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站台》我心中你最重

2006-12-4 9:44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雨不亭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题记:喜欢和支持贾樟柯电影5年了,他也由一个地下导演走上前台,用影象影响更多的人;2006年他的新片《三峡好人》获奖的那一夜,我在BLOG里写自己比他还高兴,他正如我默默祝福并期待的那样光彩照人并广受尊重!
如今《三峡好人》即将与12月14日全国公映,祝福影片取得好一些的票房,于此我把以前写的关于他的电影的文字发到各个电影论坛里去,希望获得一些关注,并推动大家支持他的电影,如果你喜欢贾樟柯的电影,请尽量到电影院去支持一下《三峡好人》!
谢谢!


小武在站台上等待列车带他去世界任逍遥
——关于贾樟柯电影的评论

(一):《站台》——我心中你最重

2001年初冬,我和很多人一样盘腿坐在北京枫花园汽车电影院露天的草坪上看《站台》,《站台》是作为首届北京独立电影节闭幕电影免费放映的,据说这是《站台》在国内第一次公开放映,很幸运我看到了,而那个时候我对贾樟柯这个名字还很陌生,对《站台》知之甚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贾樟柯的电影。

那个夜晚寒风习习,我穿的不多,和周围的那些光秃秃的树一样在寒风中有些瑟瑟发抖;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隆冬季节看露天电影的情景,看到那些站着,走动的或盘腿坐着人们唧唧喳喳的等候着电影的开始,远处烧烤摊散发出烤玉米的香味,弥漫全场,这又让我情绪激动不已;已经十几年没有看露天电影了,此情此景让我莫名的感动,很兴奋,很虔诚的盘腿坐在地上等待着电影开始。

电影开始前,有人上台讲话,为这唯一一次的独立电影节做发言陈词,好象有《南方周末》的领导,最后他说热烈欢迎贾樟柯导演上台,我已经不记得贾樟柯说了些什么了,我只记得他是小跑到电影幕下面稍高的草坪上的,他个子不高,胖乎乎的,那一刻我感觉他像个小孩子,和我心目中那些大导演的姿态相去甚远,我竟然因为他给我的这个感觉而在内心里不自主的开始忽视他的电影来,不久我就认识到自己的这种认识是多么的愚蠢了。

电影很快就开始了,可放映的却并不顺利,音箱好象出了问题,后来搞好了,片子一放映大家一片哗然,因为影片没有字幕,长长的序场那些人说着山西话让下面的观众听的晕头转向了。

贾樟柯很不好意思,自己站在旁边做现场翻译,片子就在这样的状况下继续放着。
而我已经被山西话给说晕了,那个时候我觉得山西话真是很难听,简直和说外语一样,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已经看的不耐烦了,我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还好影片里面不时的插入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些流行歌曲,现场观众也不时的发出欢乐的笑声。

我已经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了,我不愿意为了这个听不懂说什么的电影而耗到结尾要再打车回我那遥远的家,我没有那么多钱打车,提前走还可以赶上公交车,我不能错过;于是我错过了第一次看完《站台》全片的机会。

但是《站台》里流动文工团里的那些人,那些歌声,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十几年前,回去的路上脑海里渐渐浮现出小时候镇上的电影院里那些外地的文工团演出的情景,和《站台》里的一模一样,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翻墙进电影院看文工团演出,看到一个像团长一样的青年男人穿着白西装,挥手唱着〈赶问路在何方〉,后来又有三个漂亮的女孩子穿着透亮的黑色丝网紧身服上台跳现代舞,她们里面的三点式在闪灯下看的清清楚楚,她们一上台下面的男人们欢笑声,口哨声淹没了他们的歌声,我跑到最前面才听清楚她们在唱〈吉米,来吧〉,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三点式这个名词,从此这个名词也成为我向别的同学们炫耀的资本。

这次不完整的看《站台》的经历虽然不是很完美,内心里还是一直惦记这个片子,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看到他,要知道那个时候市面上根本没有贾樟柯电影的盗版碟,很多人开始知道贾樟柯和他的电影,但基本上都还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幸运的2002年夏天现象工作室开始搞与导演对话活动,贾樟柯和他的《站台》开始以一种民间交流的方式走向大众,这时候的《站台》已经有字幕了,《站台》一次又一次的在北京的各大高校、国家图书馆、王府井书店,甚至一些酒吧和咖啡馆放释放着它的魅力。而我也一次又一次的追随着贾樟柯一遍又一遍的看《站台》,基本上每次《站台》放映我都没有错过,我一次次被感动着,一遍又一遍的向身边所有认识的人宣传《站台》的优秀;在这么多次看片过程中,基本上每次都能听到贾樟柯的现场精彩演讲,他的演讲和他的电影一样饱含情感,深深的打动着我,直到现在我坚持认为他的演讲比他的影片更精彩,所以我借来摄象机拍下了他在人民大学和观众交流的的现场演讲。

基本上每次对话活动贾樟柯都带上他的电影团队成员上台和观众交流,王宏伟,赵涛,双胞胎姐妹,市山尚三,顾峥都见过;记得有一次在王府井书店放《站台》,他一直站在后面看着自己的片子,就那么站着,片子完了,他再上台滔滔不绝,他象是一个电影布道者,谦逊和蔼的推广着自己的电影和思想;我对贾樟柯和《站台》越来越熟悉,已经可以听懂山西话了,有时候甚至会不自觉的从嘴里冒出几句山西话,竟然完全是赵涛的腔调!

在看《站台》以前我看的电影基本上只有港片和好莱坞大片;《站台》里的故事以及长镜头讲故事的手法第一次让我有一种旁观身边人生活的感觉,甚至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片子里;那些人和事是如此的贴近现实生活,看不到距离,仿佛触手可及。那时候我不知道
侯孝贤更不知道小津安二郎和塔尔可夫斯基,贾樟柯让我见识了长镜头和远景的力量,我真正的开始迷恋上了艺术电影,并第一次萌发了自己也要拍电影,也要通过电影来表达自我的理想。

报刊和网络上关于贾樟柯的介绍越来越多了,我也认识到自己对电影的了解越来越少,我开始疯狂的补电影知识,开始购买影碟,那时候DVD碟片好象还不是很多或者我接触的还很少吧,我只能买一些刻录的电影,我买下了几乎所有的可以刻录的侯孝贤的电影。

站台》的好几个地方都让我泪流满面;第一个地方是崔明亮他们在山谷里听到火车来了,疯狂的跑去看火车场景,对于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个镜头可能很普通,可是对于一个封闭的小县城的年轻人们来说,火车代表着远方,代表着自由,代表着希望;而这些正是他们渴望和追寻的,所以当他们第一次那么近的接近火车的时候,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发狂的奔跑过去,看着远去的火车大声的呐喊着,仿佛要把内心的苦闷尽力的释放出来,仿佛火车可以把那些苦闷带走!我也来自一个偏僻的县城的乡下,对火车的这种情感感受很强烈,所以当我看到崔明亮们大声呼喊的时候,我哭了,很压抑的流着泪。

第二个让我留泪的地方还是在山谷里,崔明亮爬上车开始放《站台》这首歌曲,然后摄象机长镜头远远的观望着那群年轻人歌唱,观众的心也一下子被歌曲撩拨的难过起来,那种失落的,迷茫的情绪被这首歌曲渲染的很悲壮;其实这个时候我没有流泪,再一次流泪的时刻在后面,天黑了下来,深蓝的的夜幕低垂,四周高山逶迤,整个空间和气氛都十分沉重阴郁,这时候崔明亮一个人走到河中间点燃一堆篝火,此时影片里最深情忧伤的那段大提琴演奏的音乐响起,我感到一种寒冷,仿佛点燃的是青春的孤寂和困境的生活,仿佛响起的是青春的呐喊和颤抖的回声;于是我又哭了,没有知觉的泪水滑进脖子,冰凉的泪水。

站台》里的这段大提琴演奏的音乐非常具有爆发力,短促却饱含深情和力量;这一小节音乐在影片里很谨慎的出现过几次,每一次的出现都和画面以及叙事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音乐响起,仿佛拨开了影片情感的闸门,影片所要传递的感情就像闸水一样忽的喷涌出来,和观众的情感撞击在一起,激荡澎湃。

第三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崔明亮表弟三明的那一章节;三明一路奔跑追赶着崔明亮,要他带5块钱回去给妹妹上学,他木然的表情和简短的话语让我心痛不已;贾樟柯让崔明亮停下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其实是把崔明亮的眼睛借给了观众,观众和崔明亮一样难过,不知所措;而崔明亮上车走远后,贾樟柯又把摄影机对准三明爬山的镜头,长镜头下三明艰难的爬着山,越走越远越渺小;这个镜头具有非常悲悯的情怀,把一个镜头给三明这样的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下的民工,在镜头里长时间注视着他们的艰难生活,又有种无能为力的苦痛;我看的心痛,我看到了贾樟柯心痛,贾樟柯说三明是他的亲表弟,《站台》里那段签卖身合同的戏是真实发生在三明身上的;他说中国有很多三明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的用生命付出;因为这个镜头,我对贾樟柯肃然起敬,他也因此成为我心目中的精神偶像!

可是在人大放映的时候,现场竟然有个同学自作聪明的说三明这一段太多余了,完全可以剪掉,当时我在下面一听就急了脱口骂那斯傻B,果真贾樟柯一听他这话也急了,他再次解释为什么要加这一段,还说片子为了放映需要控制片长,很多地方都剪掉了,但是三明这一段从来都没有剪少过!他需要这段沉默的影象来表明他的情怀和立场,他的坚持让我感到他很伟大,我对他的崇拜从此坚定不已!

站台》试图通过汾阳文工团这个小群体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年间的变化来反映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处境,这是个宏观的视角和阐述,而具体到细微的作为影片的主人公们的人生变化却是很小的。张军、崔明亮、尹瑞娟们是哪个时代的先锋和异类,他们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创造力的一群年青人,然而改革开放的十年里他们四处走穴演出,越走越困顿越没有希望,最后青春流走了,他们回到原点已经再没有力气去挣扎,去拼搏,他们已经开始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老了!

从汾阳文工团的这些演员们的人生遭遇来看来看中国的改革是失败的,这些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文化先锋们用十年的青春时光来奋斗来挣扎最后没有成为改革利益获得者,而是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同样比他们牺牲更大的是三明这样的更底层的农民,他们处在一种赤贫状态,用生命来获得生存成本,发展只是一种奢望;《任逍遥》里的小济、斌斌以及他们下岗的父母们也是改革开放的牺牲品,而年轻气盛的小济们面对看不到未来的生活只好选择去抢劫。

我认为贾樟柯在自己的作品里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现状的变化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我们一直陶醉在GDP高速增长的假象里,我们的政府一直在用举国之力来催生出北京、上海、深圳这些样板城市的现代化;然而改革给中国带来的更广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一首流传在民间的的民谣里体现:
国企改革工人纷纷下岗了
教育改革孩子上不起学了
住房改革人民没房子住了
医疗改革人民有病不治了
而这些真实的现状我们只能在贾樟柯的作品力才能深刻的体会,普通如你我的大众才会如此的认同;贾樟柯通过《站台》等一系列作品我们看到中国最基础的社会的现状是堕落的腐烂的、是死气沉沉的、是没有希望的、是被损害的、被掏空的;我们也看到改革开放的这十年真正的利益获得者是官员、黑社会、走私犯、煤矿老板、歌厅老板甚至是崔明亮父亲这样的道德堕落、道貌岸然的父亲们!

站台》很巧妙的回避了文革问题也很聪明的在六四前嘎然而止,这似乎完全躲开了政治风险,可片子却很隐晦的把中国社会改革带来的病态呈现出来,让观众沉思,如果仅仅把《站台》看着是几个年轻人的青春成长影片实在是有些肤浅。

站台》在八九年停下了,但是历史还在继续,改革还在深化,于是我们又看到后面的《任逍遥》和《世界》,这两个电影和《小武》、《站台》在时间和叙事情怀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些因为改革而陷入生存困境的人们,贾樟柯有很多话想说,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具有高度的忧患意思,这四部电影远远不够,我对他依然十分期待。



网友评论...

2009-09-08 18:55:00  大旱云霓

  我也是因为第一次看站台听不懂陕西话而放弃,不过我想着以后要看的,因为贾樟柯。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