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十诫》和我

2004-8-26 10:01  来源:电影夜航船 作者:王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光阴似一条河,永远流淌,却不知所终。你站在风景之外遗世而立,凝望短促的人生。这时候,你会发觉你真的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去日不再来!
    
    那么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要不要停下来想一想?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感到无助,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生于波兰华沙,他的思想与天主教文化和波兰社会的历史嬗变有着深刻的联系。在那个信仰丢失、饱受创伤的年月,他感到处处弥漫着怀疑和恐惧。“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索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为了救赎被现代社会吞没的人类,重建心灵家园,基氏执导了影片《十诫》——一部探索现代人道德困境的经典著作。《十诫》共讲述了十个小故事,限于篇幅原因我只能选出四部特别喜欢的短片作介绍。
    
    
    
    谁能离开地面?
    
    第一诫《生命无常》讲述的一个偶然的悲剧。聪明可爱的巴伯很崇拜他的父亲,一位数学家——他相信万事可以算计,只要有台电脑、几个必要的公式和两三个参数,他就能算出冰层的厚度有多少,巴伯去湖面溜冰会不会产生危险等等。
    
    但当巴伯真的穿上爸爸给他的圣诞礼物一双溜冰鞋,上了湖面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影片表达了基氏对科学万能主义的怀疑,给那些科学崇拜分子,自我崇拜分子浇了一桶凉水。人类可以这么自信吗?尽管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发明了电脑,发明了原子弹,但有谁知道生前和死后的秘密?哪道我们就此可以背弃上帝抛弃信仰了吗?基氏显然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借巴伯姑妈之口发出了他的声音:上帝就是爱。
    
    我倒不是说要认同那个上帝,上帝其实并不存在,我记得以前看《辛德勒的名单》时,那些犹太人在进毒气室之前幡然醒悟,原来没有上帝。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以为没有上帝,没有所谓天堂和地狱,人类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人是有他的局限性的。这个神奇的大自然虽然千变万化,但冥冥中自有它的主宰。这就是规律,古人称之为天理的东西。人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越规律骑在天上,就像五六十年代有句响亮的口号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还有人搞“永动轮”,这些显然是不尊重自然规律,从质能守衡定律来讲就不可能。我是说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现代人往往会像巴伯的父亲那样犯一个很要命的错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说穿了,人类永远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不可能超越万物成为宇宙的主宰。有谁能抓住自己的头发,使身体凭空离开地面吗?
    
    第一诫《生命无常》就是提醒我们这一点,不要想着能“离开地面”。
    
    
    
    杀诫,法律的困境
    
    雅泽克的辩护律师更适合做牧师,影片开头的一段独白说:“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当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防治犯罪时……”如果一名罪犯已经真心忏悔了,法律是不是还可以夺去他的生命?这个问题涉及到制订法律的初衷到底是为了防治作恶引人向善,还是替死难者报仇。如果是前者,那么法律应该敞开胸怀接受那些回头的浪子,原谅他们的过错,即便他们曾经杀过人,如果是后者——替人报仇的工具,那么它当然不给那些杀人犯悔过自新的机会,坚决实行“一命偿一命”的铁律。
    
    《杀诫》和《情诫》是精品中的精品。从个人角度我最喜欢杀诫,因为它确实揭了现代文明的伤疤。现代文明首先应该讲法治。但这是第一步,法律本身只起到消极防范的功能,基氏意识到如果没有“博爱”精神打底色做粘合剂的话,人类的生存态度仍然会冷冰冰的,仍然会相互仇恨彼此漠然。
    
    说到“博爱”,我脑袋里一下子蹦出两个名字:谭嗣同和孙中山,他们是我在中国近代史中最喜欢的两个人。谭嗣同早年信仰耶氏,后来转向孔、佛,有大侠风范,自谓:“轻其生命,以为块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梁启超在那篇《谭嗣同传》中称他是“可以仁,可以救众生”的。孙中山提倡“博爱”是受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但本质上我想这和佛家所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宽容精神和对他人的关怀是一致的。
    
    其实古往今来贤者,无论是佛陀、孔子、耶稣,还是谭嗣同、孙中山,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他们所关心的是一致的。由此,我想到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里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把这句话改成:谬误有许多种,但真理是相通的。
    
    
    
    性,还是爱?
    
    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人相信爱情了。除了初恋还有些虔诚之外,许多人都不再像十九岁的多米克那样喜欢柏拉图式的爱情了。十九岁的多米克用高倍望远镜偷窥对面住宅里的玛格达,甚至为听她的声音而打骚扰电话,为见她一面而伪造邮局汇款单,痴情之极可以想见。但后来,当他发觉爱情并非他想象的那样完美,玛格达的肉欲之爱亵渎了这个纯洁少年,以至于多米克想割脉自杀。最后,当玛格达转身追寻时,她发觉自己已经失去了这份曾经纯洁的爱情。痴情的多米克已死,取而代之的是他冷漠地说:“我已经不再偷看你了。”
    
    这部影片当时被称为完美无缺,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基氏在短短六十分钟内深入地讨论一个如此重大的主题,相比之下,国产许多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爱情连续剧能够成功表现这类主题的相当少,可以说基本是没有的。基氏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揭示了一个爱情失落的世界,它像一则美丽寓言,令人百看不厌。
    
    
    
    心灵的忏悔
    
    第一次看《十诫》,看的就是那部《心灵之罪》,所以基氏风格对我心灵的震撼以那次为最。《心灵之罪》讲的是二战期间,出于一次误会,索菲亚没有保护犹太女童伊丽莎白。二十年后,当长大成人的伊丽莎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旁听索菲亚教授讲课时,她重提旧事向教授发出了责难。
    
    对于这个问题,索菲亚解释当时误以为小伊丽莎白的监护人跟盖世太保有联系,为了保护华沙地下组织不遭破坏,索菲亚断然拒绝掩护小伊丽莎白,尽管如此,这事儿还是深埋在索菲亚心里,二十年来索菲亚时时感到负疚,她不知道这个小女孩是不是逃过了虎口。
    
    这则故事提出了一个关于“两难抉择”的问题,索菲亚在不能认定伊丽莎白背景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选择,表面上看是一个“好”和“更好”的关系:救一个可能破坏地下组织的犹太小女孩,或者保全地下组织救别的更多的犹太人,似乎只是一个善小和善大的区别。但如果敏锐的观众站在伊丽莎白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觉对她而言,这完全是一个生与死的判决。
    
    影片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宿命似的悲哀,提示我们:人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需要忏悔。此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里往往会有些耐人寻味的细节,不深究其义,怕辜负了导演的一片苦心。在这里我提几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扶正画框:索菲亚的家里挂有一幅画框,具体画的是什么且不去管它,但有趣的是这画框呆在墙上“不老实”动不动就会歪掉,索菲亚只要一看到画框歪了就不厌其烦地将其扶正。这令人想到基督教里讲忏悔是每天要进行的,有点类似儒家的“吾日必三省吾身。”当然忏悔不一定是认罪,它类似我们平时说的反思的,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真诚地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处理得不够妥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黑屋追寻:索菲亚带伊丽莎白去看那栋二十年前她们会面的公寓,公寓是一座位于华沙市中心的老房子,它兀立在记忆的废墟中沟通过去与未来,像一位默不作声的历史见证人。伊丽莎白首先进去,索菲亚等了许久不见她出来,只好下车去找她,但当索菲亚进入公寓大门时恰好与阴影里的伊丽莎白擦肩而过。然后可怜的索菲亚在黑漆漆的大房子里叫着伊丽莎白的名字,她摁响了一家又一家的门铃,但没有人说看见过伊丽莎白,有人提醒她这座公寓没有第二个出口。索菲亚感到很害怕,这个被她踢出门外的小女孩二十年后来找她重提旧事,现在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当时她似乎怀疑这个姑娘会不会是小伊丽莎白的亡灵,人在脆弱的时候是很容易相信鬼神的。这一幕后,索菲亚和伊丽莎白开车回家,然后她们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索菲亚说:“我弃你不顾,我送你上死路,我当时很清楚自己的作为。是的,你是对的!没有任何理想,思想,没有比孩童的性命更重要的了。”
    
    伊丽莎白问:“你对学生教了什么,他们该如何活吗?”
    
    索菲亚说:“我没教他们什么,我在那儿是帮助他们得到他们的结论。”
    
    伊丽莎白问:“为什么?”
    
    索菲亚说:“正义是最重要的,它真的存在,我相信它存在人们心中,人在情急之下可能会做对或做错,那晚我做错了。”
    
    伊丽莎白问:“谁来衡量它呢?”
    
    索菲亚说:“那个在我们内心的人。”
    
    伊丽莎白说:“你的作品中从未提及上帝。”
    
    索菲亚说:“我不是个教堂派信徒,我不用‘上帝’这个字眼。但你不需要以字句来肯定,人类是自由的,可以自由抉择,若他喜欢的话,可以背弃上帝。”
    
    伊丽莎白问:“那么什么可以取代上帝?”
    
    索菲亚说:“遗世独立。然后——设法追到问题的核心。若最后什么都没有,只有空虚,就像那个例子(指黑屋追寻)。”
    
    伊丽莎白说:“是的,我知道。”
    
    晨锻者:索菲亚教授每天有早锻炼的习惯。有一天她在树林边看到一个做体操的年轻人,他的身体那样柔软,简直像杂技运动员一样弯曲自如、随心所欲。索菲亚很羡慕,也想尝试一下,但她却怎么也弯不下去。年轻人告诉她,这是他从小训练坚持不懈的结果。导演好像无所用心地放了这么一个插曲,看第一遍的时候怎么也猜不透他的用意。后来才想到这其实是在讲自由的问题。晨锻的年轻人能将身体弯曲自如,看似自由但这是他付出了许多努力的结果。就好比我们现在讲自由,哪有什么天上掉下来的自由?自由是要人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锤炼而得来的。影片的寓意就在于此。
    
    
    
    《十诫》的名称起源于一个基督教神话。《圣经》“出埃及记”里讲,摩西带领犹太人奴隶们逃离埃及,穿越红海来到西奈山下。然后,他遵照上帝旨意上山领取十条诫律,作为犹太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故称“十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电影艺术重新演绎十诫,自然不肯拾人牙惠,但他是作了一次现代意义的道德探索。整个系列体现了他宁静思辩的风格,笔致细腻,堪称经典。
    

 


相关链接: 地狱 卡列宁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