并把张艺谋说成一个“根本没有创造力的江湖术士”。

  北京《欢乐城市周刊》主编窦婉茹:当时我的脑子里一直在转着四个字“傻了吧唧”。

  福州《海峡都市报》柳庆庆:电影院里的观众是啐着口水退场的。名导+名演+名炒+政策保护=烂片,国产电影还是没戏。

  济南《济南时报》轩召强:超级大烂片!

  西安《华商报》小尧:从《十面埋伏》可以看出张艺谋一个苗头,武侠片结束后他可以转型去做情色电影了。

  在这些媒体人影评人充满敌意的片言只语中,看不到一点批评的诚意,他们并非个个与张艺谋有仇,但却个个享受着在一张被啐满唾沫的脸上再啐上自己那一口的快意。

  由此,我们再也没有理由怀疑以下这段文字的可信性——

  “我看的是午夜首映场,观众几乎全部都是记者,所以场内的气氛很怪异,大家好像都在憋着劲嘲笑这个片子。”(摘自新浪网《关于〈十面埋伏〉编剧的一点乱弹》一文,作者:xzfd)。

  说话要讲良心

  这是张伟平最近的一句名言。

  对一部电影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这很正常;电影批评中有褒有贬,也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写文章对电影作出批评的人而言,可以未钡厥煜し椒ǎ幢鼐ㄗㄒ担踔廖幢毓鄣阏罚匆欢ㄊ紫染弑刚蠊饷鳌⒂肴宋频男男睾臀姆纭?

  今天我们做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为《十面埋伏》这一部电影鸣不平。为它鸣不平,也并不等于说它完美无缺,我们只是对一些媒体和影评人的极不妥当的批评作出反驳并寻找原因。

  中国的电影批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网络时代赋予更多人话语权,但假如大家都不负责任地乱说,那真正有益的批评反而会淹没在浩瀚无边的口水中。

  电影批评和做人的道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讲良心,一切电影之外的企图都势必将其异化成不伦不类甚至令人作呕的文字垃圾,污染舆论环境。

  《十面埋伏》是一部受到舆论环境污染的影片,不知道它是不是第一部,却希望它是最后一部。


相关链接: 张艺谋 张京 文章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vohagLyFPIcwGS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