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几片电影光斑
王宏伟:几片电影光斑
——回想2006年关于电影的几件事
元旦后,接到朋友电话,他的妻子的小姨的女儿要报考电影学院,恳请自己辅导考生。难事。当年自己也就是蒙眼闯关过来,加之现今教育机制的变迁,自己没有一丝信心给这充满电影梦想的孩子辅导。于是便告诉朋友按招生简章上的条款准备就是。朋友自然是北京之外的朋友,听后很不满意。没几天,朋友便率若干人等到了北京:考生、考生的父母、考生的叔、考生的……围满了一大桌子——报考电影学院俨然成了关乎考生家族荣誉的重大事件。自己只得硬着头皮四下张罗。但结果有违人愿——自己感觉欠了考生一家莫大的情分。女孩最终去了西南某高校,专业:编导。
二月初,电影学院文学系办公室。本想请张献民老师看看自己所拍纪录片的粗剪样片,张老师热情地邀来了一帮年轻人:做纪录片的,拍DV故事片的,给大片做工作纪录片的,网络影评人……面对一群锐气逼人的电影后生,自己惴惴不安。片子放完,年轻人们没人好意思评论片子——自己更不自觉地面红耳赤——无声的评判?一群人去吃火锅,年轻人们兴高采烈地讨论起他们的电影和生活,自己猛然意识到了一个新词:八零后。
六月,重庆某高校学电影的毕业生发来邮件,表示不想去电视台工作,而是想跟自己去做电影,可以不要分文片酬。自己岂敢应允?他便把所拍片子也寄了过来,并常常发来信息询问自己行踪——自己如果拍片子不告知他,便会伤及于他?只能给自己个理由:无奈。
八月,影评家孙建敏要拍DV电影。拜读了他的剧本也面谈了许多。影片颇具颠覆性:对历史、人物、事件、叙事、造型、类型……诸多方面都是全新处理。问其资金何来,答曰从朋友处借的!一个月供经济适用房的文人如此果敢前行,自己的感觉是:惊愕。
十月,宋庄,第二届艺术节,热闹程度超出了自己的判断。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艺术开发区,其辐射力已日渐彰显。闭幕式后,见到了纪录片《
十二月,山西汾阳。与《
岁末,见了表演本科毕业的学妹王丝菲。聪颖敬业的她自制自演完成了第一部电影,在2006年。从策划、融资、拍摄以至拷贝加工一路走来,丝菲感慨万千。另一个在2006年完成长片拍摄的导演王分笑她:轻松地做演员多好,累死累活地这么做图啥?丝菲凝重地答道:独立——更好地独立地去做电影。
遮天蔽日的大片迷漫中,上文几段记述可谓摇曳着的几片电影光斑,在现实中,在2006年和以后的时日里。
者有歌者的音域,行者有行者的影踪。
歌有声,行有影。
我们对电影自由地尊崇,电影定会还给我们自由的安宁。
罗大佑老歌:在每个新的一年365天,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作者简介:
王宏伟,1997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主演及出演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