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周星:呼唤真实的电影批评

2004-5-7 10:42  来源:Fanhall.com 作者:周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新世纪中国电影发展的诸多问题固然和理论状况相联系,但应当说理论的缺乏和电影批评的薄弱是相互一体的,对中国电影新世纪的发展思考也应当涉及电影批评。


  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容易看到电影创作的许多不如意状况,却常常忽略电影批评的缺失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中国电影的转型期原本需要批评作为提醒和航向拨正的辅助,然而,随着创作问题的增多,批评的冷落和对批评的无动于衷却与日俱增。原本为了扶助日益艰难的国产片的初衷而容忍不足的良善心肠,逐渐演变为一味的歌功颂德,批评更遇到一些主导宣传类影片必须退避三舍的尴尬处境,批评功能日渐丧失。举目望去,批评缺失,导致正当的赞颂也难以叫人相信,这是电影批评的危机所在。没有批评的艺术创作是难得有进展的可能,可惜,我们看到到底还有多少常态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批评出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批评的状态其实是21世纪中国电影兴衰的一种标示。


  关于电影批评的性质。一般谈论的电影批评,是所谓和电影理论、电影史相并置的电影学范畴,在这一传统分类中,电影批评区别于前者纯理论的针对现实性,和明显不同于后者创作流变史述的分析色彩,构成它的特定界限。如此来看,电影批评的所以存在是因其具有独立价值,即电影批评就是对电影作品或实际创作现象分析评判以揭示普遍性法则的实际活动。显然,电影批评的最显著特点是理论对现实实际创作的理性评判,是学术色彩和大众要求的结合。严格而论,没有理论提升的就事论事的观后感和不注意评判具体对象的理论阐释,是应当划入欣赏或其他类型而不应当冠以“电影批评”,这时的电影批评是狭义的。但实际上,电影批评又是涵盖更大外延的术语,比较犀利的狭义的批评性文本和一般性的影评都包括在其中。如今谈论的“电影批评”显然是宽泛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看到狭义的电影批评日渐减少,而通俗化的影评占据主角的现状。现代中国电影的批评包括了报刊、杂志的文字批评,电视媒介的谈话批评和网络的互动式研讨批评等形式,以及众多的观后感研讨会等批评形式。


  讨论新世纪的电影批评话题时,不能不看到它和时世迁变的密切关系。粗粗梳理20年来纯正电影批评所走过的阶段,不难看到其中的变化轨迹:一为70年代末期,是电影批评的政治批评时期,较为明显的时代反拨和政治内容探讨带着那一时期迫不及待的印痕,艺术批评的习惯还有待建立。到了80年代前期是社会批评阶段,伴随社会轰轰烈烈的变革气息,电影的现实主义回归与纪实美学思潮的确立,使得电影批评的社会针对性空前明确,艺术批评的规范已见端倪,诸如《天云山传奇》、《乡音》、《人生》等的社会反响和与之相连的电影学术批评~电影社会评论并驾齐驱,电影批评的社会化已见效果。及至80年代中期的文化批评是理论化比较明显的时期,各种西方艺术理论的兼收并蓄,交杂着传统和新潮的观念,使第五代冲击带来的文化追索和影像美学艺术追求成为电影批评的主要支撑。这是一个电影批评的繁荣时期,不同观念的交锋,学说的碰撞,导致批评话语的多样化。而在80年代后期延至90年代初期,是社会文化批评的时期,意识形态准则对于批评的要求特别强烈,时世的限制使文化分析让位,社会功利要求不可避免。至于90年代中期以后,批评的分化非常明显,一方面,群众影评较为兴盛,全国范围的影评成为调动观影者积极性的有效契机,歌颂的主调不言而喻,批评转化为单一的鼓励;另一方面,专业批评趋势疲软,趋近群众影评的走向抹杀了专业批评的价值,同时,市场(媒介)文化批评渐成时尚,电影批评的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众语喧哗的状态。批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艺术批评了。


  批评原本无所谓范围,但这里发生的问题主要是批评的理论支撑在泛众化的时代缺乏力度。冷静观察上述电影批评的变迁,可以发现,愈到世纪之交,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层次:一是专业化的批评,注重学理标尺,评判重于感情,对现实的关照趋向淡漠;二是爱好者的感触式影评,零散感触多于剖析,这一类批评文字较为兴盛。专业化的批评多为专业操作式,理论色彩浓,主要在专业杂志和专业研讨会上呈现,较为严肃死板。而且,这一类文章的辨析常常是拘泥于理论框架,西方理论话语的充斥明显,对现实的隔绝也难以避免。爱好者的感触式影评则为业余兴趣式,感情爱憎一目了然,生活实感强,理论色彩较淡,文风鲜活但形式简单。此外是日渐风行的各种媒介介绍,有的宣传大于分析,不由自主的炒作夹杂在影评中,被人诟病的也主要在此。可见,现在的电影批评已远不是一言以蔽之的单纯形态,时代文化的嘈杂形态都折射其里,世俗要求夹杂其中,宣传味道更加明显,功利评价显而易见。特别是由于批评背景的复杂化,原有的理论标尺(不认可娱乐规则的艺术理论)有些失范。于是,谈论建设21世纪的电影批评必须立足于现今分化的不同层面,就是自然不过的了。


  电影批评面向现实是毋庸置疑的,但现今的批评受到冷落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除了时代社会背景的复杂化外,电影创作的市场化也使得电影批评发生了述说对象的变化。批评性质的部分转向相当明显。从理论上说,电影批评应当有助于创作者,但实际上批评未必有助于当今的创作,因为缺少适用于鼓动出资人拍电影的功利理论,也没有谁从批评话语中领悟到创作的妙方。这里的问题是批评的价值体现如何,没有切中时弊的批评和针对创作实际的犀利剖析,批评只是温吞水的摸棱两可的东西,也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创作者看影评,更多是要收受赞词,获得心理满足,所以吹捧影片的迅猛增长更强化了对批评淡漠的认识。批评对专业人士的吸引力也很弱,顾虑重重的批评没有理论的锐气,变相沦落,真实性值得怀疑。而电影不景气状态对于批评的吸引力也的确不大,批评的激发点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换一角度来看,潜心高深研究,偶尔涂鸦影评的理论家似乎也对他人影评不感冒,写者归写,他写者未必关注倒是常态。批评的尴尬导致这一品类的削弱。倒是电影爱好观众喜爱分析性强的影评,通过别人点评弥补自己欣赏的不足,所以适当深度的批评对这一类读者群有益。但不能不承认,现今一般观众对影评的期待更多是获取信息,批评的概括提升并非所急。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批评实际更多等同于影片观感评价,价值的失衡显而易见。


  新世纪的电影批评所处的状态,逼使我们研究如何建设适应新形势,尤其是进入WTO后的理论批评。电影批评的兴盛将是与中国电影兴盛相互联系的。有一点肯定无疑,即只要电影存在一天,电影批评就仍将存在发展,而尽管有多种媒体的竞争,但电影这一独特的艺术还将继续发展。


  于是有效的电影批评需要明确如下的几个问题:认清批评的有效途径,明确理论的对象化,区分批评的层次化,加强批评的个性化,引导批评的审美化。首先,认清批评的有效途径。90年代的电影批评在传播途径上大大改变,传统的通过专业刊物刊发比较纯正的电影批评文章继续存在,更多的时尚小报、出产频率迅捷的快报、晚报、电视、电台、影院橱窗等都把对电影的宣传、影评纳入自己的传播范畴,而研讨会的时兴也是批评的一种形式。更主要的是“媒介批评”的概念油然而生,网上肆无忌惮的批评更成为青年人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这一切改变着传统意义的电影批评,催生着新生的对电影的宣传评判和多元化口吻的批评。其次,明确理论的对象化。文化人理论传统和心比天高的傲性容易一概贬斥时潮,所以有些理论家先天拒斥百姓娱乐的作品(如喜剧),造就了批评与大众心性距离。批评理论对象化就是指在保持专业电影批评的学术品位时,应当更多兼顾现实,眼光要顾及批评对象的特殊背景,把媒介批评纳入视野,“屈尊”研究大众喜好的规律和时尚,使批评更为务实和有效。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疏离不应当成为中国电影批评的走向。再次,区分批评的层次化。理解批评宽泛的需要,对理论提供实践分析的批评主要针对学术研究,学理成分应当深厚,理论构架的使用应当讲究;对创作界的批评则需要宏观和微观结合,理论指导必不可少,因为创作者需要聍听指教,走正航道,但细致的分析批评是决不可少的,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无助于创作思考,自然也没必要引起关注。还有,加强批评的个性化。电影批评文章要使人爱读耐读,加强批评的个性化就必不可少。好的批评文章不在于高深莫辨,而应当深入浅出,文采飞扬。犀利剖析也好,条分缕析也罢,更多的显露评论者的个性色彩,对于接受者来说会增强阅读的兴趣。在套路化明显的现实目前,批评的个性是打破僵化和创造新鲜风气的必要,艺术批评没有个性等于没有生命力。最后,引导批评的审美化。大众文化背景中的电影批评早已多元分化,媒介批评常唱主角,群众参与影评也更为主动,无论是专家的电影批评还是百姓爱好者的影评,都有应当有审美化的要求。对群众影评的审美要求需要引导,关键是专家的文章有时常显急就章架势,敷衍随意,架构和文采都可能欠缺,没有大家手笔,这对提升影评的质量没有好处。加强审美批评可能是当前提升批评最为切中时弊的可行之举。

  批评是一门艺术,更是电影艺术存在发展的必须条件,真实,是电影批评最为重要的性质,呼唤中国电影的真实批评,是艺术的需要也是批评自身存在的需要。当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考验面前闯关前行时,电影批评一定是护驾的好伴侣。


相关链接: 人生 文章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