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策展人易思成访谈
2009-4-8 15:53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感谢
107cine 的投递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是一项集观摩、竞赛与研讨为一体的纪录影像活动,成立于2003 年。本活动为双年展,其宗旨是推动国内纪录影像交流,鼓励新进纪录影像创作人,并促进国内纪录影像与国际的交流。
日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策展人易思成。
戴章伦:“云之南”每一届都以一个节气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命名有什么特殊
的含义?
易思成:当初用“节气”来命名是一个偶然的想法。但四季的更替,节气的转
换,时间的变迁也暗含了我们愿意反映中国独立电影成长的一种愿望。
戴章伦:从“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到“云之南纪录影像展”,这种更名……
易思成:实际上,“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只用了一次,后面就都用“云之南
纪录影像展”。
戴章伦:云之南影像展设立的初衷跟云南的地域性特点有很强的联系,后来逐
渐扩展到对整个中国纪录片生态的关注,您能否谈谈这其中的具体转变呢?
易思成:其实我们对现实的关注一直都是不变的,影展的几个组织者都有人类
学教育的背景,所以也就是基于云南本地的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一个传统,这
是我们工作的起点,但不是终点,我们的重点还是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
戴章伦:南京的CIFF 完全是一种民间资本的操作模式,而云之南看上去有某
些半官方的色彩,您能够给我们介绍下“云之南”的整个操作模式?
易思成:我们是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名义来承办,因为我们几个主要的策划
人都在那里工作,都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做这个活动。另外,我们是
以社科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的名义来举办,是通过具体的个人来把这个活动做
起来。为了抵达观众,就必要有一个机构作为依托,我们并不想以一种完全民
间或完全独立的姿态去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它抵达观众,
我们选择的场地也是城市里面的公共空间,可以让普通的观众很方便的来参与。
这个活动看起来有半官方的色彩,但是它活动的独立性并不受影响。
戴章伦:云之南的选片有些什么标准?
易思成: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中国独立纪录影像的成长而成长,我们尽量通过
各种可能来反映它的成长和变化。我们有一个选片委员会,有5 个评委,这一
届是由3 个人来构成,除了影展自身的工作人员,我们还会邀请外地的,比如
张献民、张亚璇等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参与。这样是为了有一个更多元化的
视角,来避免单独的个人选片造成的盲点和误区。
戴章伦:影展里面有一个很特殊的“社区单元“,这个单元的意旨是否是要回
归到一种影像的纪录本源?
易思成:在我们看来,独立的纪录影像作者群体的表达和以社区为代表的村民
影像的表达,二者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当代独立影像的完整整体。一种是作者性
的,精英化的表达;另外就是来自乡村社会本土的内部表达。可以是外部的视
野和内部的视野,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整地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
戴章伦:几年做下来,有没有在云南的社区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影响呢?
易思成:我们一直坚持在公共空间来举行活动,几届下来还是积累了一定影响,
但是从各地的观众群体来看,关注纪录片的观众数量还是有限,但是我们会在
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
戴章伦:云之南和其他地区的影展,如CIFF 或者“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不
同之处在哪里呢?
易思成:云之南的特点是通过单元的架构来体现的。比如竞赛单元,它主要是
反映2 年之内的(因为我们是双年展)中国独立纪录影像,无论从制作上还是
语言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设立3 个奖项;另外一个就是青年论坛,主要是
面对青年的,新近作者的处女作,还有学生作品这个单元是不设评奖的;然后
就是社区单元,有很多民间机构共同参与。还有两个国际性回顾单元,特邀单
元也是面向国际的,主要是把国外优秀的作品介绍进来以供观摩。我们坚持在
公共空间举行放映活动,我们并不想把它局限于艺术社区,大专院校之内。它
不是一个小众活动,而是应该回归大众,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参与进来。
戴章伦:也就是说,您对影展的社会效应还是有所期待的。能具体谈些这样的
期待吗?包括对整个中国独立纪录片生态的影响?
易思成:这种社会效应在短期之内还是很有限的,它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但
是我们仍然不放弃将纪录片带给普通观众。我相信纪录片的创作的持续性和生
命力都是一直在保持,从这次我们收到的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比起两年
以前还是有一个成长。另外,我们影展也需要完善自身,除了展映之外,还应
该有更多的集中在纪录片创作上的小型研讨活动。
戴章伦:这些组委会选定的对公众放映的片子,是否都能比较顺利的播放?还
是会受到来自外在的压力从而有一定程度的取舍?
易思成:具体的阻力很难说,除了经费和展映空间的限制之外,还有一些可能的、
必要的调整,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约束,在前期要想到如何排除这些因素。我们
还是在“可能的范围之内”挑选出最好的片子来呈现给观众。
戴章伦:您对云之南将来发展的期待是什么呢?
易思成:简单地说就是希望它能够持续下去,然后尽我们的可能把影展办好。
文 戴章伦
日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策展人易思成。
戴章伦:“云之南”每一届都以一个节气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命名有什么特殊
的含义?
易思成:当初用“节气”来命名是一个偶然的想法。但四季的更替,节气的转
换,时间的变迁也暗含了我们愿意反映中国独立电影成长的一种愿望。
戴章伦:从“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到“云之南纪录影像展”,这种更名……
易思成:实际上,“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只用了一次,后面就都用“云之南
纪录影像展”。
戴章伦:云之南影像展设立的初衷跟云南的地域性特点有很强的联系,后来逐
渐扩展到对整个中国纪录片生态的关注,您能否谈谈这其中的具体转变呢?
易思成:其实我们对现实的关注一直都是不变的,影展的几个组织者都有人类
学教育的背景,所以也就是基于云南本地的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一个传统,这
是我们工作的起点,但不是终点,我们的重点还是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
戴章伦:南京的CIFF 完全是一种民间资本的操作模式,而云之南看上去有某
些半官方的色彩,您能够给我们介绍下“云之南”的整个操作模式?
易思成:我们是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名义来承办,因为我们几个主要的策划
人都在那里工作,都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做这个活动。另外,我们是
以社科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的名义来举办,是通过具体的个人来把这个活动做
起来。为了抵达观众,就必要有一个机构作为依托,我们并不想以一种完全民
间或完全独立的姿态去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它抵达观众,
我们选择的场地也是城市里面的公共空间,可以让普通的观众很方便的来参与。
这个活动看起来有半官方的色彩,但是它活动的独立性并不受影响。
戴章伦:云之南的选片有些什么标准?
易思成: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中国独立纪录影像的成长而成长,我们尽量通过
各种可能来反映它的成长和变化。我们有一个选片委员会,有5 个评委,这一
届是由3 个人来构成,除了影展自身的工作人员,我们还会邀请外地的,比如
张献民、张亚璇等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参与。这样是为了有一个更多元化的
视角,来避免单独的个人选片造成的盲点和误区。
戴章伦:影展里面有一个很特殊的“社区单元“,这个单元的意旨是否是要回
归到一种影像的纪录本源?
易思成:在我们看来,独立的纪录影像作者群体的表达和以社区为代表的村民
影像的表达,二者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当代独立影像的完整整体。一种是作者性
的,精英化的表达;另外就是来自乡村社会本土的内部表达。可以是外部的视
野和内部的视野,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整地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
戴章伦:几年做下来,有没有在云南的社区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影响呢?
易思成:我们一直坚持在公共空间来举行活动,几届下来还是积累了一定影响,
但是从各地的观众群体来看,关注纪录片的观众数量还是有限,但是我们会在
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
戴章伦:云之南和其他地区的影展,如CIFF 或者“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不
同之处在哪里呢?
易思成:云之南的特点是通过单元的架构来体现的。比如竞赛单元,它主要是
反映2 年之内的(因为我们是双年展)中国独立纪录影像,无论从制作上还是
语言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设立3 个奖项;另外一个就是青年论坛,主要是
面对青年的,新近作者的处女作,还有学生作品这个单元是不设评奖的;然后
就是社区单元,有很多民间机构共同参与。还有两个国际性回顾单元,特邀单
元也是面向国际的,主要是把国外优秀的作品介绍进来以供观摩。我们坚持在
公共空间举行放映活动,我们并不想把它局限于艺术社区,大专院校之内。它
不是一个小众活动,而是应该回归大众,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参与进来。
戴章伦:也就是说,您对影展的社会效应还是有所期待的。能具体谈些这样的
期待吗?包括对整个中国独立纪录片生态的影响?
易思成:这种社会效应在短期之内还是很有限的,它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但
是我们仍然不放弃将纪录片带给普通观众。我相信纪录片的创作的持续性和生
命力都是一直在保持,从这次我们收到的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比起两年
以前还是有一个成长。另外,我们影展也需要完善自身,除了展映之外,还应
该有更多的集中在纪录片创作上的小型研讨活动。
戴章伦:这些组委会选定的对公众放映的片子,是否都能比较顺利的播放?还
是会受到来自外在的压力从而有一定程度的取舍?
易思成:具体的阻力很难说,除了经费和展映空间的限制之外,还有一些可能的、
必要的调整,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约束,在前期要想到如何排除这些因素。我们
还是在“可能的范围之内”挑选出最好的片子来呈现给观众。
戴章伦:您对云之南将来发展的期待是什么呢?
易思成:简单地说就是希望它能够持续下去,然后尽我们的可能把影展办好。
文 戴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