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香港金像奖:微澜之后依然是微澜

2004-4-5 19:37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风眠夜语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4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晚会较之于2003年或许多一些明媚和坦然,但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没有了非典给人们带来发自心灵深处的恐惧,也没有了大明星的猝死给我们带来的震惊和惋惜。较之于去年的这个时候,香港电影虽然有了些许的进步,这一点进步也已经能够让香港的电影人带着明媚的微笑,用坦然的心情度过这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的盛典之夜,然而事实上,电影本身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惊喜,微澜之后依然是微澜。

  其实香港电影真的已经到了近20年来的最尴尬的时候。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地产的繁荣和经济的腾飞,电影工业也达到了香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单单从票房上计算,这一时期的总票房竟然累计到10亿港元,单部影片票房打破历史纪录如囊中取物,而且逾越千万大关的票房大片每年往往也会有40部之多,像周星驰、李连杰、成龙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4000万港元大关。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香港“东方好莱坞”的光环成为世界电影一道最独特最靓丽的风景线。

  然而电影作为文化形态毕竟受到经济的制约,随着上世纪90年代香港经济的持续低迷,香港电影也江河日下。随着吴宇森、周润发、成龙和李连杰等巨星远走好莱坞,香港电影不仅票房衰微得几乎让投资商血本无归,而且影片类型空间迅速萎缩,功利思想甚嚣尘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作为上世纪80年代掀起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巅峰的古装武侠片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几近消失(大导演如杜琪峰竟然从1994年后再也没有染指过这一类型的电影),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快餐一样的蛊惑仔电影和炮制美国形式的“特技+漫画”模式的低成本制作。1996年的银河映像的问世给香港电影吹进一丝清风,其主导的黑色电影尽管在编剧、导演手法上细微到极致,但是弥漫的宿命观和对旧理念颠覆之彻底,使每一个观众看到后如鲠在喉,心情更为郁闷。观众没有了初识《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时的热血豪迈,也没有了《笑傲江湖》及《黄飞鸿》的飘逸纵横,甚至连看无厘头大师周星驰的电影也是在笑与哭的煎熬中徘徊。

  1999年应该是香港电影打破沉寂泛起微澜的一年。在这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杜琪峰凭借《暗战》和《枪火》两部精心打造的轻松流畅的电影小品终于圆了金牌导演的梦想,演了近百部电影的刘德华终于脱胎换骨成功问鼎影帝。但2000年的电影沦为了好莱坞的《卧虎藏龙》的天下。2001年是周星驰凭借水准一般的《少林足球》赚的6000万破纪录的票房,为了感谢对香港电影票房的重大贡献,在那年的金像奖《少林足球》单骑绝尘,把其他流于庸俗的电影远远抛下。但是香港毕竟只有一个周星驰,中国足球也不是年年能够“出线”,在随之而来的2002年中,香港电影就一直生活在鬼气森森的恐怖片中,通过刺激观众的低级感官来赢得票房,刚刚泛起涟漪的香港电影又归于沉寂。

  到了2002年年底《无间道》一石击水,才给香港电影注入一针强心剂。扎实的剧本、四大影帝的精心演绎、整个剧组的通力合作和票房的大获成功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一座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由此人们重新走进了电影院,重新审视香港电影的未来,各大院线的票房收入也纷纷飘红,香港电影处处充满了复苏的迹象,很多人乐观地认为,香港电影必能回到鼎盛时期。但是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重创了人们痊愈未久的自信心,颁奖晚会开始前一个星期张国荣的猝死无疑又给娱乐界平添了几分无常和悲凉。这一年的金像奖颁奖晚会也成为了一个励志晚会,《无间道》和中国内地商业电影包装典范的《英雄》毫无悬念地成为这一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赢家。

  荡着《无间道》的涟漪的余波,香港电影尽管有如陈木胜等名导演的重新出山,我们却很失望地发现香港电影并没有制造出第二个《无间道》,香港电影仍然没有能够改掉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陋习。其后一连串缺乏创新、仅仅通过明星号召票房的跟风之作继续将香港电影推向庸俗,王家卫、周星驰的新片千呼万唤也没有出来,徐克仍然耐心地寻找新的投资商,大部分电影投资商和导演还在静静地观望等待。2003年的电影产量成为历年来的最低,票房也只能靠刘德华、梁朝伟等寥寥可数的几个明星来保证,香港电影确实跌到了20年来最尴尬的境地。

  2004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除了一个文艺片《忘不了》外,关注热点仍然围绕着《无间道》系列和杜琪峰的电影展开。公正地说,《无间道》系列虽然不能和第一部相提并论,但立意的良苦和制作的精良没有让观众失望得大跌眼镜。杜琪峰始终是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PTU》虽然呼声很高,但个人风格玩弄得过于刻意,根本没有考虑普通观众的接受能力,而《大只佬》虽然把佛法禅理置于花哨轻浮的商业外表下刻画得入木三分,但和《无间道3》一样,都在戏中变态地折磨当红演员的形象和演技来俘获观众的兴趣,整部电影都充斥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妖气。这无疑不是香港电影良好健康发展的迹象。可以说,无论最终谁获得最佳奖项,如果不对现在的制造模式加以彻底创新,都只能说明香港电影是在曲折之中踯躅爬行,金像奖每年的评判也不过是一个微澜之后的另一个微澜。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