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们还看戏吗——火把剧团

2007-3-24 20:51  来源:www.fanhall.com 作者:沙丁鱼2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片名:火把剧团(Torch Troupes)


导演/摄影/剪辑:徐辛


片长:110 min


剧情简介:“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文革期间,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营川剧团渐至解散、演员下岗后自行组建的民间演出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与时代息息相关。成都还有三四个“火把剧团”,一般都在老居民区里的茶馆里演出。王斌,一个坚持以川剧表演为生的人,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老茶馆终于被拆,每天演出的舞台从此消失。数月后,王斌在成都市雕塑公园内一个临时搭建的大蓬里继续表演川剧。李保亭,从八岁就开始学唱川剧的老把式,如今只能告别川剧舞台,改行表演歌舞。


 


 


     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看过戏了,小时候偶尔回广东老家,碰上喜丧事或是祭神,那时候才有得热热闹闹看一出戏,甚至一连演上几天。日落时分,众人皆从家里搬张凳子放在露天戏台前面占位,团团坐下,仰头望着台上人生百态。他们唱古代的英雄好汉、野史稗类中的王侯将相以及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期间有各式各样唱歌般动听的叫卖着零食的小贩,有像笛子般形状可以套在手指上吃的饼干,有花生瓜子,夏天就卖一毛钱一条的冰棍和冻冰后可以折成两半舔着吃的塑料甜水。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看戏也就等同于一次庙会,老人们相互打着招呼,评说着台上的念唱对打;年轻一些的父母,时不时出来站着看一小段,拉拉家常,看自家的孩子又疯到哪里了;至于孩子们,他们知道这是可以不按时睡觉尽情玩耍的时候,并且可以偷偷扒在戏台上看演员们妆扮,或在台下学着戏目自编自演,乐此不疲。过于年幼的小孩而无法明白戏台上的悲欢离合,但是故事里对于人生聪敏微妙的看法多少影响了他;从那些说白的朗诵歌唱和乐器的吹拉弹唱中,潜移默化体会出音乐之美;而平时难得一聚的街坊邻里,因这场盛大的社交活动而熟络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在孩子心里渐渐滋长,传统文化在此得到了完整鲜活的继承。


    然而我也是时隔多年后,才懂得那段经历的宝贵。如今谁还耐烦看完一出需要旁征博引的戏?说是文革期间的限制和打击也好,归咎为当今艺术形式种类繁多的缘故也好,儿时这一景象早已消失,戏曲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地位摇摇欲坠,人们再也无法懂得舞台上眼角眉梢的顾盼纷飞乃至一举手一抬足所流露出的韵味,随着那一批为数不多依然为戏曲痴迷的观众驾鹤远去,许多民间的民俗活动也随之濒临灭绝。幸运的,成为博物馆里纸面上的文化遗产;更多的却是在现实生活中迫于各种压力而慢慢消逝,就如黑暗中的火把,可以燃烧得很明亮,风一吹就轻易地熄灭了。徐辛的《火把剧团》,记录的正是这样一个境况。一个四川民间火把剧团生存状况,与一个由原川剧演员创办的歌舞团形成了迥然相反的对比,一部主旨鲜明的片子,但观看的过程使我时时感到迷惑。


    影片开头就是一个人在倒茶的背面,白色的茶碗和在门口卖票的王斌。茶馆和变脸,应当很多人对四川的想象皆来源于此,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年来宽窄巷子等老房子老茶馆的拆迁,以及简陋得只剩下了变脸,滚灯,吐火绝活的川剧,实际上再也无法承担传统之重。就像片中老人所说的那样:哪有尽活的道理,免不了一死的。人们更愿意看的是流行歌舞等速食文化,与李保亭火热朝天的歌舞团相比,王斌的剧团显得异常冷清和落寞,火把剧团就如吉普赛人那般四处演出,仅靠3元戏钱(含1元茶钱)和唱戏时观众给的花钱来维持,并且还得操心演出执照、地点和遭遇演出停电等问题。虽然微薄的收入在这个社会显得捉襟见肘,但王斌甚至从未动过搞歌舞团的念头,在观看李保亭歌舞演出时他脸上很平静,似乎不觉得羡慕,并且客观的评价说演出还行。只有在当天晚上临睡前说到之前如果不是因为千岛湖事件,他也早去到台湾演出时,才露出了一丝遗憾。所谓戏梦人生,人生永远比一出戏更具戏剧性。


 


作为一团之长,王斌脸上的表情总是很淡定,包括说到执照、孩子生活费用、与妻子离婚等问题,彷佛事不关己,但你从他演出时的化妆、捆头戴头饰的认真可看出他极其在意演出质量;后来他在吃饭时说“其实我真正的不喜欢川剧,喜欢唱歌”,那么一直支撑着他艰难维持剧团的信念是什么?生计所迫?他说自己会裁缝、会理发,其实做其他任何一行手艺都可以。所以我宁愿相信他是因为观众,虽然都是些老得快走不动了的老人,包括那位迈一步路都要花上很长时间仍坚持让邻居帮忙接送的96岁高龄老人,他们之间应当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包括一直跟随着王斌的演员,拒绝李保亭较为高薪的邀请而继续留守,同样也是居于彼此的信赖。


 


在《火把剧团》之前徐辛之前已经拍过像江苏东海县房山镇基督教堂《房山教堂》、江苏泰州茅山镇庙会《马皮》这样类似民俗题材的片子,甚至短片《车厢》中也有那么一段少数民族唱歌的片,但显然他记录的并未是民俗,而是即将消失的生活方式。王斌与李保亭,两位原国营单位川剧演员有着鲜明的个性对比,他们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各自儿女的职业都截然不同,选材非常恰到好处;开头和结尾,徐辛皆选择了王斌,态度昭然若揭,尤其结尾王斌那默然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但是为了突出对比,片中李保亭的歌舞表演占据了很大部分,前后出现有三四次,感觉多少拖慢了片子的节奏;并且为了强调对逝去时光的缅怀,片中部分拍摄加了滤镜,呈现出往年相片般的昏黄色彩,也是我觉得过份刻意的方面。


 


 


 


相信这部片子记录的只是冰山一角,像王斌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我也曾多次在广州天河城附近看到一个河南省过来的豫剧演员,同样因为原国营剧团解散来此露天卖艺。无论是挥汗如雨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冬天,他们都是正正经经花好妆、换好戏服,踮着正规的步伐,简直就如在戏台上正式演出那般一板一眼的唱词,绝不马虎,而年纪大多已是60来岁。也许,像《火把剧团》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记录下来似乎也不能改变更多,但只要存有了记忆,就存在被忆起的希望,不是吗?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