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巴黎野玫瑰的凋零

2004-6-24 0:22  来源:近电影评 作者:于都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在一个R级镜头里,影片开始了。同时画外响起查格的旁白:我认识贝蒂有一周,我们每晚做爱,天气预报说暴风雨即将来临。第二十九分钟,贝蒂点燃的一把大火表明影片讲的是一个超逾常规、不循常理的故事(这个情节设计首先刺激了我)。在这样的故事里, 法律被宣布作废——放火可以不受惩罚,同样,杀人也可无妨(片尾贝蒂之死)。社会及其所代表的规则在艺术创作的虚拟空间里成了可笑的东西,想象天马行空般恣意横行——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


二年前,当我无意中借到这张碟——《贝蒂布鲁》(港译《巴黎野玫瑰》),我对它一无所知。而现在也只知它是1987年的法国片。影片讲的是贝蒂与查格的情爱故事。查格是一位作家,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小说能够发表,也不认为自己在写作上有了不得的才能,反而甘于打零工的平凡生活。一天,失去了工作的贝蒂来投奔查格,并在无意中发现查格原来是个作家。影片中贝蒂没能看见(她后来疯掉了)小说的出版,也许是因为实际上贝蒂并不在意这世俗的成功,表面上她似乎想获得这荣誉,其实她与世俗社会的紧张关系是先在的、无因的(童年的创伤?影片未做交代 )因而是无法逃避和化解的。然而影片并没有着力渲染世俗社会对她的戕害,而更多的是展示她性格里的偏执及其导致的悲剧。有这样一个说法:性格造成的悲剧与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其感染力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效果。据美国好莱钨的有关统计表明,知识分子对于前者总是更为倾心(这种悲剧早已注定的故事模式不知赚了他们多少眼泪),而后者显然拥有更广泛的人群(《泰坦尼克》即为典型例子)。贝蒂之死应属于性格悲剧。贝蒂总是这么倒霉:工作不如意、恋人事业不顺、怀孕失败做不成母亲。查格也承认她是他“所知最好的事物”,他愿意与社会妥协(意味着随遇而安从不抱怨)以换取与她厮守的片刻安宁,哪 怕从事最底层最粗重的工作。贝蒂认为“仰慕是爱的前提”,她无法与一个平庸、懦弱的男人相爱并且生活。她怒气冲冲打算一走了之,却发现厚厚一叠小说手稿,这发现令她不由对他另眼相看。于是她不但留了下来,而且,让小说发表、让查格从平庸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也成了她的神圣职责。她自告奋勇学习打字,一心期望小说能够出版。她固执地相信自己的直觉,尽管再三遇到挫折(甚至上门去挑衅、发泄,找那个有眼无珠的出版商算帐)。由于期望的一次次落空,她失望、烦闷。而查格显然属于怎样都可以活下去那一类,他反而显得安之若素。影片并没有强调他过人的才华和因被埋没的痛苦,故事因而高明地没有转向怀才不遇之俗套(如果查格果然是天才,那么贝蒂的愤世嫉俗也更容易理解,她的死也更令人同情,影片的主题就会发生偏移,成为一部三流的言情电影)。


平心而论,影片的情节过于松散,不够紧凑。所幸的是男女主角的表演十分出色,从而挽救了这部电影特别是贝蒂的扮演者,将角色的那种病态的偏执和歇斯底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配乐。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一处场景,查格弹奏着钢琴,贝蒂也走过去在另一架钢琴上调皮地弹出几个刺耳的和弦外音,而且,随着查格乐句的反复也同样固执地出现。似乎在暗示着二人命运的多桀;而在贝蒂生日一场戏里,这段音乐再次响起,仿佛是个不祥的预兆,果然,不久贝蒂就疯了。影片结尾,在电吉他的伴奏下,这一忧虑重重的主题反复奏响,象一曲无尽的挽歌,为影片最终定下了一个晦暗而荒谬的色调。


贝蒂起初与查格一样执着于性爱,将其作为一种缓冲压力发泄郁闷的手段。然而渐渐地,贝蒂开始对查格漠不关心起来(更谈何肉体狂欢)。她一会儿练瑜珈功,一会儿半夜起来发呆;或者只关心自己能否怀孕。一直以来因小说未能出版而产生的种种焦虑似乎已经烟消云散,她对查格的爱也渐渐如潮水般退去。而查格依然听从情感的惯性,一如往常地爱着贝蒂。直到贝蒂彻底失常,查格对她的这种爱更是演变为一种疾病,他不愿意贝蒂在病床上受苦,不愿意贝蒂这样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她两眼无神地躺在床上,已不认识查格,对他的声声呼唤充耳不闻)。我感到某种惊栗的伤感,当我看见查格身着紫红色连衣裙,在雨中神色仓惶地走来,他 刚刚乔装混进了医院,用枕头闷死了贝蒂——无疑这是一种最极端的美学表达,你甚至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太残酷,因为促使查格这样做的原因除了他对她痛彻骨髓的爱,还能找到别的原因吗?


对于查格而言,贝蒂是他的救星。正是贝蒂令他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义,所以查格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她呵护有加。例如尽量不让她看见退稿信(以免她失望伤心愤怒);为她的二十岁生日准备一份极其浪漫的礼物——他把她带到一处景色绝佳的地方,用手一挥,告诉她这是属于她的。我觉得其实这也许不过是查格的一个异想天开的玩笑,因为他不可能如此富有,但是,贝蒂显然十分喜欢和欣赏这个富有想象力的玩笑。然而,查格毕竟不可能真的照贝蒂所想的那样生活,贝蒂所反对的世俗生活在查格看来并不是那样可怕。贝蒂对查格说:“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去赌马,我不会在意,但不要做水电匠。”她不愿睡刚死的人睡过的床(查格则无所谓 ),不是因为晦气,而是暗示讨厌这种死人般陈腐的活法;在拆墙一场戏里,为了不挡住阳光和视线,查格挥着铁锤和汗水(而此时贝蒂就坐在近在咫尺的椅子上尖叫着躲避着飞溅而来的砖石),他自我感觉良好地问贝蒂自己象不象洛基电影里的史泰龙,贝蒂回答说不,象你正在写你的小说。这里,贝蒂认为拆墙与写作具有相同的涵义 ,二者都是表明一种对平庸的世俗生活的抵抗和超越。与那个平时总是忙于生计不停地干着各种杂活(而不是象个真正的作家那样坐在那儿进行创作)的查格相比,贝蒂觉得眼前的这个挥动着铁锤的查格多么生机勃勃。而她就坐在那儿,双手紧紧抓着身下的椅子(非常性感),在弥漫的尘土中,摇摆着躯体(似乎是她而不是墙在承受着撞击),见证着这个美妙的时刻,享受这拆毁过程中所展示的野性难驯的力量和刺激(影片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场戏中的性感成份加以渲染)。


贝蒂的怀孕失败更令她日趋疯狂。本来,作一名母亲是她与世俗生活和解的最后可能。也许,随着孩子的降生,贝蒂那不安份的心也会渐渐平和,而这也是查格所期待的(既然小说出版不了)。然而命运没有(说导演没有可能更准确)给她这个机会,所以查格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地走向疯狂,提心吊胆地等待着末日来临。


也许,早在第二十九分钟贝蒂点燃的那把大火就预示了她的不幸结局——在一个远景镜头里,木屋在熊熊燃烧( 一成不变的世俗生活会不会如她所愿将化为灰烬呢),浓烟滚滚,遮蔽了画面右侧向远方的地平线延伸的道路,二人愈行愈远的身影因而显得模糊难辨,音乐响起,正是那个象征着不祥和灾难的主题。所以,影片接下来不过是将贝蒂的毁灭过程一一展现而已。


贝蒂拒不接受甚至痛恨生活中凡琐和局限的一面,始终坚持追求人生的诗意和激情,正是她的这种彻底不妥协的姿态导致了她的疯狂和毁灭(比之查格的时常压抑自己——他面对水果店老板娘的极力挑逗不为所动,贝蒂敢做敢当,更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她的短短二十年的一生确有一种野玫瑰般的惊艳之美)。然而,这种决绝的态度却打动了查格的心,也拯救了他的人生。在影片末尾,我看见颇有意味的一幕:深夜,查格独坐桌前,只有一只通体纯白的猫陪伴一旁,它问查格(仿佛是贝蒂的灵魂在发问):“你在写作吗?”查格回答:“不,只在思考。”的确,在沉沦而偷生与抗争而毁灭之间,只有不间断地反思才是最重要的,而无论是写作还是干其它任何事,都应只是深深的思考之后的结果。卑琐的人生并不可怕,只要你不放弃思考的权利,因为你一旦思考了,你就开始了抗争。贝蒂死了,而查格的抗争才刚刚开始。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