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云水谣》不敢和不能放开来说

2006-12-25 10:16  来源: 作者:杜庆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上周三凑巧在学院看到《云水谣》。这部作品绝大绝大的普通观众是不会骂的。


这部电影有些人看的时候哭了,这没有什么,这本来就是苦情戏,只是不是那种不光亮的苦情戏,这是光鲜的苦情戏。哭是正常的,因为对于苦情这种非常态的人的状况,只能用哭这种非常态的表情去面对,哭反而好,说明知道这种行为和情感不正常。在好莱坞也有苦情,但是不敢这么不常态,比如《冷山》,这么不常态的苦情很东亚特色的。比如,《妈妈再爱我一次》之类。另外,不是犯轴就一点会是苦情这种走向变态情感体验的模式,比如一个小朋友一定要还作业本,在一个规定的日常性时间里犯轴,这种写法就是将日常时间转为神性时间一般的高超路径,这种路径只有创作者有这种境界才行,阿巴思是也!他可以模仿,但一模仿就自然显出境界已经低了一等。


说点具体的,这个片子剧作难,因为根据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东西改,还要台盟介入,当然难。说完“难”字之后,当然说技术面,这种一瞬间就天人远隔的东西,很难高,要么苦情,要么支持《泰坦尼克》的思路,不搞那么苦等,就写瞬间的灿烂,这才是全球商业路径,苦等很东亚。苦等就有问题很难有一个贯穿性去做,要么一边一条,都苦哈哈地耗着,这样其实是苦难36变,写出来也不感人,没有人的互动,就不会有真的戏。现在剧作者搞了一些方案,搞出一个年轻女人,她在寻找《云水谣》的故事,这个不是不可以,但是不重要,也就没有解决关键情感发展的主轴的戏剧性问题,这种做法就提供了调节奏和串场的作用。另外,剧作者在一边加一个陪着等的人,其实,这是策略,但是搞不好容易破坏主线的纯洁性。


一边添一个苦等的人,那个香港仔不甚成功,估计是定成喜剧类的,所有性感就是一个字傻耗着加流鼻血(这个剧本还是那样,估计编剧多少不会真投入,就是下很多俗手,因为职业技术高,所以不会招惹人反感。)另外一边,我觉得是编剧最出彩的,最见功利的创作,就是李冰冰,这人的出场方式,死咬着人物发展的特征,和这个特征不断翻出的新动作,都是职业高手的手法,“米饭”到“改名”一系列下来,生动而且递进。更精彩的是婚礼前后的戏,接吻有点俗套,但是哭着吻还是可以“顶”的,再到二人以醋代酒就出现更让人顶的东西,李冰冰倒三杯酒后,说“大哥一直等着的,是我不让他等的”云云,此后一处将这个人犯轴带出细活,带出心窝的厚度。所以,我觉得李冰冰肯定是要得某个最佳女配角之类的奖,演员要感谢编剧给空间。(插一句,《好莱坞报导》的评论说《黄金甲》中,没有给周润发表演发挥出来,其实那样的本子如何能够发挥?除非抓狂!)当然,其实这个片子造的最大的一个神就是“李冰冰”,这女人伟大到反动,因为太不人道,呵呵!所以,我还是反对苦情路线的,在本质上,这都是要求观众体验非常态的,这也是一种SM


最后,这部电影的影像下了不少功夫,但是还是没有精确叙事的感觉。比如,长长的移动为什么长?短短的切入镜头为什么短?为什么要出现那么多渐隐渐现(快速而且中间黑画面很长)?都是镜头讲过故事的流畅和精确性不够吧,所以断气感还是明显,加之剧作结构本身就有比较散的问题,所以这部电影显得不够做到荡气回肠,一气呵成。这是中国立志做好商业叙事的导演要再死下功夫公关的,好莱坞的剧作和镜语不在乎深刻和花哨,而在于精确和严密。在台湾中天的电视上,这个电影的广告词是“有个故事至今不敢大声说”,其实,我想编导都有些在意识形态拘束下不能撒开了弄的感受,但是这个电影也还有一些技术面的问题拘着创作。


相关链接: 李冰冰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