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菲三部曲(2)
片名:奥菲尔(Orpheus)
导演: 考克多 Jean Cocteau
上映年度: 1949
收音机中传来诗歌
《
从表面看来,影片颠覆了神话的情节。在影片中,漂亮的女死神爱上了年轻的诗人奥菲,用诗歌把他掳到了身边,并且杀死了他的妻子。相反,奥菲的妻子反而是一个不那么招人喜欢的角色,她扮演着攫夺诗人灵感、与世俗合攻围剿诗人的不光彩角色。但是,选择是困难的,奥菲无法在死神与妻子中选择一个。所以,最后死神放弃了竞争,神奇的让时光倒流,让奥菲回到了妻子身边(或说让妻子回到了奥菲身边),人间的世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在阴间,死神和她的助手却面临着无法逃避的严厉命运。
在这一部中,考克斯发挥了《
从镜子隐喻,我们可以重新考察影片中奥菲与两个女人的关系。爱恋奥菲的死神(或说奥菲爱恋的死神)来自镜中世界,而镜中的世界,就是对自身的想象与发掘。善于嫉妒,甚至可以说有些俗气的妻子,是外部世界的表征,清醒状态下的她,是无法理解镜中世界的,甚至于从镜中复活以后,她也完全没有感觉。所以,现在就有了一个虽然经过变形,但本质却没有什么改变的奥菲故事:妻子攫夺了属于死神的奥菲,貌似强大的死神要从妻子手中把奥菲夺过来,她采用了种种计策,甚至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但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她放弃了奥菲,永远的失去了他,自己走进了不知名的所在。
对故事层面这样的解析不免会有些牵强,到底片中的艺术家是奥菲而不是死神,虽然奥菲看起来创作已经衰竭。回到我们讨论的关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话题。奥菲灵感的来源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而收音机播放的是来自死亡的信息,或许,所有的诗人都不过是在重复一首大诗,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重复同一个艺术作品。但即使是这样,诗人仍然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他可以征服死亡,可以从死亡中复活。
死神无疑是片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形象。她面无表情,眼角妖娆地上翘,鼻翼和薄薄的嘴唇轻轻地颤动,前额光洁,头发一丝不苟,一身玄装。与伯格曼《
单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