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街谈巷议:狭隘的话语空间

2004-10-26 20:07  来源:银海网 作者:肖恩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在台湾新电影运动出现之前,台湾电影已经到了所谓的“国片死亡”境地,而与此同时,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成功出现,给台湾的电影业和当时默默无闻的一群年轻电影人带来希望的曙光。1982年台湾“中影”出品的、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合执导的集锦式的电影《光阴的故事》拉开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台湾电影史的一片灿烂就此孕育而出。

  台湾的新电影在1982到1986年的5年间作为一个整体贡献出了52部电影,随后他们的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化的写作。这个期间,侯孝贤对于台湾自己的“根性”和台湾自己的历史的追问,在“乡土”这个起点开始发力,他的作品是“台湾意识”强烈外现的重要历史标尺。而杨德昌一直关注的是一个极为“知性”的问题,也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电影大师在欧洲战后经济奇迹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现代都市里的人的处境。1992年,接过新电影接力棒的蔡明亮以导演自己的处女作亮相,从一个更为寓言和尖锐的视角开掘着台湾都市一代的困境。

  这三个人勾勒了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基本风貌,构筑了台湾非主流商业电影的话语空间。

  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巨大魅力就在于这些导演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根”和“生存空间”,这两个主题在台湾电影中的呈现最终是混不清和不知所终的。台湾的新电影运动是在台湾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解冻,台湾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向外国(主要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彻底开放前,台湾本土电影业的一次自我革新的救亡运动。台湾新电影运动最主要的贡献是让台湾极具才华的一批电影人找到了发泄自己才华的空间,这个契机来自于台湾自身的复杂性。这种倾诉欲望对于各种背景的年轻创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刺激,而后又获得台湾当局的“辅导金"政策的保驾护航。台湾的“乡土”和“都市”于是生动而且日益深邃地展现在银幕上。

  台湾新电影运动在国际上的成功还对台湾当局的电影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了台湾新新电影的出现。台湾这批电影人在政府和电影业的双败中成为惟一的赢家。对于台湾电影,1989年是极为重要的年代。政府“辅导金”护送了一批导演走向国际,1994年辅导金电影《喜宴》、《爱情万岁》和《饮食男女》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辅导金”政策下的台湾电影企业更是完全依赖政府资助,到了1991年,台湾本土电影的产量就有了33部,整个商业电影生产体系几乎崩溃,对于台湾电影工业的这个补血政策彻底断绝了它自身的造血功能。

  台湾的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在台湾的电影工业结构中影响甚微,而新电影人们所自创的独立制片公司在飘摇中也偃旗息鼓,比如最早的由侯孝贤成立的“万年青公司”几乎是昙华一现。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导演现在的拍片资金完全依赖于国外,不是日本就是法国。他们的作品在台湾大众甚至是小众的视野里逐步消失,成为暗盒里的拷贝。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就是这样存在于一个非独立非商业的环境中。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