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流行在屏幕上的救世主(1):关于美国电视剧

2004-5-26 11:30  来源:Fanhall.com 作者:萧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早在20世纪80年代,舶来的美国电视剧已经在中国大陆火了一把;《成长的烦恼》、《加里森敢死队》、火星叔叔马丁》等经典美剧陪伴着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一起成长。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美剧再次飘洋过海风行中国,欲与火暴荧屏的韩剧一较高下;兄弟连》、《24小时》、《欲望城市》等美剧精品来势凶猛,一路过关斩将攻城掠地,或通过电视屏幕或通过音像制品,已经深入民间深得民心。


但是,当我们也飘洋过海到美国本土领略了美国电视剧在国内大本营的全方位深入影响后,我们才知道美剧在中国只是牛刀小试。在美国,电视剧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完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电视剧,美国人将手足无措,他们的生活将彻底失衡。电视剧在美国人生活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许没有人这么说,因为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是在不知觉中完成的。一个电视剧可以在这块土地上永垂不朽,如果没有上帝,人们也要自己创造一个——电视剧就是美国人自己创造的上帝,是流行在屏幕上的救世主——美国人在这里得到了他们赖以生活的一切。 


形态关照:美国人的休闲万花筒


 


与中国一样,电视剧也是美国电视节目超市中的主打产品,分据了各大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吸引着亿万眼球。如今的观众对节目的要求近乎苛刻,据守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更是高处不胜寒。受众要求和激烈竞争迫使电视剧创作者们天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遵循基本收视规则和商业规则的基础上,绞尽脑汁不断创新,在各种创作形态因素上狠下功夫,以求让美国人的这座巨型休闲万花筒如自由女神般永远屹立不倒。


 


1、题材策略:小人物贴近和大题材间离。


 


美国电视剧在题材选取上采取两极化策略:一极是表现日常小人物、最大程度地贴近平民生活的低端小题材;另一极是表现非常态环境中的英雄人物、以间离手段营造神秘和刺激的高端大题材。


 


小题材如成长的烦恼》、《老友记》、《急诊室的故事》。剧中主人公多是如我们般的小人物,经历的也是些我们都要面对的日常小事件。如《老友记》中,主人公或是跑龙套的或餐馆厨师,他们也有如虚荣如懦弱这样的性格缺点,而正是这些缺点支撑起全剧无数个笑点。


 


这是一种平民化策略,生存基点是题材本身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观众在品味这种贴近时,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生活与剧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和性格相对应。这恰恰符合了审美的基本原理,即人类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的正是体现在审美对象中的人类本质力量和生命形象之美。


 


大题材如《兄弟连》、《24小时》、《白宫群英》、《犯罪现场》。在这些有关重大历史、政治内幕、警匪对抗、恐怖犯罪,甚至如高端科技、宇宙奥秘这样的科幻题材中,从人物到环境、从事件情节到矛盾冲突都是远离现实生活的。剧中一切是我们在日常中所不可遇不可感不可体验的。我们在窥视欲和好奇心的支配下就更想去体验,这类题材的电视剧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虚拟体验的途径。通过观看它们,人们在心理上得到各种刺激和满足。这正是题材间离策略要达到的效果,也是这类电视剧存在的理由。


 


另外,美国电视剧在题材选取上的与时俱进是不可不谈的一大策略。


 


先举个例子:9•11事件。恐怖袭击发生后仅一个多月,NBC就在它的黄金档系列片《第三保卫》中率先把9•11事件揉进剧情,我们看到了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消防局门外摆满了蜡烛和鲜花;消防员走过一片狼藉的城市。接着,ABC也不甘示弱地将它的王牌电视剧《纽约警探之兰色出击》与9•11挂钩起来,甚至请来一位在9•11事件中幸存的消防队员。还有,9•11后的《24小时》也开始对恐怖袭击和伊拉克战争进行影射和描绘。


 


这种题材选取上的与时俱进策略是营造剧情亮点创造收视率的一大法宝。用各种方式将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时事糅合到剧情中进行描述、影射和思考,这为电视剧和现实世界找到一个对应和互动的接口,这是观众所愿意接受并愿意关注的。时事可以是国际的或国内的,可以是社会的或政治的,可以是科技的或情感的,可以是一场战争、一次罢工,可以是经济危机、政府丑闻,可以是人类的太空旅行,可以是戴安娜王妃之死,只要是人们关注的。


 


2、叙事策略:剧情为王和杯中风暴式冲突。


 


在好莱坞电影、各种小说和其它电视节目形态的竞争和挤压下,美国电视剧仍能如日中天稳立于不败之地,电视媒体的绝对优势和电视剧本身的形态和经营优势是主要原因。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美剧对剧情编织的极度重视。剧情为王,这是美剧的一大生存策略。


 


剧情的两翼是悬念和冲突,剧情为王正体现于对悬念和冲突的精心设置。小人物小题材靠提炼大量细节化的悬念和冲突来营造兴趣点。对于那些似乎都能拍成好莱坞大片的大题材,美剧采取与好莱坞大片完全不同的策略:并不刻意强化大题材的大场面大动作以营造视觉奇观,而是重点打造剧情的悬念和冲突,以剧情取胜;这正符合了电视的技术特点,避开了电视相对于电影的技术劣势。


 


如《黑道家族》中,借写黑道是非,却写出普通家庭的琐碎烦恼。但将这些小冲突糅合到关于黑道的情节当中,一切变得诡异、生动而有趣。这样,没有了好莱坞大片的枪战与追逐,取而代之的却是对现实和生活的思考。


 


剧情为王体现在叙事策略上,表现为戏剧性的杯中风暴式冲突。如情景喜剧每集一般有30多个笑点,平均每半分钟到一分钟就有一个。大题材电视剧则往往是给主人公一个目的,如救人,于是将他置于极度的危急情境之中,然后开始设置重重障碍来阻止主人公达到目的。而主人公能否突破每一重障碍,如何解决每一重危机则形成层层悬念。在这种冲突和悬念的积累和前进中,观众的情绪一直在波浪式上扬。当冲突、悬念和观众的情绪都积累到饱和状态时,一集的高潮到来,本集的总冲突和总悬念得到解决。但每集结束前都会有下一冲突和悬念的暗示和提示,观众在心理释放过后又欲罢不能。


 


如《24小时》中,所有的危机都集中于一天,时间的压迫感带起急促的氛围。然后一个又一个悬念出现,一个又一个悬念解开,解开的同时引发出新的悬念。在危机和悬念的磁场中,我们无法判定剧中人物的是非好坏,只有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本集危机基本化解,但临了杰克的妻子被杀,更多的谜团出现。


 


历经半个多世纪,美国各种类型的电视剧基本形成自己的叙事模式。电视电影用2个小时完成一个故事,基本采用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策略。其它各类型电视剧则通常每集单独讲述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甚至每集都有一个小标题。但在同一剧集中,是有大线索贯穿始终的,人物性格也按一定的轨迹发展。还有,各集的叙事模式是相同的。如线索设置,要么单线叙述,要么多线并进,每集都应一致。这样观众即使是中途观看也容易进入剧情。如《24小时》中,每集都有四条叙事线::杰克、CTU小组、杰克的家人和大卫帕尔默,它们或交叉或并行,而且不时以多画面的形式出现以显示事件的同步性。


 


但长久的模式化毕竟另人腻烦,尤其是长期播出的主打剧。于是,到上世纪90年代,美剧启用了弹性叙事策略。这是一个开放的叙事体系,剧作队伍可以或根据剧情需要或根据观众反馈随时调整叙事策略,甚至可以在剧情中找个借口重新安排各主人公的戏份。显然地,弹性叙事策略极大地拓展了美剧的叙事空间。


 


3、主题策略:大美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很少有“宣传”一说,甚至忌讳这样的字眼;但是白宫的意识形态总要推向大众,各种传播媒介理所当然被赋予意识形态传播这一功能,对内维持人民与政府的一致性,对外进行文化侵略。不说“宣传”只为掩人耳目,意识形态只是被很好地隐藏起来,传播于不知觉中。好莱坞电影如此,美国电视剧也不例外,在它们身上,用美国价值标准建构起来的“大美国主义”意识形态一直就不曾离开。


 


热播全球的《兄弟连》就是如此美剧的典型代表。其中虽也有人性在战争中的扭曲这样的人文思考,但更多的笔墨用来塑造英雄的美国官兵,用来塑造美国政府的正义和英明,用来宣读“美国必胜”的口号和信念。它实际上讲述着一个只属于美国和美国人的战争神话,美国本身就是这个神话中的救世主,他们永远代表着正义和胜利。这就是美剧中的“大美国主义”。


 


当然,只有“大美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主题是无法支撑起一切电视剧的。应该还有对美好情感的歌颂、对生命尊严的尊重等等。而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剧的又一大主题策略。


 


当今是一个犬儒主义时代,英雄主义渐离我们远去,彻底物质化了的美国更是如此。失去信仰的人们于是心理失衡,精神无所寄托,甚至开始恐慌。这时,电视剧成了人们的上帝,不只是帮你度过无聊的日子,更在于它重新塑造了个人英雄主义。如《24小时》中的杰克,他无所不能,果断、坚强而不失潇洒,总能在24小时内解决一切危难;他是个天生的杀手,却也是个慈祥的父亲。这就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在美国这块消费主义盛行、个人意义消解的土地上,这样的英雄实际上已经在人们心中代替了救世主的位置。


 


相关链接: 大地 戴安娜 天天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