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和爸爸》值得叫声好

2004-3-24 19:33  来源: 作者:江南疯子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女人执导筒,总会引起过分的关注 ,就别提女演员跨行玩票了。于是曾为银幕上“玉女
掌门人”的徐静蕾当导演这事在近一年里的确是制造出不少话题。她是干演员不顺?她是
想做女强人?……心里也嘀咕过,但直到近日看了电影,才明白此女子真是因为有话要说

   《我和爸爸》说的是父女关系,从题材和故事线索上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同样
由一位女导演马哓颖执导的处女作影片《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因为后者说的是母
女关系,而且也涉及到了死亡命题。但仔细对照看来,两片内里具有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
气质。如果说《》片中中,指称着现代文明(思想及生活方式)的主人公(那位知名女
作家)一直陷入自己对母亲的极度内疚中,不断反省自己过去对母亲的态度只为了最后重
拾起传统家庭价值观念里亲情关系,并最终同时达到煽情和教育两种功能,与片名显示出
一致的文艺腔;那么《我和爸爸》则要本分和实在得多。影片不仅从始至终地将焦点锁定
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甚至不惜多次重复纪录做饭,吃饭的场面,可见导演刻意摈弃戏剧
性因子还原生活本真的用心良苦;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父亲形象的塑造上勇敢地走出了传统
观念的圜囿,用朴实的人性化的观点对父亲作了一次纯粹的自我的再审视——他不一定鼻
直口方或一脸慈祥(老鱼其貌不扬);他可以不是英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老鱼没
正经工作是个酒吧混子),他可以不正直也不善良(老鱼犯过事儿蹲过监),他也可以完
全没有父亲的样子(经常烂醉如泥),但这一切都并不影响老鱼是个称职的父亲。事实上
,卸去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权外壳之后的老鱼,让人感觉更真实、更亲切,更有人性厚度。


这个年代,或许只有像电视节目里贩卖廉价“真情”的谈话栏目或者《英雄》里血溅三尺
后的“和平”场面,才有把握锁定人们浮躁的心,所以有兴趣买票进影院看徐静蕾讲他和
爸爸那点破事儿的人怕不会多,更何况徐静蕾也已过了装嫩扮纯的年龄,亲自披挂上阵出
演女中学生怕是难叫人信服——当了导演的她已是一脸的成熟果敢,所以票房是没太大指
望了。但不得不提的是父女之间的微妙关系却着实让人感觉兴奋——不太像父女,也不像
朋友,倒是有几分欢喜冤家的情人味道。如果抹去“爸”这个称呼,影片就成了在父亲缺
失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小鱼,与一个闯入自己生活的男人的故事——片中老鱼当着未来女
婿的面告诫女儿不要把初次婚姻太当真要想开点儿的桥段,显然可以解读为一个男人吃另
一个男人的醋。这就是徐静蕾自己执笔写下的一段发自内心的“女儿经”。多伦多电影节
上有评论说“片中父女关系是‘极新鲜的’、‘非传统的’,让人联想起《杀手莱昂》中
小女孩与成年枪手之间的另类关系”,可想也是一个意思。

所以总的看来,尽管运镜构图不是很讲究,剧作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徐静蕾初次指导的
影片〈我和爸爸〉只凭以上特色就值得叫上一声:好!

相关链接: 徐静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