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朋友——《好家伙》观后
2004-7-30 10:57 来源:北大新青年 作者:imorange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如果说,引用电影开头那一句“在我看来,成为一个黑帮分子比当美国总统更酷”已经变得非常烂俗,那么再说一次又何妨。
(一)自由与破坏
这当然不是一句愤激的话。但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不免愤激地将它应用到我所工作的地方。是的,看这些家伙们肆无忌惮的所作所为吧。在我看来,就像做梦一样。赚钱轻而易举倒也罢了,搞破坏之心,人皆有之。我非常喜欢这种处于搞破坏的状态,大约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自己又无胆作乱,所以只能从影像中去体会“自由”的快乐。而我也以为,处于这种“自由”中的那些黑帮们,倒是不见得真正体会了“自由”的含义,大约不过出于一种对金钱、对得到家族荣耀的满足,那么这样我的心理便处于一种高姿态从而心满意足。
“自由”——我们并不渴望绝对的自由,但至少是面对刻板的规条约束时,有予以蔑视并反抗的勇气和能力。在此,黑帮们所具有的破坏力却不能与我们所祈求的“自由”精神相提并论,虽然从表面上看,具有某些一致的特征。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只有破坏,却缺乏哪怕一丁点我们那软弱的心灵所具有的同情心。与发条橙子们相比,这些人是更为具体的,而且能决定自己行为的人——至少在开始是这样的。于是电影前30分钟,这种破坏的快乐达到极致。事件层出不穷而节奏依然明快,剪接有条不紊。而那长长的跟拍镜头也非被提起不可,否则简直就显得我们没有眼光,尽管这些镜头也已经是人皆识之。
但是随着当事人的叙述,渐渐地我们感觉到似乎不那么开心,不那么自由了。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在所有这些黑帮家伙里,唯有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多愁善感”,只有他还时不时地反思这样的生活。一个人如果对目前的满足的生活还有所反思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总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这种不对劲,不仅仅是主角自己渐渐无意识地反应出来,甚至我们观众也被卷进了这种矛盾的心理。“破坏”,还是因为“破坏”。一方面,我们潜意识里对压抑的反抗,使我们通过黑帮们的践踏规条的行径得到宣泄;另一方面,主角的性格特征被悄悄地设定为与我们观众一致,也即是将我们设定为主角。于是透过主角,我们的意识里又感到毫无原则地杀人,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底线。于是我们也便开始有所反感——这样到底值不值得。纯粹的快感并不能使人一直保持真正快乐,正如纯粹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我们渐渐发现了,我们可以随意践踏常规的规条约束,可是我们又陷入别一种约束,危险的约束。
(二)规条的粉碎
在这另外的一种约束里,我们被要求忠诚,永远不泄露秘密,不出卖朋友。常规的生活里,泄露秘密,出卖朋友,至多失去朋友。可是在这里,就不仅仅是失去朋友,甚至意味着失去生命。进而我们更发现,原来我们并没有朋友。互相之间的利用,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为了利益,无论是谁,格杀勿论。甚至没有任何原因,只因为喜怒无常,毫无关系的任何人也随意杀戮。那一幕幕杀人的镜头非常冷静,没有任何花俏,更没有北野武那样卖弄血花的噱头。罗伯特.德尼罗那带着沉思的冷酷的眼神,乔.佩西那歇斯底里的喜怒无常,仿佛常常在提醒“我”:不要出卖我。一股冷气透自脚心。兔死狐悲。我们慢慢发现,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比那个我们唾弃的、肆意践踏的、我们认为约束我们使我们窒息的世界里,更为令人惴惴不安。
于是我们感到虚空,拼命挣钱,拼命花钱,与警察周旋,与黑帮周旋,两头都不能得罪,两头都不能依靠。夹缝里生存的艰难,与开始时那极致的快感形成极端对比。最后你落难了,平时兄弟相称的好家伙们,当然他们没有泄露你的秘密,没有出卖你——因为泄露你等于泄露他们——你只是从他们眼里的杀机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你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条也被粉碎了,你只能选择出卖朋友了——不,他们并不是你的朋友。
(三)梦想的破灭
整个认识过程由无数个细节堆砌起来,愈是细致,愈是显得真实。这是部极容易懂的电影,只需要感性的认识,愈是情绪化愈容易融入其中。最后的结果不必推理,换了我们,也必得作出如是选择。是宿命?对照到日常生活来,也容易作坏的想法。看完电影,虽然为电影里的“我”过上平静生活而松了口气,可是真的轻松起来了吗?又有如电影里那个“我”一样,总觉得时时有个杀手,持着枪对着“我”。
不要告诉我这是所谓的“美国梦”的破灭。我不懂什么叫“美国梦”。我只知道,任何没有约束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当一开始的时候显得越快乐,那么也许潜在的危险性就越大。进而我又以为,这种思维的反射,使我们过于强调潜在的危险,而生活越来越显无趣。马丁.斯科塞斯将我们置于这样一个位置,将怜悯的心情让我们自己设身处地细细体味,而他自己不出一言。
(一)自由与破坏
这当然不是一句愤激的话。但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不免愤激地将它应用到我所工作的地方。是的,看这些家伙们肆无忌惮的所作所为吧。在我看来,就像做梦一样。赚钱轻而易举倒也罢了,搞破坏之心,人皆有之。我非常喜欢这种处于搞破坏的状态,大约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自己又无胆作乱,所以只能从影像中去体会“自由”的快乐。而我也以为,处于这种“自由”中的那些黑帮们,倒是不见得真正体会了“自由”的含义,大约不过出于一种对金钱、对得到家族荣耀的满足,那么这样我的心理便处于一种高姿态从而心满意足。
“自由”——我们并不渴望绝对的自由,但至少是面对刻板的规条约束时,有予以蔑视并反抗的勇气和能力。在此,黑帮们所具有的破坏力却不能与我们所祈求的“自由”精神相提并论,虽然从表面上看,具有某些一致的特征。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只有破坏,却缺乏哪怕一丁点我们那软弱的心灵所具有的同情心。与发条橙子们相比,这些人是更为具体的,而且能决定自己行为的人——至少在开始是这样的。于是电影前30分钟,这种破坏的快乐达到极致。事件层出不穷而节奏依然明快,剪接有条不紊。而那长长的跟拍镜头也非被提起不可,否则简直就显得我们没有眼光,尽管这些镜头也已经是人皆识之。
但是随着当事人的叙述,渐渐地我们感觉到似乎不那么开心,不那么自由了。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在所有这些黑帮家伙里,唯有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多愁善感”,只有他还时不时地反思这样的生活。一个人如果对目前的满足的生活还有所反思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总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这种不对劲,不仅仅是主角自己渐渐无意识地反应出来,甚至我们观众也被卷进了这种矛盾的心理。“破坏”,还是因为“破坏”。一方面,我们潜意识里对压抑的反抗,使我们通过黑帮们的践踏规条的行径得到宣泄;另一方面,主角的性格特征被悄悄地设定为与我们观众一致,也即是将我们设定为主角。于是透过主角,我们的意识里又感到毫无原则地杀人,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底线。于是我们也便开始有所反感——这样到底值不值得。纯粹的快感并不能使人一直保持真正快乐,正如纯粹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我们渐渐发现了,我们可以随意践踏常规的规条约束,可是我们又陷入别一种约束,危险的约束。
(二)规条的粉碎
在这另外的一种约束里,我们被要求忠诚,永远不泄露秘密,不出卖朋友。常规的生活里,泄露秘密,出卖朋友,至多失去朋友。可是在这里,就不仅仅是失去朋友,甚至意味着失去生命。进而我们更发现,原来我们并没有朋友。互相之间的利用,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为了利益,无论是谁,格杀勿论。甚至没有任何原因,只因为喜怒无常,毫无关系的任何人也随意杀戮。那一幕幕杀人的镜头非常冷静,没有任何花俏,更没有北野武那样卖弄血花的噱头。罗伯特.德尼罗那带着沉思的冷酷的眼神,乔.佩西那歇斯底里的喜怒无常,仿佛常常在提醒“我”:不要出卖我。一股冷气透自脚心。兔死狐悲。我们慢慢发现,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比那个我们唾弃的、肆意践踏的、我们认为约束我们使我们窒息的世界里,更为令人惴惴不安。
于是我们感到虚空,拼命挣钱,拼命花钱,与警察周旋,与黑帮周旋,两头都不能得罪,两头都不能依靠。夹缝里生存的艰难,与开始时那极致的快感形成极端对比。最后你落难了,平时兄弟相称的好家伙们,当然他们没有泄露你的秘密,没有出卖你——因为泄露你等于泄露他们——你只是从他们眼里的杀机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你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条也被粉碎了,你只能选择出卖朋友了——不,他们并不是你的朋友。
(三)梦想的破灭
整个认识过程由无数个细节堆砌起来,愈是细致,愈是显得真实。这是部极容易懂的电影,只需要感性的认识,愈是情绪化愈容易融入其中。最后的结果不必推理,换了我们,也必得作出如是选择。是宿命?对照到日常生活来,也容易作坏的想法。看完电影,虽然为电影里的“我”过上平静生活而松了口气,可是真的轻松起来了吗?又有如电影里那个“我”一样,总觉得时时有个杀手,持着枪对着“我”。
不要告诉我这是所谓的“美国梦”的破灭。我不懂什么叫“美国梦”。我只知道,任何没有约束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当一开始的时候显得越快乐,那么也许潜在的危险性就越大。进而我又以为,这种思维的反射,使我们过于强调潜在的危险,而生活越来越显无趣。马丁.斯科塞斯将我们置于这样一个位置,将怜悯的心情让我们自己设身处地细细体味,而他自己不出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