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F评委.娄烨访谈
CIFF评委.娄烨访谈
时间地点:5月21日晚南视觉美术馆内某酒吧
FM:这些片子你都看了吗?
娄:我就看了剧情片和短片。
FM:只看了竞赛单元的这些片子?
娄:对。
FM:你第一天就来了吗?在宾馆里看的?
娄:对。固定在一个房间。
FM:上一届你没参加吧?
娄:没有,这是第一次参加。
FM:整体上什么感觉?
娄:我觉得挺好的。我觉得整个的状况我比想象得好多了。我也听说过前几届的状况,我觉得现在还是在尽量地接近那种正规的电影节的方式,特别好。
FM:你觉得这个电影节在中国的各种电影节里应该是一个什么位置?
娄:中国没有电影节啊。做好了,就是这个,这个才是真正的电影节。以导演为中心,以作者为中心,以影片为中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而且是很实在的那种,不是那种虚的,热热闹闹的那种……
FM:这次来本来期待看你的《
娄:呵呵。我没参展啊,要放我就得报名参展。
FM:你个人评价一下,看到的这些片子喜欢哪些,有什么印象?
娄:我对整个评奖结果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他包含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品位,能有这么多的方向,这么多的美学倾向,就在这么局部的电影节里头产生这么多的方向,我觉得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我觉得选片人,真是很不多了。
FM:能具体说一下是哪些方向?
娄:你会觉得所有获奖影片都是不一样,有的差的是很远的,我说的是方向。作者追求的东西,作者感兴趣的东西他是不一样的,然后作者想呈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电影节的主体位置放在作者上的话,这个电影节呈现的一个状况是非常好的一个状况,也就是说,作者开始做自己的东西,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是说去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一些东西,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比如《
FM:以前这些形态都没有?
娄:没有这么明确吧,可以说。
FM:我们下午在看那个《
娄:这次没有实验电影那个单元,我觉得那个片子《
FM:喜欢《
娄:我喜欢。《
FM:我们知道的似乎都很喜欢,而且有很强烈的反应。
娄:……其实是在努力开始,因为我们这是第一次嘛,我们现在达成共识,要建立一个自己本土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目前是完全空缺的,我们想通过一步一步走,当然不能靠一天建立起来,我们希望慢慢建立起来一个评价体系,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包容性的一个本土性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对独立电影很重要,对主流电影也是很重要。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慢慢来吧,每一届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FM:下一次你还会来吗?
娄:我不知道。这个肯定是优先的,因为很少能有这样的电影节,就中国来说。现在要求有评语,完全是按照国际惯例来的。
FM:那你觉得这次有什么遗憾吗?
娄:遗憾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还是缺少了一些维度的作品,比如故事性非常强的剧情片,就是郝建老师说的所谓故事叙述上非常成功的独立电影,这一方面还是没看到很好的。这是很遗憾的。故事性非常强,可看性非常强的,但还是独立电影的电影。
FM:是不是说的这次放映的《
娄:对,就是这个维度,如果说这个能做得很好。这一次这个维度是缺乏的。《
FM:有没有其他遗憾的?
娄:其他的,比如说《
FM:但是片子质量在层次上不一样,差别很大。
娄:这个都是暂时的,只要有人去做就没问题。其实美学方向上的单一是最可怕的,大家认为这样的好,那大家都去做这样的。
FM:那个短片奖发给了一个女孩,做木刻的那个,是不是有点照顾女性的想法,据说她是参赛的唯一一个女性。
娄:没有。这个短片的状况不如长片好,整体状况不是特别好,一般地短片比长片更好,纪录片比剧情片要好,电影节往往短片最出彩,如果有短片部分的话,现在看反而是短片不是特别让人满意……我觉得整个电影节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电影节很多部分要具备,它才能够做好。影片、作者、主持人、评委,它都必须在一个水准线上,然后才能互相构成一个很好的电影节,我觉得目前这些已经搭建起来了,不能说特别满意,但是可以说已经很成功了,只是往更好里做的事情,如果差的很多的话,如果片子不好,如果作者没有特别独立的精神,如果评委会乱七八糟,如果评委会不开放,这个都会造成电影节不成功的。我觉得现在还是挺高兴的,我觉得它的关系已经搭建起来了。
FM:你刚才说到评委会,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次评委太精英了,没有其他领域的……
娄:我觉得电影节一开始的几届都是业内的,因为它要给电影节决定一个方向,因为这个方向不是行业外决定的,是行业内决定的。比如我们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普遍认为从评委会开始,都普遍认为中国导演的状况目前压力太大,受到各种的压力太多,比如市场的,资金的,影检的,评论的,所有的都压在导演身上,我们觉得是不合适的。这会抑制导演的独立发展和自由发展,我们觉得这一块我们先不去管它,先把它松开,先把导演的这些负担解脱出来,先让导演反映他自身的创作冲动,让他自然地出现他的第一第二部作品,然后再谈其他的问题,然后让他自己投入市场来权衡,这个决定权,做什么样的片子不应该是其他人,而应该是作者来决定的。然后把你放到市场里去,如果他是成功,如果他是失败,然后你来决定改变你的风格,调节你的方向,这是你的作者的行为,不是评论家的事,先让他们自由,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呈现,然后让他自然调节,这是健康的,否则一开始就是畸形的,比如说你不能拍这个,因为影检通不过,你不能拍这个,因为别人不爱看,你不能拍那个,因为电影节不要这个,如果中国的青年导演是开始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那是不对的,那是出不了好东西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宗旨。这个评委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沟通。
此次电影节,采访了七八位电影人,但有些因为录音出现故障,只整理出了其中的六位,包括评委娄烨,导演王笠人、舒浩仑、甘小二、徐立、章骞。采访者为王小鲁和崔红——简称FM(FILMMAG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