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译制片不会被赶出市场
版权声明:网易娱乐授权Fanhall.com转载本文。本文版权为原作者与网易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就在2004北京译制片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老师——徐燕,此次她将在研讨会作精彩发言,讨论译制片的配音艺术。
徐燕担任导演系、表演系和高职配音班的老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在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后期配音、外国电影、电视剧的译制工作与国内广播剧的播音工作中进行创作实践。导演译制片34部,参加配音的电影、电视剧达3000多部(集)。尤其是在外国影片的译制工作中,多次获得国内各种奖项。
获得“飞天”最佳译制片奖的有:《
任导演获得“金鸡”最佳译制片奖的有:《
“华表”奖:《
徐燕老师在采访过程中,谈笑风生,为人亲和,在谈到配音的时候更是充满活力,记者就如下问题和徐老师进行了探讨。
记者:现在中国译制片事业并不景气,特别是配音这方面,观众的不满越来越多,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徐燕:目前中国的配音质量参差不齐,较早起步的是上海译制片厂和长春译制片厂,而北京则起步较晚,一部片子做出来包括很多方面,除了配音,还有编译了,剧本了,导演了。现在有一些译制片做得不够专业,扰乱了整个译制片业的市场,这是个态度问题,当然也有能力的问题。不过,北京的译制同仁也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大家如果都想着争创精品,做出来的片子一定会受大家欢迎。我们已有不少先例,比如前一段时间中央八套的韩国电视连续剧《
记者:有很多观众反映,一些配音和原音差距很大,比如原音是沙哑的,而在译制片中却变成了洪亮而有力的,比如《
徐燕:怎么说这个问题呢,这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在我们现有的配音队伍里,找不到具有这种沙哑的声音的配音演员,就是说配音队伍缺缺少部分类型。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现在配音队伍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大家能记住的都是一批老配音演员,可以说配音队伍处在老年化状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究竟由谁来配音并不有我们的译制导演来决定,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