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新音乐势力打响上海“保卫战”

2004-9-16 11:23  来源:上海星期三 作者:上海星期三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也许在前年,还有人能狂傲地宣称:所谓的内地流行音乐,其实就是北京流行音乐!可要是在2004年的秋天还有人死守这样的陈旧观点,未免有些out of date。首都已经不再是全国音乐人心目中唯一的罗马,新音乐势力正在上海悄悄崛起,酝酿1994年原创流行大爆发以来的第二次繁荣。以胡彦斌、黑棒为代表的上海新声力量不容小觑,准备着一切复兴的条件。朝气超越过去!
 
  算起来,华语流行还是起源于1930年代的上海。也正是当年黄浦江边的新兴潮流影响了香港唱片工业,才有了整个中文流行歌曲如今的枝繁叶茂。但是说起当代上海流行音乐,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周冰倩一曲《真的好想你》传唱到街巷泛滥的年代,要不就是还惦记着毛阿敏、巫慧敏阿姨的柔情蜜意。的确,相比上海唱片明星曾经的层出不穷,新世纪的沪上乐坛显得有些黯然。这种状况在近年有了改变,不少本土潜力新人破壳而出,崭露头角,为上海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

  胡彦斌可以说是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小小年纪便当仁不让地担纲起了上海流行乐重生的先锋。1999年就被亚洲流行教父小室哲哉钦点为亚洲最有潜力新人。十八岁时发行了个人第一张专集《文武双全》,让上海乃至国内乐坛都为之惊叹。强劲势头在整个内地称得上前所未有。唱功厚实、同样来自上海的靓丽女孩周岭,上周刚从台北捧回了第四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新人奖。作为滚石力捧新人,上海美眉林宝也将在本周发行她被期待已久的首张专集《沾沾自喜》。

  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声音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正层出不穷,沪上歌坛呈现前所未有的朝气。上海不缺乏新的偶像,上海正在超越过去。实力比拚京穗 上一代广东原创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林依轮在被问及对上海乐坛的第一印象时,就曾感慨地说:“别的我不清楚,但是上海的音乐制作是很出色的!”

  从1990年代内地流行乐开始和港台歌星抢歌迷时,沪京穗三地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在目前广东势力日渐衰落、北京流行堕入俗套之时,上海流行音乐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一贯的高制作水准。先不说海派文化熏陶下,上海固有的傲视同仁的先进音乐理念与流行嗅觉;单单是新晋歌手中,就不乏能弹善奏、亦谱亦歌的好手。李泉、胡彦斌、李元……都是这样面面俱到又各有专攻的人材。李泉不仅是个优秀的创作歌手,还是名出色的制作人,能将流行音乐在艺术与商业之间驾驭得游刃有馀。胡彦斌天生好嗓,又富少年才情,不少高他一辈的歌坛巨星也纷纷邀他写歌。Hip-Hop味纯正的街头少年组合“黑棒”,以沪语交杂国语,又引入多种上海弄堂内的声响采样,将纯美式的DIY精神与上海原创的海派特色融合,唱片还未正式发行,已经红了半边天。相比之下,不禁想起同样自称“Hip-Hop”的北京“功夫”组合,虽有所谓嘻哈元素,总的来说还没脱去快板说书的内骨。美名其曰:京式说唱,可怎么听都觉得有些乡土气息。

  撇开音乐实力讲,即使在商业策划上,上海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沪产流行音乐已经逐步摒弃俊男靓女才子佳人的老套策划,而是注重发掘歌手的个性气质与内在世界,从而开拓更大的听众群。京穗两地,已无这样的气魄!声势叫板港台 相对于广东流行音乐的温婉柔情、北京流行音乐的孤芳自赏,上海流行音乐正初步体现了走出去的野心——这也是唱片工业成熟的体现。

  从数年前上海声像与索尼合作在海外推广毛宁的《等待》,到去年胡彦斌的个人专集《文武双全》通过环球唱片进行两岸三地同步发行,再到如今周岭、林宝等沪籍新歌手相继签约各大著名唱片公司,用与港台相似的手法包装,可见上海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并不缺乏。

  在偶像号召力方面,先有李泉成功操刀范晓萱的转型,又成功推出大受欢迎的热门唱片《岛中央》,为上海流行音乐的再次兴起开了好头,也为本地广大出色艺人吸引了国际著名唱片公司的注意。

  胡彦斌甫一出道,就瞄准了华语流行新偶像的位置,频频与港台一线歌手如萧亚轩等人合作,在未满廿岁时就确立了自己的走红地位,并赢得了华语区众多歌迷的拥护。这样的劲猛势头已经可以和港台地区的新偶像相提并论,难怪他有“小周杰伦”之称。周岭的此次捧奖,也一定会让上海本地歌手的偶像号召力大大提升。

  在音乐的传播范围上,胡彦斌的《和尚》、翻唱曲《我的未来不是梦》都已经成为热播单曲;“黑棒”组合的《No.1》因其幽默、辛辣、光怪陆离的表现手法,在正式发行前已经藉由互联网流传到亚洲各地,并被制作成flash动画形式。这样的超高人气,“黑棒”不红也难。
 


相关链接: 周刚 文武 范晓萱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