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影评

2006-12-18 9:34  来源:环球电影 作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在西方,稍微象样一点的媒体都会聘请专业的影评家,在每部新片上映的当天发表纯属个人观点、但又符合该媒体特性的评论文章。比如说,《纽约客》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杂志,它的影评家也相应具有阳春白雪的审美观;《纽约时报》的影评很有品味,但不钻象牙塔,因为它的读者群集中在政经学各界的“有识之士”,但面更广;有些少数民族的媒体专评跟自己民族有关的影片,如有该民族演员参与演出或以该民族为题材的作品。

  我国似乎没有一种以媒体为平台的影评传统,要么张口闭口什么什么斯基的纯学术讨论,要么就是围绕着某几部热门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和《珍珠港》)的大型炒作。不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这种现象正在改变,服务大众的影评越来越多,并有形成规范的趋势,网友的论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及真正属于个人观感的见解;有些报纸开始有所侧重往影评方向发展,有些甚至定期介绍外国影评家的文章。随着电影市场的开放,影评也必将逐渐规范化和规模化。

影评不是宣传稿

  由于我国缺乏影评行业(但不缺乏写影评的人),围绕着影评的最大误解便是分不清影评和电影公司的公关稿。在一部影片正式上映前夕,电影公司会发布大量宣传资料,包括拍摄轶事、剧情介绍、明星花絮等,旨在引起观众的兴趣,让大家买票入场。这些文章有些写得像产品介绍,有些则写得很生动,颇受读者喜爱,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影评文章的主要特征是观点独立,只代表影评者本人,不代表刊登的媒体,更不代表电影公司。每个影评人的口味都是不同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除非是刚从19世纪睡醒过来的人,不然不可能对每部影片都拍手称快。

  影评和公关宣传原本泾渭分明,但电影公司却不遗余力搅乱这条分水岭。好莱坞通常会在一部新片上映之前,邀请几百位全美的记者,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度假胜地举行记者见面会,包吃包住包行,而且还发送精美的纪念品。这种情形在《美国甜心》中有所描写。在这般糖衣炮弹的诱惑下,写出来的文章哪有客观性可言?据内行透露,记者会的招待规格和礼品贵重一般跟所宣传影片的质量是呈反比的,越是高水准的影片越是不需要花钱请人说好话,因为美誉来自内心,而烂片则需要媒体朋友多多帮衬了。通常来说,主流媒体的影评家不会接受这种“盛情款待”,因为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誉,不会为一点小恩小惠把自己贬为电影公司的编外公关,而一些三流媒体的记者则容易(或称愿意)上当,把跟明星的三分钟对话当成皇上的龙恩,千恩万谢还来不及,哪敢转身说他们坏话。其实,越是卑躬屈膝,越是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一旦没按照电影公司的立场来写,便有被“拒之门外”的风险,而一向特立独行的影评人,反而电影公司不敢怠慢,任凭你怎样挖苦他们的影片,他们敢怒不敢言,下次照样对你必恭必敬。

  笔者曾参加过这样的招待会,但发现这实在无异于免费度假,对于评价影片没有任何帮助,非但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多少会受到微笑攻势的软化。为了保证影评的独立和质量,笔者一般拒绝参加好莱坞的宣传活动;若是电影公司用酬金请我写宣传文稿,那属于商业咨询的范畴,条件是不允许署名。

  在亚洲,影评人要保持独立性似乎更难。台湾有一位著名的影评家多年为一家大报撰写影评,后来该报受到来自电影公司的强大压力——该报若继续刊登负面影评,电影公司将抽走电影广告。报社只得要求该影评家只评价她喜欢的影片,她认为这很荒谬,于是停止了她的专栏。大陆地区的影评人尚未感受到这种威胁,原因是好莱坞的阴影还未彻底笼罩华夏大地。

影评不是标准答案

  这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事,但还是有人把看影评当作是解数学题。笔者以为,审美是主观的,一部电影好看不好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往往没有对错可言。当然,由于文化、历史、教育等因素,对于很多电影大家都有共识,而奥斯卡等奖项实际上也是一种共识,是评委们所代表的审美情趣的反映。而观众的喜好受到生活体验、文化环境等熏陶,有些方面可能会认同专家的意见,有些可能跟专家相悖,这时,求同存异是最好的方针。找到知音固然畅快,研读人家的相反意见未尝不是一种启发思维的捷径。而要求影评人写“客观”的影评,那等于要求人家放弃个人观点。

  2001年刚去世的宝琳
相关链接: 大地 文章 任凭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