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荆轲刺秦王》:肢解的痛苦

2004-10-31 14:09  来源:银海网 作者:发达阿姨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基于如今电影票价太高的缘故,去电影院看场真正的电影对于仍是学生的我始终是奢侈之举。但是在《荆轲刺秦王》在北京首次正式亮相的时候,我还是一大早骑车老远地赶到位于西四的地质礼堂。现在回忆起来仍感甜蜜。说实在话,我还是抵不住众多炒作的诱惑,尤其是陈凯歌的魅力。

97年,《霸王别姬》的余热未过,导演陈凯歌又信心十足地投入了《》片的拍摄,自此便被新闻界大力炒作,有的冲着陈的名气而来,有的冲着主角而来,有的则直冲“风声”而来。98年,《》片拍成之后,在意大利戛纳电影节上放映的英文版和在日本放映的日文版都曾引起轰动,然而在国内得到的不是喝彩而是批评。曾有批评说看不懂,跳跃性太大,人物太复杂,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等等,好不热闹。于是,陈凯歌不得不利用数月时间重新剪出一个“全新”的中文版。

虽然早知道如今看到的是修改后的版本,比较大众化,但我仍是没想到影片是如此的脉络清晰易于读懂。我着实吃了一惊。影片用章回方式把分成五个章节,并分别冠以标题:“秦王”、“刺客”、“孩子们”、“赵夫人”、“秦王与刺客”,结构一目了然。这似乎并不符合陈凯歌以往的脾气。我现在很想看看以前那个版本了。我想起码应比这个版本好,这个版本的结构太平铺直叙了。我只能感叹艺术消融于商业化之中的悲哀。我不是主张艺术性至上的人,但是片子是剪出来的,试想如果把《暴雨将至》或《低俗小说》的结构变为一般结构的话,效果就相差万里。因为导演的一些构思和影片内在的张力是建构于结构之上的。无疑,这又是艺术的一次尴尬。

陈凯歌的沉重人文观念同样消融于这个结构,远逊于以往的片子。他的《孩子王》内在张力是极大的,其中所反映的传统教育对于人性的束缚令我窒息,至今难以忘记。但是《荆轲刺秦王》虽然气势磅礴,场面宏大,却没让我有更多的感动。燕太子丹回国是秦王和赵女的一大政治阴谋,虽说比较新颖,但是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而荆轲明显带有好莱坞惯有的“童年或战争或某重要事件带来的创伤导致人转变”的痕迹。直到第四章我方才感受到一点国家集体意识这种陈凯歌一直乐于探讨的主题。而是第三章“孩子们”却让我多少有点莫名其妙。明显地,缪坶谋反主题关系不紧,用如此大的篇幅,不知是何用意,也许这正是陈凯歌在重新修改时的无奈之举。

对于历史的挖掘颇令人争议,我对于影片在历史上的阐释倒是可以接受的,既然容许知识分子阐释历史,为什么要禁止艺术家呢?更何况艺术家对于历史的阐释只是建构于其艺术主题之上,又不是来当历史纪录片对待!影片近乎于大喊大叫的说话和较为夸张的动作在我看来倒是很合于影片对主题对人物的表现。于是,赵女的不同于他人的现代化表演倒让我感到很不和谐。

我带着些许遗憾走出了电影院,不过,影院的效果倒是很好,这也许正是杜比SRD多声道的魅力吧。可是,我对这个版本的却是很失失望。

陈凯歌是我信任的导演,我并不相信他已到了江郎才尽的时候,但《》片在这次尝试中的尴尬给我的思考却是很多的。男人被阉割了就不成为男人,影片被肢解了也失去了它的价值。在众多舆论的压力下,《》片走上了被肢解的歧途。

但令我更失望的是那些苛刻的丝毫没有宽容的传媒,他们只是关注一些花絮及无关紧要的东西,而很少真正关注影片本身,只要自己的报纸好卖只要自己的节目有人爱看,管它电影呢! 


相关链接: 陈凯歌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