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喜欢的纪录片的状态就是无序

2007-6-26 16:31  来源:www.fanhall.com 作者:朱日坤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谈纪录片是一个奢侈的事,因为这似乎说明你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看大家不愿意看的,或者认为是跟自己无关的影片。过早的给纪录片下结论,无论于哪方面,在现在看来,都是仓促而可笑的。


 


当“纪录片”依然被电视台当作他们的专利在行使对平民百姓的太平宣传时,独立纪录片人的视角已经潜入社会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某些人依然用“电影”和“纪录”来争论这两种形式的异同时,纪录影片的发展早已走出了设定的每一个框框。


 


我更乐意将纪录片当作艺术创作,而相对之下,无奈的把虚构影片的生产更多看成是工业流程。明我知道这样情绪性的看法是不够严谨而已经被证明和再次证明是可笑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吗?这就是一种情绪。当所有的定义来自所谓的研究总结的时候,这个年代的纪录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结论?


 


对纪录片的惊喜会来自创作者的不同面貌。你跟不同的作者打交道,你感觉到每个人的差异:个性,经历,教育和职业背景,性别,年龄。你终于觉得你没有必要在所谓的“电影圈”混日子了。过去当你谈起电影时,他们的头三句话里面一定会有关于“投资”“电影节”和“获奖”这样的字眼,而现在,我们可以更多的来谈论真诚,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作者之间的交流。这是很美好的事情。


 


我更喜欢纪录片的各种“无序”和“粗野”的生长方式。少出现些大师和准大师,别一提纪录片嘴角和脑袋都只有上个世纪的一两个人,瞎写文章的评论家少出现,艺术圈的喜欢搞山头和派别的各策划人也不要来,这就是好事物。我们应该为这个乌托邦而努力。


 


纪录片是没有什么地域偏见的东西,不像太子必须生在皇宫,京流子需长在皇城脚下。有人生活的地方,有一台小的数码摄像机,就有可能出现好的纪录片。这个东西的创作,比过去的考秀才进士要方便多了吧?这就是幸福感。


 


有几个可笑的说法是必须反驳和澄清的:


 


一个叫做“向国际水平学习”。类似北京七九八的小资场所的一些活动,经常会有这样的口号。找几个老外,放几个国外影片,就号召中国的纪录片人去学习,美其名曰那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纪录片的水准,可以达到国外的水平了。这种提倡,建议大家当笑话来乐吧。艺术创作不是搞IT和计算机,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叫国际先进水平。如果有这种水平的话,以后我们就单为纪录片建立一套ISO900系统吧。


 


另外一种叫做电视台化倾向。这些人会告诉你,你的录音不好,你的机器没有达到高清的标准,你的后期剪辑不够细致,你的什么什么都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当你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后,你唯一的出路即使到中央电视台或者地方电视台打工了,当然长远来看还可以当台长。


 


我认为作者有权利规定和选择自己作品的一切方式,不管是别人认为是好的还是坏的。而我们的评论,应该建立在电影史和艺术史的基础上,有更加宽容和前瞻的眼光。否则我们就很容易闹笑话。


 


我想列举一部分这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的纪录片,作为这个国家文化可能有多元化发展的希望的例证:王兵的《和凤鸣》,胡杰的《我虽死去(南京),王我《热闹》,冯艳的《秉爱》,崔子恩的《我们是共产主义的省略号》,徐辛的《火把剧团(南京)


 


我们也可以发现,每一个地区或者城市,都已经出现或者正在出现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作者,比如上海的黎小锋(新作《无定河》),广州的赵大勇(新作《南京路》),西安的林鑫(新作《三里洞》),太原的胡新宇(新作《姐姐》),其他的,类似深圳的高鸣,东北的于广义等,都正在制作新的作品。武汉的陈为军的新作之一《请投我一票》,赵亮的关于边境派出所的新作品,都带给我新的感受。这种粗略的列举是无法根本说明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目光是如此有限,而我们的行动是如此缓慢,有时候说的越多,误会和误读似乎愈深。我们只是希望这作为线索之一,供有兴趣的探讨者去追寻。



网友评论...

2009-11-01 17:21:53  卢志新

  还是老文章好看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