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西方人尊吴宇森为“暴力美学大师”,所以我们中国的许多影迷也就跟着叫了。在西方人眼中,慢镜头、人物表情特写、白鸽、教堂、双枪连击、数不尽的弹壳等几个既优雅又暴力的动作画面就是吴宇森电影的全部。因此,当昔日之吴宇森远赴好莱坞谋求发展时,他只需要不断重复他那几个招牌特技,便能让西方人惊叹尖叫了。但在中国影迷的心中,吴宇森的电影之所以能令人百看不厌、甚至热血沸腾,吴大师苦心经营的“暴力美学”电影技巧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他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忠诚、信义,男人之间由对抗激发的人格魅力,使港片时期的吴宇森电影充满浪漫的激情和阳刚之气!
在吴宇森的电影中,忠奸永远重于正邪。因此我们看到了他的挚友兼爱将周润发塑造的“小马哥”、“杀手小庄”等一系列经典的“邪道”英雄形象,他们身在黑道却讲求人的尊严,做人原则首要的便是江湖道义,而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则是吴宇森电影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但正是这种真正体现吴宇森电影内涵的部分却不被西方人接受,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侠义精神,只会拿“混淆是非”来评判吴氏电影中的英雄,同时西方人也不能接受动作片中有大量的感情戏,他们需要的似乎只是吴氏电影那点表面化的“暴力美学”。而好莱坞的吴宇森似乎也一直在妥协,除了《变脸》还略显几分其原有的激情张力外,其余却都沦为徒具表象的复制品而已。
吴宇森曾发誓以后再也不拍港片,这对我们这些《英雄本色》的拥趸者而言,极为遗憾。不过,我们仍然支持如今这个好莱坞的John Woo,我们只希望能再看到的一部真正的吴宇森电影,而不是数部向好莱坞风格妥协的类型片。最近上映的《风语者》显然远没达到这一要求——那个我们熟悉的充满激情的吴宇森还能回来吗?
他的电影作品
《英雄本色》(1986)
周润发、狄龙、张国荣、李子雄主演
有太多的人谈论过这部电影,它的经典、意义以及地位也被反复论证过N遍,但对吴宇森而言,拍《英雄本色》正如司马迁写《史记》皆是困顿之后的发愤之作。如果你知道1986年以前的吴宇森壮志难酬、落魄失意的话,你就应该理解“我一定会拿回我失去的东西”这句经典台词于他的现实意义。在《英雄本色》中,吴宇森将自己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舞蹈化的动作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另外,当年同样失意影坛的周润发也凭该片一飞冲天,这对“最佳拍档”的合作就此开始。
《喋血双雄》(1989)
周润发、李修贤、叶倩文主演
如果说《英雄本色》是吴宇森威震香港的成名作的话,那么《喋血双雄》这部他电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则让他走向了国际。至今,吴宇森还没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江湖兄弟之间的友情,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在枪林弹雨中谈笑风生,在殊死恶斗中激赏对手…而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当李警官大叫一声“小庄”拿起枪来与之并肩战斗的时候,相信每个观众都是热血沸腾!
从《喋血双雄》开始,吴宇森的电影风格开始真正建立,从此之后,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枪战片模仿吴的电影手法,其中包括昆汀-塔伦蒂诺、迈克尔-贝等著名导演,但没有一人能象吴宇森拍得那样高雅和富有诗意。
《喋血街头》(1990)
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任达华主演
这是一部最容易被忽视的吴宇森电影。尽管该片涉及的越战情节有抄袭美国影片《猎鹿者》《野战排》的嫌疑,尽管它当年上映时票房惨淡,尽管它的暴力场面过分集中,多少削弱了故事主题,但作为吴宇森在港自组公司唯一出品的电影,《喋血街头》可算其最具野心之作,影片的视野由香港转移到70年代动乱中的越南,对战争中人性的刻画,兄弟间的爱恨情仇,还有战争场面的处理都显示了吴宇森的大师功力。
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影片的价值所在,美国片商花重金买下此片的版权便是明证。
《纵横四海》(1991)
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主演
在吴宇森赴美前拍摄的作品中,以本片的包装最具国际品位。透过周润发、张国荣和钟楚红这三名青梅竹马的神偷到巴黎盗取名画的故事,导演肆意挥霍了一下他的浪漫情怀,和他阳刚暴力美学之外的幽默雅趣。
其实《纵横四海》应算是吴宇森的游戏之作,论创意和野心自然不及《喋血双雄》和《喋血街头》,但却出奇的流畅可喜,而且尽脱以往的血腥味悲情,堪称娱乐片的典范,令人百看不厌。
《辣手神探》(1992)
周润发、梁朝伟、黄秋生主演
有人称该片是吴宇森进军好莱坞的敲门砖,而事实上,在吴宇森所有的电影中,《辣手神探》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作品,这可能因为它是吴宇森最暴力的作品。影片开场的一幕茶楼火拼,在十分钟之内,就有三十几人被击毙,吴宇森把两三分钟的枪战、爆破和血肉横飞的过程用一个长镜头交给观众,极具震撼力!周润发在慢镜头中也更加神采飞扬,而片中某些子弹在空中激射的漂亮场面,后来也沿用到了他的西片中——不过,《辣手神探》和吴宇森之前的作品相比,也只是在动作场面和拍摄技巧上更进一步而已,至于影片内涵和故事模式却并无较大突破。
《变脸》(1997)
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