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录片《百步街》
2004-5-31 10:16 来源:实践社 作者:黎小锋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苏州工作过几年。苏州是传说中的人间天堂,但给我留下情感印象的却是那些面临拆迁的穷街陋巷。紧挨我工作的地方,就有这么一条名叫“百步”的小街。我曾认真地用脚丈量过它的长度,按照七十五公分的步幅,这条街正好九十步。当然,如果换了一个人,比如说一个心情闲适的老人,可能就得走上百几十步了。
2000年5月,《姑苏晚报 》登出消息:百步街所在的四十四号街坊,已经被列入苏州市沧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拆迁日程,半年之后,这条小街的右半边将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被夷为平地。这则消息让我倍感失落。几年来,天天在这条小街上来来去去,百步街已在无形中纳入了我的生态范围,我已经习惯了拥塞的人群和噪杂的市声中那股“老苏州的味道”。与此同时,我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冲动:得动起来了,一定要记录下一点什么
无论是粉墙黛瓦的破败背景,还是那些老住户们熟悉的面孔和步态。
由于每天都在街尾的快餐店吃饭,我和小街上的几户人家比较熟。有时候我就将盒饭端到腿有残疾的周一明家里去吃。只要时间允许,我就帮他去买盒饭。他的邻居们对我也比较信任,有什么话都跟我说。在周一明家里我认识了89岁的孙老师,她总是在周一明义务给她捶背时嫌他手脚太重,而对于街道另一头的按摩医生李一贵,他们都有些不以为然。实际接触李医生以后,发现他每天给人按摩,很累,很辛苦,他却安之若素,有一段素材里,他一边给病人捶吹打打,一边却在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唱着京剧。苏州是个生活节奏很慢的城市,而这些老苏州人的性情也是那么慢悠悠的。和他们越熟悉,我越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即使头顶上有人在拆梁揭瓦,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方式,为鼻子前面的事情忙碌——而这件事未必就是拆迁。基于这个看法,我放弃了将拆迁作为主题的计划。在日常的生活之流中,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主题,而只有一个又一个露着千头万绪的截面 。
这个片子从2000年五月份断断续续拍到六月底,用的是专业的DVC-PROM。机器是我在一个电视制作单位有关人员的默许下,以作拍摄练习的名义拎出来的。机器很大,比较打眼,为避免有人说闲话,我一般都在中午或者晚上抽空拍摄——这种偷偷摸摸的拍摄活动,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素材比较零碎,很多地方缺乏对过程的完整记录。片子拍了约五百分钟后,我在七月初通过非编系统粗编了个37分钟的版本——出于试一试的心理,我没有采用解说词,而是利用被拍摄对象自己的话去衔接各种片段——这样也使我陷入一种尴尬局面:一些地方交代不清,而许多我较满意的片断根本编不进去。说句实在话,我着手做这个片子的初衷只是为了给一条行将消失的街留个纪念,而在拍摄和编辑的技巧方面,我只是个初学者。希望大家能够对我的习作提出切实的批评,使我以后在对这个片子的继续跟拍和重新编辑中能有真正的提高。
*实践社*
(作者是北师大艺术系研究生,实践社DV小组成员,本片曾在实践社DV小组首映)
2000年5月,《
无论是粉墙黛瓦的破败背景,还是那些老住户们熟悉的面孔和步态。
由于每天都在街尾的快餐店吃饭,我和小街上的几户人家比较熟。有时候我就将盒饭端到腿有残疾的周一明家里去吃。只要时间允许,我就帮他去买盒饭。他的邻居们对我也比较信任,有什么话都跟我说。在周一明家里我认识了89岁的孙老师,她总是在周一明义务给她捶背时嫌他手脚太重,而对于街道另一头的按摩医生李一贵,他们都有些不以为然。实际接触李医生以后,发现他每天给人按摩,很累,很辛苦,他却安之若素,有一段素材里,他一边给病人捶吹打打,一边却在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唱着京剧。苏州是个生活节奏很慢的城市,而这些老苏州人的性情也是那么慢悠悠的。和他们越熟悉,我越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即使头顶上有人在拆梁揭瓦,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方式,为鼻子前面的事情忙碌——而这件事未必就是拆迁。基于这个看法,我放弃了将拆迁作为主题的计划。在日常的生活之流中,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主题,而只有一个又一个露着千头万绪的截面 。
这个片子从2000年五月份断断续续拍到六月底,用的是专业的DVC-PROM。机器是我在一个电视制作单位有关人员的默许下,以作拍摄练习的名义拎出来的。机器很大,比较打眼,为避免有人说闲话,我一般都在中午或者晚上抽空拍摄——这种偷偷摸摸的拍摄活动,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素材比较零碎,很多地方缺乏对过程的完整记录。片子拍了约五百分钟后,我在七月初通过非编系统粗编了个37分钟的版本——出于试一试的心理,我没有采用解说词,而是利用被拍摄对象自己的话去衔接各种片段——这样也使我陷入一种尴尬局面:一些地方交代不清,而许多我较满意的片断根本编不进去。说句实在话,我着手做这个片子的初衷只是为了给一条行将消失的街留个纪念,而在拍摄和编辑的技巧方面,我只是个初学者。希望大家能够对我的习作提出切实的批评,使我以后在对这个片子的继续跟拍和重新编辑中能有真正的提高。
*实践社*
(作者是北师大艺术系研究生,实践社DV小组成员,本片曾在实践社DV小组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