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彭洪武:摇滚就是生命的力量 商业不是致命的敌人

2004-8-13 8:37  来源:Fanhall.com 作者:彭洪武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无奈的这个夏天,看到有人扛出了“中国摇滚的辉煌道路”这一旗号,于中国摇滚一度沉闷的气氛中,这或许会令到很多人再次进入亢奋中。摇滚这些年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虽不谓多却也不少,近年来几次大的摇滚音乐节都是在地处僻静的边陲,像是摇滚当前不尴不尬的处境,在城市中难以舒展开来,那就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踏着泥土,与自然为歌,与风雨共舞,也算是摇滚的宿命……
  
  摇滚乐的传播和任何文化产品都是一样,是一个特别系统的工程,两年前雪山音乐节和“中国摇滚的辉煌道路”都具偶然性,它并不是产业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两个大型音乐节从演出前到结束我们没有看到几篇精辟的报道,这就是缺撼。这两个音乐节在乐队的挑选上也都很个人化,前者是崔健的个人喜好,后者大跃进式的“总结口号”也令某些冷静的人无法认同,如窦唯等等。号称“中国摇滚”,却没有港台地区摇滚乐的加入,对这方面不该的遗漏,十几年前的中国火时就已意识到了。
  
   摇滚在中国虽然没有成系统形的发展,但早年受它影响的文化青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他们成为外资高薪员工、酒吧老板、音像从业人员、出版商、广告人、报刊杂志和电视的编辑和记者、自由职业者、户外运动爱好者、其它艺术圈的活跃人士,早年种下的摇滚激素决定了他们一有机会还是不会放过对摇滚的那份热爱,这就是摇滚每隔一段在中国总还能折腾些事出来的根本原因。 
  
  因此而想到去年年底在北京参加一个关于中国摇滚的讨论会,起因是郝舫十年前著作《伤花怒放》的重版,这本书把摇滚界里那些新旧力量的人集结到一块。在798工厂一个酒吧充满红色革命情调的二楼,几十位局内局外人士都发出对摇滚的感叹,物是人非,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而很多言语有着换位思考后的新观念……
  
  郝舫首先发言:有一些问题是我自己没有答案,第一个问题是我一直比较困惑就是摇滚乐需不需要传统。这个是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懂。当然我指的这个传统我偷换了一个概念,并不是说摇滚乐以前没有传统,我是指的是摇滚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需不需要有自己的传统。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具备了这样的意识,认识到摇滚乐有独特的传统值得去尊敬、值得去维护、去发扬。
  
  第二个问题摇滚乐需不需要文化。其实跟上一个问题一直是一贯的,我不认为有文化就是多读了几年书,有博士学位就叫有文化。但我觉得摇滚乐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永远是在一种大的文化氛围中去创造出来,去延续下去。
  
  第三点也是我想不清楚的问题,摇滚乐需不需要市场。
  
  金兆均这样发言:如果说上一个十年,中国摇滚的发展主要受到意识形态控制的话,那么这个十年,以及今后的十年它首先碰到的会是所谓娱乐化的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商业的控制。我并不认为西方式的唱片工业会对中国摇滚有什么坏处,但是中国目前正在实行的这种娱乐工业的雏形(现在正在疯狂地发展之中)可能对摇滚的影响更大;
  
  从崔健开始,中国摇滚乐有了一个悲剧的开始,就是它是贵族的。80年代初玩摇滚是时髦,是最高级的时髦,文化时髦,结果它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一种贵族,而且圈里我们大家这么多年,不自觉地都有这样一种贵族感。我希望能不能通过下一个十年把它还原。这种趋势(贵族性)弥漫得特别明显,甚至也弥漫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摇滚乐和演出商打交道的时候,你提出的要求演出商无法做到,这本身就带着一种贵族性。
  
  颜峻的意见为:商业和商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我本人是坚决地反对商业化,就是把商业作为地球运转的惟一动力,或者说是唱片工业,或者说音乐运作的惟一的动力。那么这样的话,还是我们很早以前会说得那些话题,这样它会伤害到你的音乐,伤害了你的创造力、你的想像力。但是在中国这个情况下,我们现在有没有到每个人都可以去讨论商业的地步,我觉得还没有。我们现在只是眺望,或者说在一个想象中谈论商业。
  
  汪峰说:如果你不走一个良性的商业循环,音乐总是不能往前发展,这么多年事实告诉我们。 
  
  何勇说:不光是摇滚乐的问题,主流音乐也罢,存在这么长时间的盗版问题,我觉得在这么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里,这个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包括我们的音乐、电影等各个方面。摇滚乐最需要努力的就是外部环境。如果没有盗版的话,公司会拿到钱,然后会怎么做怎么做。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不光是摇滚乐的问题。
  
  这次讨论会最后有一个热心女孩不解的发问:“你们今天在这里谈了这么多,反复在谈摇滚乐该不该商业,你们却没有摇滚乐的革命精神,难道摇滚乐的革命性不重要吗?”,这个问题很有火力。不过当音乐课的作业还做不好时,所谓“革命”只是一个外而形上的东西,在“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的演出上,还是看到红旗、八角帽、袖章被乐迷用来彰显其对摇滚的热爱,很多经过崔健、中国火、摇滚北京熏陶出来的乐迷对摇滚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红色的热血情结,但早年接受的摇滚洗礼并没有使他们真正成长起来,重形式的情结使他们永远停留在苦闷和主观的意念上,很少独立的思考。他们并不会去探究更多心灵上的寂静,他们的苦闷是因为接受不了新的东西和换个思维看问题,就这样一直偏执地凝结在时间的河流里……  
  
  综合上述,我不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会改变些什么,这早非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中国摇滚经过崔健&一无所有时代、中国火与魔岩时代、地下音乐怒潮时代,终于开始有人说:“中国摇滚不能光拼热血、理想和体力”,摇滚也好文学也好电影也好等其它一切艺术形式,只要有跟外界的流通,它就是商业的。商业其实是一个完整的销售体系,一个可以支持你去实现个人理想的通道而已,如果在这里面会丧失自我,那是个人的问题,而不是全是商业的罪过。
  
  为何我们没有看到很多西方的摇滚人赚够钱之后丧失了创作力?他们为何跟商业不存在没完没了的争吵? 
  
  某电影局官员说:“某些导演总以为产业化就是要把电影推到不讲艺术的地步,这是一种偏颇,我们要打破旧的观念,中国电影产业化需要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不管他讲话背后的用意如何?这话说的是对的,艺术跟产业化虽然有本质化的冲突,但在一定的产业化下面才有能更多独立的艺术,要全是独立的艺术不变态才怪。
  
  就像很多人仅仅把摇滚理解成长发和紧身牛仔裤一样,他们总是一厢情愿的去理解和界定摇滚,很多人知道摇滚乐在国外就是印钞机,在中国却成了与钞票无缘的“清水之地”。我不觉得这个民族不需要摇滚乐,事实上这里的狂放和疯颠从来不少于他处,摇滚乐在地下音乐风起云涌的那几年继续被认定就应该彻底与商业划清界线,可商业并不是我们致命的敌人,如果跟它一直都扯不清,摇滚还能做什么?
  
  摇滚乐自西边诞生那天起,身负不可协调的反抗意识,带着渗透力极强的扩张,矛盾的横跨音乐、娱乐、文化、时尚几大领域,势不可挡的进入西方青年的成长生活,极尽想像之能事,让堕落变得快乐,让快乐变得自由,让自由那样的鲜活,给秩序以混乱,给混乱插上想像的翅膀,以极具冲撞的力量傲然于世,它的存在最高温的证实了“这个无聊的世界是需要刺激的”,使之后世无从涵盖其综合意义。勉强“偷渡”到这个老迈的孔儒之国,它已经打了足够多的折扣却还是不甚重负,不适时宜,不合群,不成体系,不成钢不成材。这是为何呢?把某句解密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话换了说便是:“音乐界就是乐迷和各种音乐之间关系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乐迷,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乐迷。” 
  
  是的,巴西无地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施特德里也说过:“我们的年轻人很不济,——好像今天年轻人惟一做的事情就是开音乐会或为大麻合法化而斗争……”,每个时代的文化青年都得有一块属于自已的自由领地,在那里他们才会心有所属,公认的事实是中国摇滚的领地在不断的缩小、变质,有的人已经把这块地翻烂了,却没有想过去迈出那一步,去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成长,为什么不去工作为什么不去体验更多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不去歌唱这个世界而不单单是你自已?那些只在卧室和排练房呼吸的“温室”乐手不会带来中国摇滚的希望!
  
  中国摇滚断断续续的不第之声压抑了很久,也并没有出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那样的豪举。
  
  上苍或许会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麻木的活着,没有保佑吃完了饭的摇滚好好的闹。   
  
  想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光荣与梦想并没能持续太久,“在绝望、失望中,就随便抓住一个别的什么当做希望。这里,最容易产生盲目、意气和冲动”,当20世纪90年代初全民致富热,淬不及防引来了一个群魔乱舞的娱乐世界,当时大陆除了先前一声凭借“一无所有”冲破天窗的崔健,在北京还有相当一部分音乐青年怀抱吉它苦苦寻求音乐发展,踌躇满志的“魔岩文化”身携滚石唱片充裕的资金、精良的制作、熟练的商业操作来了,如此之下,正逢一大堆枯烈的干柴正堆积在各路艺术家蜂拥而至的北京城,万万想不到原本只做流行音乐的滚石越洋而来投下了第一把不惜本钱的火,尔后,中国摇滚乐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主动性,过于依赖有高额录音费、一举解决吃喝玩乐的一纸合约。  
  
  在这样意外受宠的萌芽期,中国摇滚的热血却像牛奶一样的润滑,已至于后来愈来愈冷漠,地下摇滚自成一系不问世事,即使是他们中一直积极进取的干将们在主流社会的话语权也是微乎其微。到如今似乎主流摇滚只有崔建在奔走疾呼,可他为流行音乐的粗制滥造痛心疾首,像他这样常年累月的跟流行去争市场去夺地位,非得把流行较劲把它打倒摇滚才会有市场吗?摇滚的价值是不是就是高于流行音乐呢?
  
  这算是中国摇滚乐承担的现实意义吗?它和今日中国同样表现得如此复杂善变,和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同处于一个仍是样板文化和主旋律当道的社会环境,摇滚藏倦在拥趸者的私人抽屉里,积重难返,狂欢多于疯狂,反目多于反省,不敢多于勇敢,伤心多于信心,自绝多于自立。它缺乏同一语系理论上的声援,更缺乏行动上的支持,如此,没有文化背景和精神资源再演中国版花童和嬉皮年代的摇滚人在“细雨中呼喊”过后便自个回家收衣服去了。时逢风暴过后的雨细风凉,十年如一日,确如梦游孰睹世事,音乐理念毫不强大,创造力昙花一现,心智一再萎缩。
  
  但是中国摇滚真的会慢慢消亡吗?写这个文时我正好在浏缆中国摇滚资料最全面的网站——http://www.yaogun.com,这个网站是一个日本人做的,上面资料之完善真是让国人惭愧!这简直就是日语版的中国摇滚大全,而在这里,所有的摇滚都是平等的,每个摇滚人都有自已的位置,相比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潜心收集中国摇滚大大小小图文资料的外籍人士,我们做过的一切又算些什么呢?
  
  这个异国的中国摇滚网站首页上有一句中文:

  
  摇滚就是生命的力量。 
  
  生命有很多种形态,当外面一切都是乱哄哄的,沉睡或许是无奈,局部的摇滚仍在拼命寻找着出路,地下摇滚由地下再度转为地下,由一场轰轰烈烈的音乐革命转为小圈子的运动,先锋音乐“大音希声”,主体摇滚还会继续在生活中沉睡,那么先跟他们说声“晚安”,待休息好了,一切终会起来。
  
   如果哪天醒来还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我相信那时候会有十万个乐队百万个声音在撕裂着我们的耳膜,乱吧,闹吧,让他们继续摇滚吧……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