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电影经验调查
时间:2007年2月17日夜
地点:北京火车站候车室
调查对象:赵女士,1957年生,河北定州人,初中毕业,农民。
对话情境:这天是阴历的大年三十夜,我们都在候车,她看到我手中拿着一本电影杂志,主动与我搭话。她对电影和文化领域的事充满好奇,曾经应征《
王:还记得你最早看的电影的名字吗?
赵:《
王:样板戏?
赵:在学校演过啊,在中学,演过《
王:《
赵女士:是不是60年代那会儿?
王:之后呢?
赵:《
王:那时候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什么?
赵:印象最深的就是《
王:为什么印象最深?
赵:我觉得他们为人民创造幸福,战争年代,他们牺牲,贡献多。
王:你对哪个演员印象最深?
赵:印象最深的是刘晓庆。他演武则天,慈禧,还有什么绝唱里有她。还有司琴高娃,还有现在的邓婕,她演《
王:最早的时候,老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谁?
赵:早期的老演员……包括样板戏?那个演李奶奶的那个。
王:叫什么?
赵:我不记人名。
王:《
赵:对,王方。还有《
王:70年代怎样?
赵:70年代电影就打仗的,还有《
王:那不是70年代的,是90年代的吧?
赵:以前文化落后,没什么演的……还有《
王:《
赵:《
王:为何看不全?
赵女士:因为太长了,有时候特别忙,就没法看。
王:忙什么?
赵:忙做家务呗,种地。
王:后来为什么出来打工?你孩子呢?
赵:孩子没出来,在家里,我在北京打工吧,住楼房住习惯了,在家里觉得冷。
王:孩子在家干什么?多大了?
赵:孩子在家搞电工,我就这一个孩子,男孩。
王:结婚了?
赵:结婚了,孙子都5岁了。
王:你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赵女士:我97年就出来了,沥沥啦啦,10年了,以前在山西,我的婚姻特别复杂……我在山西呆了三年多,冬天老是感冒,冻得,又回来了。
王:在山西干什么?
赵女士:当时找了个男的,我们那里不都是找女婿嘛,我也想找个女婿在家里好好过呀,他非要跟我要个闺女,这么大岁数还能那个吗?咱们这边不习惯这个。后来他说远,要我过去,我过去后发现他人品也不好,他跟他弟妹有了孩子……其实这也是个素材,你抓了这个素材也挺好的。咱们中国封建社会都是养小妾,我气得慌,他跟他弟妹有了孩子了,腻歪不?在那里我就骂他畜生,乱伦。
王:他弟弟不管?
赵女士:他弟弟也是二百五,没本事的,斜头歪脑的。
王:你们结婚了吗?
赵女士:没有,非典那年吧,说要把手续办齐,没办成。
王:你自己的老伴呢?
赵女士:自己的老伴去世了,5年多了。
王:在北京几年?
赵女士:以前在北京,后来在山西呆了三年多,又回来了,又来北京一年多。
王:在北京做什么?
赵:给人家做家务,照顾一个不能动的老太太,我推着她去买菜。
王:为什么要推着她去卖菜?
赵:我自己去买人家不是不放心嘛。
王:有时间看电视吗?
赵:人家不让你看。
王:为什么不让看?
赵女士:人家老太太不看,能让你占着电视,你自己看?
王:他们不看电视?
赵女士:他们就看看新闻,看看天气预报。
王:从不看连续剧?
赵女士:她不想看。
王:她看的时候你能陪她一起看吗?
赵女士:她看的时候,我偶尔也看两眼,我家务忙,人家是室主吧。
王:在北京看过电影吗?
赵女士:现在有电视剧,就不愿意看电影,很冷,不爱看。现在电影票多贵啊。
王:现在票价有四五十,有八九十。
赵女士:这么贵也有看的。
王:电影票现在七八十,五六十你,如果现在10块你看吗?
赵:看。
王:15呢?
赵:15也行。
王:20呢?
赵女士:20也行。
王:再往上呢?你觉得到什么价格你就不看了?
赵女士:一超过50的就不行了。
王:现在也有40块的,以后电影票价会往下价的。
赵女士:如果不降谁看呀,有电视。其实(电影以后在)电视里也能慢慢看到,电影不过先进点呗。
王:电影先进?
赵女士:电视剧太长了,电影短小精悍的。
王:喜欢看台湾连续剧吗?
赵女士:喜欢啊。那个《
王:那不是台湾的吧?看完了吗?
赵女士:看完了。
王:在哪里看的?
赵女士:在山西看的,那就是说山西的事,山西齐县(?)的。我在山西呆了三年多嘛。
王:你在那里有时间看电视剧吗?
赵女士:比较有时间。地种上了就没事了,晚上可以看。这里晚上他们练功,也不看电视。
王:练法轮功?
赵女士:不是,就是那个心理修养方面的,让人心态好起来。人家都合着眼,练功,说人乐观了,大脑就可以产生什么肽,是消炎止疼的。人要心情不好,就产生毒药,对身体不好,医生不跟你讲这些道理。人要包保持高度乐观主义精神,要宽容大度。这是一种人的修养吧,怎么活最大的岁数。
王:不看电视什么感觉?
赵:不看电视生活可枯燥无味了,她跟别人生活不一样,像别人家天天看看电视,心情舒畅点。现在老是那么呆着。
王:你跟着练功吗?
赵女士:有时候也跟着练。
王:你心里不想练功,想看电视?
赵女士:恩。
王:看过什么农村题材的?
赵女士:《
王:赵本山演的吗?
赵女士:不是,《
王:《
赵女士:看过,不喜欢,那个台词不好,那么闷,发闷,人的性格不好。
王:那别人怎么都特喜欢?是不是因为他是东北人,你不适应?
赵女士:那倒不知道,就是觉得沉闷。我看过《
王:都在哪里看的?
赵女士:在**村那里看的,在北京东边,我们干家务干完了,人家不用人了,或者人家不适应了,挑刺,我也被那里的煤气味给熏的,觉得不合适了。(所以后来就住在**村了。)
王:喜欢看农村片吗?
赵:喜欢呀。
王:喜欢看现在的城市里的爱情片吗?
赵:现在的东西,喜欢那个破案的。
王:不喜欢现代的爱情片?
赵:恩。喜欢那个破案的。
王:最近那个《
赵女士:没看。
王:你觉得哪些片子不好看?
赵女士:不好看的就不看了。找得找共同语言的话就行,找不到共同语言的就枯燥无味。
王:《
赵:那几年尽学习了,没顾得上看。听说挺好的——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是不?那个挺好的。那几年光顾着学习了,好多电视剧都没看。
王:《
赵女士:那段时间光听广播了,没顾得上看,《
王:放《
赵女士:在村里,那时候自学广播的。
王:听广播还自学?
赵女士:听广播也要回答问题。上边要问你,你要回答问题。我们要写稿子。
王:你都写什么稿子?
赵女士:写写农村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哪里满不满,向上边反映去?
王:他们用过你的稿子吗?
赵女士:没用过。反正过年的时候都互相来往,我也给他们去贺年片,他们给我来贺年片,当时结成了亲密朋友。
王:哪个电台?定州电视台。
赵:恩……中国自古以来就战争多,奸臣多。还是和平年代好,中国赶不上外国的科学,外国科学方面的知识,我们要宣传宣传。你看《
王:你喜欢看打日本鬼子的电影吗?
赵女士:喜欢,我气得慌,日本鬼子惨无人道。
王:你见过日本鬼子吗?
赵女士:见过啊,在电视上啊。你见过真的日本鬼子?哈哈。抗日又八年,将介石又打内战。
王:你看过哪些打日本鬼子的电影比较好?
赵:《
王:还有《
赵:对,《
王:《
赵:好看。
王:你喜欢里面哪个人物?
赵:喜欢汉武帝啊,还有那个妃子。那个妃子要干嘛……要保住皇帝的命还是要保住国家啊,说愿意折10年阳寿。我觉得这个妃子很忠诚的,挺好的,对国家做出贡献了嘛。
王:你看过慈禧太后的哪些戏?
赵:《
王:《
赵:没有。
王:《
赵:看了,好看。孙悟空九九八十一难,取个经怎么那么难。过去人们那么野,还要吃唐僧肉,少数民族太野了。
王:国外的呢?
赵:国外的电视吵吵闹闹的,不愿看。
王:香港的呢?
赵:没怎么看过那边的,就是国产的看得多。
王:你喜欢香港的,还是喜欢国产的?
赵:还是喜欢看国产的,实际一点。
王:香港的不实际?
赵:香港的人挺乱的。
王:台湾的呢?《
赵:没看过台湾的。
王:《
赵:哎呀,那个好看,喜欢看。
王:为什么喜欢看?
赵:因为它特别热情,都喜欢看她那个热情劲呗。
王:最喜欢里面哪个人物?荣嬷嬷?
赵:不喜欢,她太可恶了。她喜欢“够上”。她对于他的主子特别忠诚,不管主子好不好。小燕子我喜欢。那个电视剧场合都好,景色都好看,一看了就让人舒畅。
王:还有类似的喜欢的吗?
赵:那个《
王:喜欢张国立吗?
赵:喜欢啊,这几个当皇帝的我都喜欢,他们自个儿都那么憨厚。
王:你觉得皇帝都很憨厚吗?
赵:有的不成。喜欢陈道明。
王:你过去看电影都在哪里看的?
赵:村里。不是天天看。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放一次。
王:觉得好玩不?
赵:冻得不行,但年轻吧,不怕冻,觉得好玩。
王:现在再放的话还看吗?
赵:不看了。觉得有电视了,冻得慌就不想看了。拍电影拍新的就愿意看。
王:什么是新的?
赵:就是反映那个超前的事的,怎么让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推动社会前进,这个方面的。哈哈哈哈。
王:你还信共产主义吗?
赵:我还是信仰呀。
王:你觉得现在都达到小康了吗?
赵:哎,也差不多了吧,反正人们思想没达到小康,这个社会多乱呀,抢钱抢手机的,要是人们都去动正脑筋就好了,现在都动那个歪脑筋。动那正脑子怎么让你孩子上大学,怎么挣大钱,这个行,但他们暗算人。
王:治安不好?
赵:恩,要安分守己。
王:我问你个问题,你现在不是50岁嘛,这50年来你哪段感觉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