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法国警匪片导演梅尔维尔与香港动作片导演吴宇森之比较

2004-9-16 18:01  来源:电影夜航船 作者:许淑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法国警匪片导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生于1917年,他是首开电影独立制作之人,不问电影拍完后能否上片,
    
    无独有偶的后来新浪潮电影中笔记派导演的制作方式也与他一样,所以他也可算是电影笔记派的前辈吧!他从小就喜爱阅读美国小说。欣赏美国电影就连梅尔维尔这个名字,也是他后来因为景仰白鲸记(Moby Dick)的作者: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而改名的,有此可见他醉心于美国文化的程度。也因为如此,所以在他的影片中就有强烈的美国风。在他26年的电影生涯中,共执导了13部电影,以下只就其中两部来讨论,分别是:《仁义》(Le cercle rouge, 1970)及《午夜七点零七分》(Le Samourai, 1967)。
    
    梅尔维尔的警匪片有以下之共同点
    
    影片中的美国风:
    在他的警匪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片中匪徒的标准装扮都是美国式的:风衣。墨镜及一顶毡帽(德州帽)。
    
    宿命论的观点:
    《仁义》这部电影中,叙诉刚出狱的Alain和逃犯及一个被革职警察联合去抢一家保全系统严密的珠宝铺,他们在顺利得手后,于销赃时,因为一位朋友(夜总会老板)的背叛而纷纷中弹身亡。从他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梅尔维尔所传达的一种宿命论式的人生,因为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是一段印度婆罗门的引文,其大意是说:即使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而走向不同的道路,到约定的那天时,他们终究会在血泊中会合。这段引文就暗示了他们结局,也显示出导演想要表达的观点,即使一个人在怎么样终究无法逃出宿命的安排。此外在另一部影片《午夜七点零七分》其剧情为职业杀手杰夫在奉命射杀夜总会老板时,不慎被演奏钢琴的女琴师看到,后来警方令证人们指认嫌犯时,此女琴师反而没指认他。在此片开场时,也引用了一段话「武士是最孤独的,只有丛林老虎的孤独差堪比拟」,正如丛林里的老虎准备猎杀其他猎物时,焉知螳螂捕蝉,麻雀在后,自己也成了猎人的目标,杰夫最后的命运也向老虎一样一命呜呼。这岂不也是宿命的安排?!身为一只老虎就无法摆脱猎食的原始本能,正如杰夫身为一个杀手无法摆脱他悲剧性的命运一般。
    
    (三)冷峻的风格:
    梅尔维尔虽承袭了美国式的风格,但却为警匪片开出另一条路来,不只在对白上精简,就连影片中的高潮段落都没有□情的场面及故做的惊险时刻。这可能是看惯好莱坞影片的人无法接受的。甚至片中主角的性格也一如影片的性格:冷默冷静及沈著。
    
    没有道德评论的暗示:
    在他的影片中,我们看不出道德评论的暗示,即使片中的主角(匪徒)最后的命运是难逃一死,我们也无法说影片中有一种价值观在,如:邪不胜正或坏人最后一定会遭到制裁……等等。因为他们的死只是一种宿命的安排并没有价值判断之嫌,因为片中的其他不法之徒并没有全遭绳之以法或歼灭。
           
    
    梅尔维尔的影片在台湾可能鲜少人看过,但若提起从香港红到好莱坞的知名动作片导演吴宇森,可能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吴宇森在英文小传上说,梅尔维尔是他一生的偶像,而从他影片中的许多蛛丝马迹,也可以看到梅尔维尔的影子。
    
    以下仅就同属于警匪片的其中两部《枪神》及《喋血双雄》来分析。
    剧情简介
            
    《枪神》:警察周润发长久跟监一走私枪械之集团,却于一次行动中误杀卧底的警察,也失去了自己的好哥们,他就立誓要为他的好兄弟报仇,不顾组长的反对参与此案的发展,也因而结识了卧底的警察梁朝伟,最后两人终于找出此集团藏匿枪械的大本营:医院,而派员进行围剿,最后周润发抱著一个婴儿杀出一血路来,而梁却牺牲了。
            
    《喋血双雄》:杀手周润发于一家歌厅执行杀人任务时,误伤到叶倩文使其眼睛失明,周润发为了筹钱给她治疗眼睛,又接了一项任务,不慎却被警探李修贤发觉,而其雇主也因为他的曝光而派人追杀他,没想到李修贤在深入调查周润发后,深深为其所感动,最后与他一起联手对抗其雇主,最后周润发受围自认生还无望时,嘱托李在他死后把眼角膜取出捐给叶,没想到子弹偏偏打中他的眼睛,令他魂恨归西。
    
    吴宇森和梅尔维尔的相同点
    
    人物服装造型上承袭梅尔维尔:
    在人物的服饰上,在吴宇森的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主要人物也是穿风衣,带墨镜及一顶德州帽而已,这一点同梅尔维尔片中人物的标准造型。
    
    影片主题相似:
    二者皆以描绘男性的情谊为主题。而女性的角色皆千偏一律只是点缀而已。如梅尔维尔之《仁义》及吴宇森之《轮神》。
    
    虽然吴氏与梅氏之影片有所雷同,但吴宇森却拍出了风格与梅氏迥然不同之作品。让我们接下来看看其风格有何不同:
    
    冷峻与煽情:
    在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较激情的场面,例如情绪的渲染(悲伤或仇恨)而在梅片中皆没有此一类的东西。此外在枪战场面的处理上,梅氏通常以乾净俐落的手法处理,简直可以说是弹无虚发,不会要攻击一个人而打了二三十发子弹,而在吴片中,子弹可以说是不要钱的,只见刹那间万弹齐发,叫人眼花撩乱。
    
    道德评论之有无:
    在吴片中,通常最后坏人皆会被歼灭或被逮捕,得到他们所应有的制裁,我们有此可知在吴片中所欲传达的一种价值判断,即邪不胜正,好人终究会得到最后的胜利。而在梅片中我们看不到这种情形,可以说是缺乏道德判断。
    
    不同的精神分析:
    吴片中的恋母情节:在吴氏片中的男性英雄虽然都义薄云天,有仇必报,肯自我牺牲,但他们往往有恋母情节成份在。但多是以一种「压抑」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拿《轮神》来说,有一幕是警方去围剿一走私枪枝的集团,地点是于医院中,只见枪弹横发,许多病人走避不及纷纷中弹身亡,只有保温箱中的婴儿因为周润发的保护而全部生还。为何病人纷纷被子弹击中时,偏偏只有婴儿得以毫发无伤呢?因为婴儿对母亲来说是最重要的,而捍卫婴儿就等于捍卫母亲,所以在这一幕中能看到周润发冒生命危险保护婴儿,也就是一种恋母情节的表现。
    
    此外在喋片中,
    有一个镜头出现多次即圣母抱著圣婴的雕像特写,在一个花费昂贵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镜头的挑选都不是偶然,所以我们可以透过此镜头感受到导演欲传达的恋母情结之暗示。
    
    梅片中的精神分裂:
    在梅片《午夜七点零七分》中所描写的杀手杰夫是一个精神分裂倾向的人。他冷漠。封闭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他偷了一台车准备去执行杀人任务的路途中,一位迎面开车而来的女孩对他报以一个微笑,而他却木然无表情,沈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他的反应有违一个正常人应有的表现。此外杰夫的杀人行径也呈现出一种病态,
    据梅尔维尔表示杰夫既非恶棍也非歹徒,虽然依其思维方式思考逻辑看来他是个罪人,但当我们念及一名精神分裂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罪,那么我们觉得他是无辜的,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事实上,经常被投射在自己的外界:这种思维在一些物体,以及一些在幻觉中产生。患者赋予现实一种绝对优势。这种具体现实概念中的信仰,在某些病人身上,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致于患者按照他们自己的信仰去采取行动。」
    
    梅尔维尔身受美国电影之影响,数年后却影响了香港的吴宇森,虽其二者之间风格变异相当大,但谁也料不到,由吴所掀起的动作片热潮,竟从香港再烧回梅尔维尔的创作源头:好莱坞,而身受美国瞩目的吴宇森是否也会继续影响下一批电影新秀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王琛:〈香港英雄片 ━ 男人灵魂深处的梦〉,《电影艺术》第六期,1992年
    林叔品:〈死亡或撒谎〉、〈警匪电影的转型〉,《电影欣赏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国家电影资料馆,1983/3:28-29,33-34
    李迪才:〈故事与风格〉、〈孤独武士的迷惑〉,《电影欣赏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国家电影资料馆,1983/3:15-17,30-32
    易智言:〈初试宝刀〉、〈男性友谊的极致〉,《电影欣赏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国家电影资料馆,1983/3:20-27,35-36
    柯永河:《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大洋,1983:58-59
    许连高:《脱轨》,远流,1989:23-117
    刘森尧:〈写在梅尔维尔专辑之前〉、〈梅尔维尔晚期的几部警匪电影〉,《电影欣赏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国家电影资料馆,1983/3:13-14,67-68
    罗考吴昊、卓伯棠:《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1997:59-75
    韩良忆:〈悲剧英雄的挣扎〉,《电影欣赏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国家电影资料馆,1983/3:18-19
    Jean-Francois HOUBEN: Guide critique des films
    http://www.cinemanuacs.be/pages/critique/ace70.htm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