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当他乡是故乡
说旁观,是因为近年来已经远离歌坛第一线,距离稍远,看歌坛的角度就不同。更多的感觉倒是来自民间,来自周遭普通听乐人的言语谈论。不能说从此旁观者清,但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个明确的感受是歌坛不管是如有些人一直说还在低谷之中还是如我曾认为的开始走向复兴,歌坛的大华语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迹象来源已久,也是很多歌坛内人致力的目标,但却是从去年开始,以一系列跨地域、跨媒体的评奖活动才成了气候。从年初在深圳光路电视举办的颁奖活动到已经开始、将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华语歌曲榜中榜的颁奖活动,曾经持续多年的以大中城市电台排行榜为主要操作核心的活动为大陆、港、台媒体联合操作的模式所替代,曾经持续多年、为大陆原创音乐立下汗马功劳的大陆原创歌曲评奖已经为跨地域的评奖活动所替代,曾经多年以来各扫门前雪的创制作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跨地域合作的模式所撼动。由此考虑到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大背景,一个大华语歌坛的格局已经隐隐形成。
大华语歌坛曾经是一个梦想,这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而且眼看有快马加鞭的迹象,相信不过几年,人们将更难分清到底那些是内资唱片公司,那些是外资或者合资唱片公司,那些歌手算大陆歌手,那些歌手算港台歌手。
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是新问题开始出现并值得一问的时候。我们能够从此宣称歌坛有一个兴高采烈的时代到来吗?
那也未必!
我们不能忽视歌坛上几个重要的不平衡。
对比国际唱片工业集团,整个华人唱片产业的发展相当薄弱,而且,越来越多的华人唱片产业正在沦为国际唱片集团子公司的趋势有增无减,这无疑会从投资、管理、运作和技术上获得收益,但也明确地预示着买办化对本土化的严重威胁。
对比香港和台湾,大陆的唱片产业的发展也还显得很不成熟,这种距离正在缩短,但笼统地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显然大陆方面还必须承当不公平的竞争,因为作为大众文化特别是青少年亚文化的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一个音乐问题,而更是一个生活方式和状态的内模仿问题,面对垃圾文化时代的凶猛到来,远不是随波逐流能解决问题的。
对比欧美,整个华人歌坛的时间与理论、评论的发展比例就更不平衡。越来越多的报刊正在走向全面的商业化,而且是低档的商业化,正常的批评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在“娱乐化”的喧嚣中鲜有冷静的思考和尖锐的批判,因而也就难有具有“权威性”的价值评判系统,剩下的真是只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因此,当我们意识到大华语歌坛的形成已成必然之势的时候,多一点忧患意识要比盲目的兴高采烈强,至少大陆的歌坛已经经过了“西北风”和“新生代”两次如此的兴高采烈。
第二个感觉则是歌手们也正处在“这边跨胜,那边道强”的天下逐鹿状态中,当娱记们关注着“四大天王”、“四小天王”的动态时,当小学生热盼着“韩流”或“哈日”时,大陆的歌手们正处在四世同堂的“同一首歌”时代中乱哄哄地重排着英雄座次。年年出片的田震和那英似乎一个手持屠龙刀,一个肩负倚天剑,不管她们自己如何想,传媒一定要将她们放到华山论剑的比武场上;刘欢和陈明则因为新作不见而让人开始心生疑虑;走向舞曲之路的林依轮和孙悦暂时还没有遇到具有杀伤力的后来人;横空出世的雪村被网络、媒体领入、自己也热诚地加入他这个歌坛怪胎的神话制造;臧天朔乐队、轮回乐队加上汪锋已经加入主流阵营;果味VC乐队、花儿乐队似乎正在形成后黑豹现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