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为理想主义者请命
●《
●当敬守信仰的人失去生命的时候,活着的人就应当替上天为他们请命。使他们的躯体升入天国的时候,信仰依然留在尘世。这就是《
一部以天葬的仪式开场,以天葬的仪式结束的影片,表明这是一部关注死亡的作品,更是一部面对死亡的作品。不论是喻示生命的不断转世,还是象征着生死的无尽轮回,它的叙事焦点已经对准了人类艺术史上一个永恒的死亡主题。
《
应当说,巡山队从一开始做的就是一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业。他们曾经是教师、是牧民、是军人、是木材检察站的职工、是出租汽车司机。从世俗的角度上讲,巡山队员的工作不会给他们个人带来任何好处。不会升官,不会发财,不会致富,不会受奖,甚至不会有长久的爱情。他们把全部的人生献给了可可西里这茫茫无际的荒原!他们之所以这样义无反顾地踏上巡山的道路,是因为他们坚信:他们所做的一切对可可西里,对青藏高原,对国家,乃至于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巡山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切。
在此,我们不能不追问:真正驱使他们放弃原来的工作,加入到巡山队这样一个危险的行业中来的最终因素是什么?在一般的情节设计来说,设定这种动机的可能性(合理性)可以有这样的方式:第一,是出于一种宗教信仰,或是说出于一种“准宗教”的人生理想;第二,是出于一种保护国家利益和自然资源的社会责任;第三,出于一种共守的道德律令;第四,出于个人之间的情感、情义。但是,导演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巡山本身这种舍生忘死的特殊经历,无疑使巡山队员的人格得到一种升华。他们获得了一种在其他职业中无法获得的人的尊严,即使是像日泰队长那样尸横荒野,最后依然能够在天葬中完成他们一生的宿愿。
人如果没有信仰,信仰也就没有生命。当敬守信仰的人失去生命的时候,活着的人就应当替上天为他们请命。使他们的躯体升入天国的时候,信仰依然留在尘世。这就是《
从这种意义上讲,《
作者:贾磊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