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行走北京,看那些不寐的人们
2004-9-7 14:17 来源:现象工作室 作者:司徒北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午夜行走北京那些不寐的人们
今夜下了班,在报社磨蹭了半个多小时,突然又不想打车了。我要试着走回家,看看在午夜,这一路上的人们都在做什么。从海淀搬到劲松住后,来回乘车走这条路都要300遍了,还从未用脚步量过。我觉得凡没有步行过的道路,就不能叫做真正的熟悉。
1、友谊医院旁的寿衣店
现在是夜里零点四十分,我走出大门,碰到一个好心的校对,他说,我带你一段,我笑笑,指指东边,算了吧。他会觉得我手指所向,行之不远矣。
有个上过杂志的女孩子曾经告诉我,她喜欢在北京的三环四环上骑自行车绕行,每天夜里蹬车锻炼身体。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常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最长的一次跑了28圈,是下了晚自习之后。我还常在夜里跑到天塔下面去,就是那根被称为“上面细来下面粗”的天津标志性建筑,沿途经过八里台桥下的聂士诚将军殉国纪念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师弟师妹如我一样那样奔跑,可是我毕业时在BBS上发的贴子曾被他们印在毕业纪念册上,也曾流传到一个政法部门内网的上海分站上。
呵呵,扯远了,还是说这次夜奔吧。我不是红拂,所以下面的路上没有传奇。
第一处标志建筑是友谊医院。现在早没有人进出了。它周围有许多亮着灯的夜店,在周围的黑暗里煞是显眼,但门口都分明写着“寿衣”两个大字,这是送游魂上路的婚纱店。所以我匆匆而过。
2、午夜做生意的按摩店和美发店
往东天桥路口处,有家全套58元的泰式按摩店,那生意做的正火,闪亮着粉红又暧昧的灯光招呼着寂寞的客人。它带动了对过烤羊肉串小摊的买卖,有几个男女在那里朵颐。天坛北门的这条路已经拓宽完毕,夜间劳作的工人们就少了许多。感谢他们,现在这条路走起来平坦多了。前面还有一家理发店开着门。几个女孩子站在门口。这么深的夜里谁还来美发,是鬼魂吗?我想应当不是,所以她们主要的营生大概也不是理发吧。
不时有出租车在我身后鸣笛,他们会奇怪这样的夜里有这样一个人独自走在大路上。说实话,他们为什么不冲我喊一嗓子,也许我挨不住面子就坐他们的车了,昨天我的意志就这么被磨灭的。我经常和出租车司机聊天,知道他们夜晚的生意非常不好做。不信你看北京的半夜里到处都是空驶的出租车。
路上碰到好几个孤身女子,她们背着包在路口徘徊。我奇怪为什么她们不害怕,有什么危险可以让她们放弃对黑夜的恐惧,每个孤独的身影背后是不是都有难言的苦衷?
3、入睡的金鱼池小区和巡逻的警车
在第二处标志性建筑天坛北门那,碰到一辆巡逻的依维科警车。它跟我迎面走来,又掉头缓缓驶去。里面的警察也都沉默不语,或者有些已经在打鼾,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黑夜。看起来我不像打家劫舍的歹徒,所以警察们也不会上来盘查。
这条路上金鱼池的居民小区已经进入夜的沉寂。它曾被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叫《万家灯火 》,前年我去首都剧院看过濮存昕、杨立新等人主演的这幕话剧。白天我经过此地时曾跟出租车司机聊这房子必定不错了,是政府危改的样板工程。司机非常不屑地说才不是那,开发商老板可是要赚钱的,房价便宜,材料也就就给你偷工减料了,我在这块住,还不知道吗?这些房子墙壁像薄板,隔壁放个屁都能听到。
再前面是著名的红桥市场,我曾看到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夫人的车队停在这里购物。这里白天总有许多老外来买东西,也总有许多乞丐来纠缠老外。我常在这里转车,一次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10多岁小女孩跟两个老太太交流经验,她们说还是老外好说话。所以往往上前就拉他们的衣服。
现在是黑夜,只有一个保安坐在台阶上。他背对着灯光沉默地注视着马路不时闪过的汽车。不知道他正憧憬城市的繁华,还是回想起乡村的宁静。也许对他来说,最美好的未来也只是继续在城市混下去。这跟已经拿到城市人户口的我们有多么的不同。
4、新疆拉面馆,吃羊肉串的人们
天坛东门到光明桥这条街是著名的体坛一条街。国家体育总局就坐落在这里,也带动了各种名堂的体育场馆和商店。这样的街道,夜晚也不缺乏来往的过客。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喷出的水柱散落在大街上。
再往前走到了我此行的驿站。一处新疆拉面馆。很多人在这里吃喝,很多人在这里闲聊。我要了一瓶啤酒,在拉面和羊肉串端上来之前,啤酒已经喝下去大半。我喜欢这种街上吃大排档的感觉,往往让人联想起金戈铁马、江湖义气等等。还有,这里的放的歌好听,齐豫的《橄榄树 》和巫启贤的《太傻 》等。
那辆洒水车已经是第三次经过我的面前。
所谓幸福的生活就是每顿饭能吃一碗牛肉拉面,我在五六年前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没想到这样轻而易举实现了。当年下定义的时候,我正在学校的实习餐厅吃午餐,是痛快地吃了一碗兰州拉面后的有感而发。记得当年旁边两个女生听到我的感慨后,她们按捺不住地大笑起来。
吃完饭后,我就晕晕乎乎地回家了。(9月6日凌晨2点半)
今夜下了班,在报社磨蹭了半个多小时,突然又不想打车了。我要试着走回家,看看在午夜,这一路上的人们都在做什么。从海淀搬到劲松住后,来回乘车走这条路都要300遍了,还从未用脚步量过。我觉得凡没有步行过的道路,就不能叫做真正的熟悉。
1、友谊医院旁的寿衣店
现在是夜里零点四十分,我走出大门,碰到一个好心的校对,他说,我带你一段,我笑笑,指指东边,算了吧。他会觉得我手指所向,行之不远矣。
有个上过杂志的女孩子曾经告诉我,她喜欢在北京的三环四环上骑自行车绕行,每天夜里蹬车锻炼身体。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常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最长的一次跑了28圈,是下了晚自习之后。我还常在夜里跑到天塔下面去,就是那根被称为“上面细来下面粗”的天津标志性建筑,沿途经过八里台桥下的聂士诚将军殉国纪念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师弟师妹如我一样那样奔跑,可是我毕业时在BBS上发的贴子曾被他们印在毕业纪念册上,也曾流传到一个政法部门内网的上海分站上。
呵呵,扯远了,还是说这次夜奔吧。我不是红拂,所以下面的路上没有传奇。
第一处标志建筑是友谊医院。现在早没有人进出了。它周围有许多亮着灯的夜店,在周围的黑暗里煞是显眼,但门口都分明写着“寿衣”两个大字,这是送游魂上路的婚纱店。所以我匆匆而过。
2、午夜做生意的按摩店和美发店
往东天桥路口处,有家全套58元的泰式按摩店,那生意做的正火,闪亮着粉红又暧昧的灯光招呼着寂寞的客人。它带动了对过烤羊肉串小摊的买卖,有几个男女在那里朵颐。天坛北门的这条路已经拓宽完毕,夜间劳作的工人们就少了许多。感谢他们,现在这条路走起来平坦多了。前面还有一家理发店开着门。几个女孩子站在门口。这么深的夜里谁还来美发,是鬼魂吗?我想应当不是,所以她们主要的营生大概也不是理发吧。
不时有出租车在我身后鸣笛,他们会奇怪这样的夜里有这样一个人独自走在大路上。说实话,他们为什么不冲我喊一嗓子,也许我挨不住面子就坐他们的车了,昨天我的意志就这么被磨灭的。我经常和出租车司机聊天,知道他们夜晚的生意非常不好做。不信你看北京的半夜里到处都是空驶的出租车。
路上碰到好几个孤身女子,她们背着包在路口徘徊。我奇怪为什么她们不害怕,有什么危险可以让她们放弃对黑夜的恐惧,每个孤独的身影背后是不是都有难言的苦衷?
3、入睡的金鱼池小区和巡逻的警车
在第二处标志性建筑天坛北门那,碰到一辆巡逻的依维科警车。它跟我迎面走来,又掉头缓缓驶去。里面的警察也都沉默不语,或者有些已经在打鼾,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黑夜。看起来我不像打家劫舍的歹徒,所以警察们也不会上来盘查。
这条路上金鱼池的居民小区已经进入夜的沉寂。它曾被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叫《
再前面是著名的红桥市场,我曾看到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夫人的车队停在这里购物。这里白天总有许多老外来买东西,也总有许多乞丐来纠缠老外。我常在这里转车,一次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10多岁小女孩跟两个老太太交流经验,她们说还是老外好说话。所以往往上前就拉他们的衣服。
现在是黑夜,只有一个保安坐在台阶上。他背对着灯光沉默地注视着马路不时闪过的汽车。不知道他正憧憬城市的繁华,还是回想起乡村的宁静。也许对他来说,最美好的未来也只是继续在城市混下去。这跟已经拿到城市人户口的我们有多么的不同。
4、新疆拉面馆,吃羊肉串的人们
天坛东门到光明桥这条街是著名的体坛一条街。国家体育总局就坐落在这里,也带动了各种名堂的体育场馆和商店。这样的街道,夜晚也不缺乏来往的过客。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喷出的水柱散落在大街上。
再往前走到了我此行的驿站。一处新疆拉面馆。很多人在这里吃喝,很多人在这里闲聊。我要了一瓶啤酒,在拉面和羊肉串端上来之前,啤酒已经喝下去大半。我喜欢这种街上吃大排档的感觉,往往让人联想起金戈铁马、江湖义气等等。还有,这里的放的歌好听,齐豫的《
那辆洒水车已经是第三次经过我的面前。
所谓幸福的生活就是每顿饭能吃一碗牛肉拉面,我在五六年前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没想到这样轻而易举实现了。当年下定义的时候,我正在学校的实习餐厅吃午餐,是痛快地吃了一碗兰州拉面后的有感而发。记得当年旁边两个女生听到我的感慨后,她们按捺不住地大笑起来。
吃完饭后,我就晕晕乎乎地回家了。(9月6日凌晨2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