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几部台湾2002“在地实验”短片

2004-5-25 10:38  来源:在地实验网路电视台 作者:在地实验网路电视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摇曳身肢 火鼓喧天
    
    八月华山火鼓祭
    
    【2002.8.21在地实验讯】传说古代部落巫师在洞穴中击鼓,持续不间断数小时,回音缭绕,开始进入神游状态,遂能眼见千里之遥,行遍万里之远,即所谓灵魂出窍之说。姑不论科学论证(虽然科学至今仍无法对心灵状态真正论证出什么),击鼓营火一直是人最古老最原始的仪式庆典方式,随著鼓声任肢体尽情摆动,在山林里,赤裸足踝,歌舞吟唱,试图打开人神交会的接口。除却偶像崇拜,只有树木花草和泥土,酒神戴奥尼西斯式的狂放启迪,进入天人合一狂喜境界,正是人寻就自我最纯粹本质的一连串过程。
    
    华山八月中旬开始,为期两个周末、一连四场的火鼓祭,由「身声演绎社」主办,便是以这样的发想企图在城市里营造出一个部落,参与的、舞动的、玩乐的,很简单,这里没有表演者也没有观众,每个人都可以两袖清风来也可以自带鼓具随意敲打,当然你想静坐地上只任感官触及营火烈焰的热力和咚咚鼓声的撼动,也不会有人干涉你,或躺或卧,或走或跃,或狂叫,随机选个自在的姿态,不罗唆。别于以往的火鼓,这次没有隔开的电音驰放区,而是整体进驻四连栋内,并融合迷宫和投影装置。石块堆叠出一圈圈的迷宫,一人的行走空间里,对立于热焰火鼓的是冷静的『行走冥想』,从外在的、纷扰的具象世界渐渐从行走迷宫的路径来通过种种疑惑反思,最后净化而至中心圆--真正自我的部分。动静之间皆见禅意。
    
    城市人如何拥有自我空间,如何花点时间静下来仔细瞧瞧自己、瞧瞧真实的生活样貌,进而释放原始能量?也许并不是城市让我们迷失,而是那潜藏内心的桎梏。
    
    记忆犹新个把月前,火鼓被不是想太多就是从来不想的主流媒体炒的乌烟瘴气似的,然而却一点也不见任何影响,身声觉得不想也没必要作出回应,只要大家好好玩,have fun!
    
    ( 塞抠米拉台北报导)
    
    
    王福瑞新作《潜行者
    
    ─浸淫资讯之流的变奏曲
    
    【2002.8.7在地实验讯】身处于现代化的的科技社会之中,周遭充斥著大量的讯息与符号。在有意无意之间,我们自己也生产出一些讯息与符号,再投掷回这个全体现代化人种共生的资讯洪流中。而这不仅仅只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工具性手段,或许它也即将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情调,我们最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这个事实。
    
    王福瑞的最新创作《潜行者》预告了这个时代的远景。不断的传送与接收的大量讯息,在偶发干扰与中断的动作之间,渐渐脱离了人类工具的地位,形成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尽快演化成具有资讯价值的个体,以免被远方的系统管理员从记忆体中删除。
    
    作者希望在这个未知通道里,带引观众的身体与心灵进入一个精神游荡的旅程。一进展场,现场回汤著迷离的声响,以电视杂讯、水波等素材构成的基底影像,无尽头似的在管子的深处不断播放著。走入其中之后,即时撷取观众的影像,经过电脑处理后加入作品之中,让原本旁观者的身分变为责无旁贷的同谋之一,而变形虫似的身影正是我们在身处其中的尴尬形象。同时,由动作感应器所控制,以乱数播出的干扰画面,也将如梦境般的日常生活实景,断断续续的加入眼前数位化的画面之中。这三种原素构成《潜行者》的基本画面,在晦暗的空间里,凝塑一种异样的氛围,散发出冷漠的空气。
    
    《潜行者》是一个标准的乐观作品,作者想让观众在日常生活的资讯符号中,开发出自己潜在的想像能力,如果能达到理想的共生关系,我们必然能在骤变的机械化生活中,找到纯净如新的灵魂。
    
    ( 张赐福台北报导)
    
    
    
    [T]art 系列作品之一《零度波动
    
    ─阿福的异想世界
    
    【2002.7.19在地实验讯】张赐福(阿福)的作品─《零度波动》,是一档结合影音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展。观者通过长长的圆形通道,透过一个洋娃娃认真、无意义的眼神,可看到时间与空间由无到有的演变过程。作品展出的时间:2002.7.12~2002.7.26。
    
    [T]art 系列作品,强调无复杂意义的创作理念。藉由《零度波动》,阿福想在短暂时间找出异于寻常的气氛。随著音乐鼓动的彩色波纹,可解释是洋娃娃眼里看到的,也可以是透过洋娃娃眼里看到的宇宙观。在这个宇宙里,道德、知识、人际关系都不存在;无法触摸,充满著未知的能量;是只有声音跟色彩的世界。
    
    这几年偶尔可见艺术创作者使用洋娃娃做为创作媒材,或是成为电视广告里常见的符号。常常突显的是对色情文化的批评,或是作为儿童或童年的符号隐喻。这样的符号运用,已使观者因习惯而容易理解,显得缺乏创意,或是太容易理解而失去符号运用的趣味性。但阿福对于洋娃娃的符号的运用,有别于我们习惯接受的符号解读,只是单纯地想显示一个纯真,不具任何社会性的特徵。阿福说,这样的角色设定并不是要批评任何议题,洋娃娃可能比较接近是一个「女神」,纯真而无瑕。而透过洋娃娃的观点看到的世界,也符合阿福设定或期许的宇宙观。
    
    影像创作,常常是立即观后即可判断;相对于声音的制作,声音工作者以往得花费庞大的资金购买监听仪器,监听仪器可以将声音的频率、能量转换成可以由眼睛看得到的波形。所幸这几年配合电脑设备的进步,市场上已有不少的监听软体出现。阿福的影像设计,彩色水波纹是配合声音的节奏,经电脑运算之后产生同步变化,这样的影像制作原理跟监听软体有异取同工之妙。在台湾长期以来,观众长期受到电视字幕的影响,对于声音的观察能力被大大的消磨。阿福这几年也进行声音的创作,对于声音敏锐的观察,也可以在他的影像作品里感受得到。
    
    在地实验于20002.7.12~2002.10.25举行近四个月的系列装置展 [T]art,由黄文浩、张赐福、王福瑞、顾世勇、蔡海如五位艺术家共同创作,《零度波动》是。 [T]art 想表现的是泛延展性的数位环境下,基本概念跟美术史或美术批评无关,期望可以找寻得到全新的感受;有别于传统艺术,随著新技术的开发,开发新的美学形式与创意。
    
    (咸阿伟台北报导)
    
    
    
    黄文浩新作《Hua-Hiu
    
    行走于都市中的失神状态
    
    【2002.6.18在地实验讯】「旅程永恒的前进,我们只是跟随。跟随一个Hua不回的失神状态……」    
    
    在地实验〔媒体实验室〕5月15日再度推出新作,《Hua-Hiu》,为实验室成员黄文浩2002年最新的影音作品。该展以〔媒体实验室〕致力的影音互动创作为软体,结合一蓝色透明的大型甬道,为在地实验近年来少见的大型装置展出,因此虽宣传低调,仍吸引了一些艺术家及艺评人前往观展。
    
    直径260公分,长为十公尺的巨型半透明蓝色甬道摆置在在地实验的公寓展场内,几乎塞满了整整20坪的空间。前方后投银幕投射出一名裸体男子规律持续的横向走动,而背景是恍恍惚惚的台北街景。当观众大声喊叫,影像中的男子便即刻「分身」,三原色的重复影像鬼魅般前后吸著于「本尊」身上,男子持续前行,直到另一声呼喊,走动的男子才恢复正常影像。对于这个「呼喊」-「分身」的作品,艺术家黄文浩笑称:「这代表著一个凡人的心情,永远处于一种忽明忽灭的状态,不能恒常处于清醒,需要一声Hua-Hiu,而后内在的自己才会醒来,但只有片刻,又回到尘世的状态。」
    
    《Hua-Hiu》中漫漫前行的裸体男子其实反映著身处城市的艺术家的内心缩影。黄文浩解释作品的形成,「城市才有这样的矛盾。裸体男子若是漫步在乡间,就是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下,这个作品也就不成立了。」影像中的背景律动速率较男子缓慢许多,不同速度的人/背景同向挪移,使影像呈现出奇异的不协调感。正常影像的慢格在视觉上会引起恍惚的感觉,这也呈现了艺术家身处城市的真实感受;不协调/恍惚。
    该展中的蓝色巨型甬道是在地实验〔媒体实验室〕发展中的 [T]art 之部分。〔媒体实验室〕以甬道为系列影音作品的舞台,是取其可以无限延长,成为无穷过道;或横向切片,凝住当下的载体特色。对艺术创作者而言,「管状物」暗喻了资讯时代中的传输物质,提供无尽奔流的讯息一个物质载体,人进入其中,也彷佛踏入了无止尽的旅程。
    或如艺评黄海鸣所写;《Hua-Hiu》中的甬道,容易联想到现代社会被刻意隔离的人造空间,高速公路、漫长的机场甬道等,人在其中会自然感受到突兀的疏离。诚然,资讯时代中人与资讯的交通创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定义,人在全然疏离、人造的状态下流动,实体空间不在,对艺术家而言,反而是一种全新,甚至是愉悦的可能。
    
    在发展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黄文浩坦承,技术有时反过来决定了表现的形式。然而,在地实验〔媒体实验室〕特殊的工作模式下,集合成员王福瑞、黄文浩、张赐福、顾世勇的专长及技术,在集体合作模式下共同创作,解决发展困境,也是新的尝试。
    
    特别必须一提的是:2002年在地实验的主要展出计划是 [T]art ,而《Hua-Hiu》正是这项计划的先声。这条其实是为 [T]art 这个年度计划而定制的蓝色甬道,将成为系列作品的共同舞台,装置不同内容的影音作品。2002年7月15日起,由黄文浩、顾世勇、王福瑞、黄文浩、张赐福与蔡海如等人参与的 [T]art 系列展,即将于在地实验作为期三个月的接力展出,届时可前往参观。
    
    (郑美雅台北报导)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