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9/11: The Falling Man

2006-12-11 18:54  来源:www.fanhall.com 作者:seamouse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9/11坠落之人》——同情的局限


 


纪录片对所发生过往那有对象可访的回溯,我又无聊地发明个词,称它作追访式纪录,《9/11坠落之人》当然就是这样一部追访式纪录片。作者要追访的是911当天一幅震撼照片里主角的那些家属朋友,他坚持认为,这样一张坠楼瞬间的照片,是最能代表911那个日子的影像。他坚持相信,只有挖掘出这张因让公众反应剧烈而淡出话题视野的照片后面的故事,才能让美国人真正愈合911的伤痛。他坚持断定,这照片里反映了那一刻之前的北塔是多么不堪忍受的地域,不论坠楼者是被气流推出还是自己选择,他一定经历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内心过程,而最终被传媒称作的Jumper是不能符合911那天升腾起的美国精神,英雄主义的国家意识里容不得自杀这个字眼,人们难以接受这幅照片和它背后的恐惧。然而,作者坚持要让美国人去接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世贸的死者,那些都是英雄,于是他坚持冒着被批不仁道的风险找寻照片背后的蛛丝马迹。
  作者成功地让观众参与接触911那毁灭时刻中生命交流的最后迹象,大楼与外界的几个短信、几通电话、网络中断前的ICQ留言,让观众最大程度地接近了那天的死亡。影院里的中外观众也为那些触目惊心的坠楼画面的集中处理再度揪心——911的画面必定永远可以揪心——发出啧!啧!的一片恐惧叹息。
  然而,导演也太在乎自己苦心坚持的寻找过程,于是对一切追访的素材舍不得丢弃,如同一长篇新闻报道里充斥了大量记者通过**又找到**”的操作性影像文本充斥其间。那幅让人啧啧叹息的坠楼照片反复出现多次后,剧场里居然再没有了声音,有的人开始看表。
  这一切的反应正吻合了苏珊.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里所想表达的同情的局限。片子本身也恰巧堆积起桑塔格摄影观shoot=shot的明证与辩驳。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