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纪录片:《在民间的手艺人系列》

2004-6-6 11:04  来源:银海网 作者:佚名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一 狮虎面具
(编导 冯晓华 摄像 冯晓华)
当追溯某种文明的历史,尤其是歌舞、美术、手工艺的历史,保持着文化“原生状态”的云南总会让人不断的发现惊喜。本片通过对彝族撒尼人毕志光制作“狮虎面具”的纪录及面具在民间使用状态的纪录,讲述了面具所包涵的撒尼人文化背景及发展历史,展现了民间艺人精湛的手艺及独特的撒尼民间文化。

二 走近葫芦丝
(编导 王 芳 摄像 王军中)
你熟悉那段美丽的旋律吗?你了解这件乐器背后的故事吗?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带你走入民间,追寻葫芦丝久远、动人的乐音,如泣如诉的曲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娓娓道来……
本片没有把视觉单纯放在葫芦丝制作流程上,而是充分利用了电视“视听结合”的优势,反映了葫芦丝与傣族民间文化及民族个性的关系,节目风格清新明快,情节性较强。

三 1.银色季节、2.猫金福
(编导 杨瑾屏 摄像 秦 帆)
本片讲述了两位手艺人的故事。1.寸发标,鹤庆县新华村人,以制作“九龙壶”而闻名。本片纪叙了寸发标制作“九龙壶”的整个过程。2.猫金福,本片讲述了他学艺、制作“瓦猫”的故事。两个片子都通过工艺品带出了当地文化、习俗。

四 剪纸情缘
(编导 念东 摄像 赵大川 韩俊 秦帆)
张月仙是个73岁的老人,60年前,剪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开始走进她的生活,并从此承载着她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经历着世事的变化。本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色彩,通过真实再现等多种手法,叙说了老人人生经历中的剪纸情缘……

五 彩凤展翅
(编导 张寰东 摄像 张寰东)
700多年前,驰骋草原的北方汉子跨草原,渡丽水,收大理,来到了群山连绵的西南大地。他们策马扬鞭,威镇一方。然而,让人骄傲的辉煌却那么短暂,残酷的现实阻断了这些草原儿女的回乡之路,无以计数的人们隐姓埋名,改头换面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而兴蒙乡蒙古族同胞七百多年以来,面对历史的风云变幻,在通海坚守着祖先的传统。本片通过一位制作蒙古彩衣的老人,记述了云南通海蒙古人的生活情态。 

六 1.彩扎人生张德和、2.巧织云霞南景涛
(编导周卫平 摄像 周卫平)
本片讲述了两位手艺人的故事。1.张德和,一个个精美的小香包,一串串代表着美好祝福的小挂件,涵盖了一位生长、生活在大理剑川84岁的白族老人张德和的一生。2. 南景涛,一位出生在孟连娜允土司府的“公主”。儿时的耳濡目染,陶冶了南景涛的性情,也为后来的生计练就了傣族纺、织、染、绣的本领。如今75岁的南景涛仍然生活在娜允古镇里,编织着灿若云霞的傣锦,伴随她的仍然是吱吱的纺车声。

七 彝族刺绣、凤羽砚
(编导 李云亮 摄像 李云亮) 
本期讲述了楚雄州武定县万德乡的刺绣手艺人和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的砚台世家的两个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彝家刺绣的精彩和凤羽砚的文化气息。

八 鼓在傣家
(编导 韩 俊 摄像 韩 俊)
本片讲述了傣家的两种鼓1.光邦,盈江县支那乡的帕安然老人制作光邦的过程及支那乡人民对光邦的热爱。2.象脚鼓,盈江县姐冒乡弄勐村线波罕亮,从40岁开始学习制做象脚鼓。 本片通过介绍制作工序透出了傣家人的聪明、勤劳,对生活的热爱。

九 落幕
(编导 冯晓华 摄像 冯晓华 王 琨)
在腾冲县固东镇的刘家寨,还有一个以刘永周老人为首的皮影戏班。皮影戏是一个在中原几乎绝迹了的古老民间戏种。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手工皮影,今天只是孤独的停留在这班老艺人的手中,这个最后的皮影戏班面临着没有传人,资金困乏,观众凋零的现状,老艺人们不愿与现在商业运作同流合污的清高姿态与他们一生的执着形成对比。这些经典的民间传统文化何去何从,这是本片客观记录中留下的一个思绪……


相关链接: 杨瑾 包涵 大地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