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上海电影节设“传媒大奖” 请记者评选

2004-6-10 14:32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曾家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昨天,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电影节与央视电影频道合作,首次设立“CCTV6传媒大奖”,让参与电影节报道的新闻记者投票评选最佳电影。

  传媒大奖与金爵奖评选“最佳影片”不同,参选范围虽然也是角逐金爵奖的16部候选片,但它设置的是“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视听效果奖”。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表示,之所以设立这个传媒奖,是为了让上海电影节更加国际化,也更加符合国际A级电影节的标准。

  据悉,国际上的A级电影节除了专家评委的正式评奖外,大多都设置了新闻记者投票评选的奖项。许朋乐介绍:“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只有6人,记者却有550人左右。记者看电影的角度和观点是多样的,很可能他们最后的评选结果与专家评委的结果不一样,但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毕竟多样化是任何电影节都倡导的。”

  传媒大奖投票截止到6月12日,上海电影节办公室、电影频道和注册记者代表共同组成了监票小组。13日,最终的投票结果将公布。

  《校园规则》有望获奖

  昨天,3部参赛片《兄弟》《特玛拉》以及《玛利亚的忏悔》集中展映。不仅票房不好,观众的评价也不高。到目前为止,最先放映的《校园规则》呼声最高。

  芬兰的《兄弟》讲述两个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兄弟的故事,被评价为“手法幼稚而且沉闷”。匈牙利的《特玛拉》故作前卫,虽然形式方面很有些看头,但内核空洞。克罗地亚的《玛利亚的忏悔》放映后有两种评价。影片描述的是哈德神父和当地女伯爵的情感纠葛,有人认为该片可以和《红字》媲美,但更多的人表示拍摄得过于谨慎内敛———人物关系和情节极为平淡,以致让观众感觉到的依然是无休止的沉闷。

  相比较而言,先前放映的伊朗片《代价》和瑞典影片《校园规则》优势就比较明显。尤其是《校园规则》,这是一部讲述人自身尊严的影片,影片中流露出的那种成长、坚持与爱恋所要付出的代价,多次让人泪落无言。


相关链接: 文章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