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缺席的人》:平缓的灰色轨迹

2004-7-12 21:42  来源:电影夜航船 作者:江南偏南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看经典的黑白片就像在翻往昔的流光。一路翻,一路拾。途中有奥黛丽清新脱俗的齐耳短发有亨佛莱鲍嘉的“山姆,再弹一遍”有浴室里那把明晃晃的尖刀......
    《辛德勒名单》之后,总在怀想能有黑白片再次打中我的灵魂。但其实我心里知道,这纷繁的大千世界,已经习惯了用斑斓的彩色来勾引和掠夺众生的眼球,如同麦当劳快餐店里那些攒动的人头。一部赏心的黑白片,无疑已经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
    那就怀揣着这个梦想等待,一直等到我看到这部《缺席的人》,科恩兄弟作品。早先看过电影情节的文字介绍,所以在看到碟片封面时,暗暗一笑,心想,这D商想必也是在年复一年机械枯燥的“总结文章段落大意”的教学手段中成长起来——《绿帽离奇勒索》,很通俗的名字,但有卖点就算达到目的——,绿帽,关于情感,勒索,关于犯罪,再加个形容词:离奇。OK,你想看的什么都有了,赶紧掏钱吧。
    如果我是中学语文老师,我会给这个题目打满分。概括很精准,一个男人戴了绿帽,所以报复勒索妻子的外遇情人,中间当然还夹杂那个女人。三角,最稳定但也是最危险的几何图形。
    可惜我不是,所以我更喜欢那个直译的名字《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拜托,没看之前还是让我多点想像的空间吧。缺席?谁缺席?缺哪了?而当我关上电视,更觉得如果我能用那么一句话来说清科恩兄弟想说的东东,那我手上掌着的恐怕不是遥控器而是摄影机了。
      
    第一个镜头过后,我就知道我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已经被Joel Coen和Ethan Coen一把拽去——从下往上拍的一个缓缓转动的理发店招牌,像太极高手一样轻轻松松定了全片的基调——在重复压抑中娓娓道来(喜欢吴宇森式凌厉肃杀的剪切镜头的会失望哦)。接着,科恩立即把一种对立和矛盾送到你面前。理发师艾德的男低音独白:“我在理发店工作,但我从没认为自己是理发师”,一种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并不能像他手中的剃刀一样把顾客长了的头发一下剪去,怅惘,无奈。刀削一般木然的脸庞,重复机械的上下动作,一个寡言少语闷到大西洋的人,他“似乎”已经让生活洗白了所有激情。他的她,多丽斯,第一个镜头在镜子前醉心打扮兼自我欣赏,接下去和她行影不离的还是镜子,一个不甘被庸俗生活磨砺掉风姿的女人。
    刺眼的反差,只要看过电影50部以上的估计都能猜到“红杏出墙”已经是一个不是悬念的悬念。影片中,生活的剃刀第一次刮伤了艾德的信心。勒索泄露,失手杀人,投资被骗,剃刀,又见剃刀。就像艾德被动地替老婆多丽斯刮脚毛和递香烟一样,卷向艾德的剃刀一样在一点一点地蚕食他对生活的那份微茫的怀想。
    但“似乎”仅仅是似乎,而艾德的激情也并没有完全泯灭(要是艾德真是个一潭死水的人物,那么科恩兄弟觉得拍这电影有无意思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把希望变成绝望或许才是116分钟要走的路程)。
    不管是看到妻子和她老板有染后萌生投资做老板的念头,还是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到朋友之女,送他去师从钢琴名家,都透出艾德外在世界与内心江湖的冰火的区别。
    而那个钢琴家说:她或许会成为一个好的打字员。碎梦的声音如同艾德手上的烟丝一样袅袅轻柔。
    科恩兄弟或者说戏剧冲突是残忍的。要打击就会把希望一一掐死,就不会让你有丁点喘息的机会——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果,就仿佛是:你在伏案苦思冥想的时候发现口袋里没了烟,又没了心情没了钱没了时间去买,会让你在烈日当空大汗淋漓回到狗窝的时候发现停电又停水,冰箱里什么都没有......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悲伤”。别相信,那只是诗人终极关怀的扯淡。艾德的老式汽车晃晃悠悠地飞出了道路,划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灰色轨迹,带走对这个浮世的最后眷恋。
    白加黑(不是用来治感冒的那玩意)最接近的应该是“灰”吧,导演用最相左的两个原色来传递一点冰冷,一丝寒意,一个灰色阴郁的天空,上面没有鸽子在飞翔。
      
    哈,我怎么突然就想起斯通的那部《U TURN》来了。故事一样发生在波澜不惊的小镇,但内心的暗战江湖都是那么地惨烈。厄运似乎总在你的前面,而转变的机会总是在你脚踵后面一工分,只能看着指间流沙,顺水行舟。
    是的,把这两部作品放一起看,你得到的将是两场视觉饕餮:《U TURN》艳的可怕,《缺席的人》纯的惊人。
    我没去想如果这部电影是彩色的会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拍电影和电影里面的故事在这点上是一致的:可以不动却不能掉头。如果《云上的日子》不是安东尼奥尼来拍,如果《阿甘正传》不是汉克斯来演?SHIT!
    艾德的律师在狱中对他说:你想的越多越不明白。艾德在死前说:或许我不明白的事其实我很清楚。——“这个世界太复杂。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越完美的东西越假。那越荒谬的东西越真实?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习惯于把女朋友的“好讨厌”理解为“好喜欢”。
    故事最后够荒谬够讽刺!艾德临死了,却有钱了(因为给众多媒体写自己的故事);“判”他死刑的最大元凶居然是另一个压根没露过脸的凶手!
    《辛德勒名单》最后好歹也有黑白中的一点红来象征着悲悯中的希望。但在科恩的镜头下,小人物的希望却实实在在地缺席了。
    用荒谬的过程来导出真实的结果。但面对这种生活中的真实的荒谬,你,笑的出来吗?
    艾德在背景虚化的死刑室里独白“我不知道地球的后面是什么,但我一点都不怕。”随之灰白一片,全片结束。
    光线黯淡意味着回味开始。还是想说说科恩独特的镜头语言。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多丽斯在镜子前,最先的视线是通过窄窄的门,缓缓向内移。你感觉的到艾德和多丽斯就像门两边的不同房间,不同世界,存在沟通的距离。没有出现艾德,但感觉得到他冷冷注视的目光和静静思索的灵魂。穿插的仰拍和俯拍加上他内心的独白,整个“生活在别处”的缺席的人。
    在比利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