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个丹麦疯子的“非典”生活

2006-11-6 9:27  来源:网易 作者:罗南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拉斯冯提尔,丹麦最为恐怖的电影青年。大学期间就已开始创造怪异影像,曾凭借《影像多面体》荣获慕尼克影展奖项。毕业后,倾尽全力把才华播撒于电影拍摄之中。1984年,其毕业后的第一年,独立创作完成影史上最为冷异的犯罪电影《犯罪份子》,攫取了当年戛纳电影界技术成果奖,曼海姆电影节大奖。这是对一个青年导演最好的褒扬,也是对拉斯冯提尔电影技术的肯定。纵观其早期三部长片作品《犯罪份子》(1984)、《瘟疫》(1987)、《欧洲特快车》(1991)均是悲剧气氛浓厚,政治宗教炙烈,拍摄技巧超乎寻常。

至今,拉斯冯提尔超品位的独立依旧使人着迷,更是许多文艺青年梦寐以求所渴望得到的境界。95年春天,拉斯冯提尔在哥本哈根提出了惊人的 Dogma95,霎那间他仿佛成为了世界电影新浪潮的领头羊。只可惜Dogma95戒律太过苛刻,抛离了电影是艺术加工品的本意,因为过于现实化的影像只能存在于纪录片中。而87年的《瘟疫》就是Dogma95的前兆,此后《欧洲特快车》的叠影效果放弃了电脑合成,转而用非常复杂的重复拍摄,这个阶段是 Dogma95的酝酿,为95年新理论的提出埋下了种子。现着重笔墨对其早期三个重要长片进行评述。

犯罪份子》一经问世,许多人为之诧异,包括苛刻的影评人。因为在拉斯冯提尔之前,鲜有人,或者说根本没有人这样对待图像,用行内人的言语来说:挑战商业电影达到了极限。电影单色光的打法绝无仅有,抑郁的黄色压迫感十足,而且不停歇,贯穿整篇。如果不打光,直接用滤镜便会简单许多,譬如《》中的蓝光。可拉斯冯提尔不愿意用额外物来使电影拍摄简化,坚持用打光的方式。这样一来,拍摄难度极大,而且百分之九十的胶片都要在黑夜中成像。“疯子”的所作所为带来的结果是影像真实出色,富有冲击力度。

犯罪份子》的剧情也是独特的,而且涉及的话题是小女孩连环谋杀案。拉斯冯提尔不怕触碰丹麦的道德观,执意把凶杀暴力展现于影迷的视网膜上。费舍是个胸怀大志的侦探,对于破获这起凶杀案很有信心,追随着导师奥斯本著作《犯罪元素》的方向,反而误入崎岖走进了罪犯精心设计的泥潭。初次观摩本片的观众,必定理解不了剧情,仿似雾里看花。因为阻碍的因素颇多,如奇怪的道具(破旧的降落伞、被解剖的牛羊),奇怪的催眠术,奇怪的蹦极者。可经过多次欣赏后,会发觉到拉斯冯提尔的精髓之处,几乎所有的奇怪之处,都为影片的结尾震撼点起到了质变的累积。

影片拍摄场景艰难,在一场下水道的戏里,弥漫着肮脏的臭味,遍地都是污秽之物。拍摄之前,工作人员甚至需要用检测设备来检测下水道的空气是否令人窒息。在极端真实的环境下,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只是难为了演员与工作人员们。这应该是拉斯冯提尔Dogma95理论的前期孕育,即第一条:必须实地(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拉斯冯提尔对于暴露镜头毫不掩饰,这是其“疯子”表现的另一条途径。在《犯罪份子》中,女演员几乎可以说是倾力演绎,为了艺术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躯体轮廓,包括极为敏感的部位,时间虽不多,可在84年的丹麦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拘一格的拉斯冯提尔我行我素,行为“蛮横”!

过了三年,《犯罪份子》的光芒已经黯淡,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个恐怖青年的存在。而拉斯冯提尔却成功的在丹麦筹集到了100万丹麦货币来拍摄不可能拍摄完成的电影《瘟疫》。100万的丹麦货币是个非常非常小的数字,投资人甚至不相信有人能够把这笔钱转换成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可是拉斯冯提尔却勉强做到了,他多花了6万用106万完成了16mm胶片的《瘟疫》。为了节省费用,他自己担当男主角,表演算是本色演绎,有些平淡,编剧由他自己和其好友共同完成。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医生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万难来到“瘟疫之城”,只求为患者解脱痛楚。但殊不知他的出现反而带来了更大的“瘟疫”,最后医生跪倒在地上,祈求神的怜悯。本片全部是黑白色调,回到了极简的方向。叙事框架用了报幕式,即用“周一、周二、周三”等字幕,一目了然。只是一些情节令人不解,譬如影片起初黑人司机的大笑。当看完最后一个震惊世界的镜头后,才隐约发觉到司机的大笑只是一个对照镜头。现在来说影片最后女孩嘶吼的情节,这个情节把《瘟疫》带到了高潮,也把观众吓得魂飞魄散。女孩的嘶吼持续了数分钟,是歇斯底里,是惨绝人寰的。吼声的最后,女孩的脖子出现了“瘟疫”水疱,越来越大,直至爆裂,“疯子”拉斯冯提尔恐怖情结可见一斑。还有一个镜头是医生取下病人颈部毒瘤的画面,手术刀一划开,皮下组织便出现了,取瘤子的全过程万分胆寒。

瘟疫》的问世没有引起观众的兴趣,甚至被人认为是拉斯冯提尔较差的作品之一,可《瘟疫》的作用在于它的拍摄手法接近了Dogma95的规则,或者说就是雏形,也是拉斯冯提尔自我剖析的最佳范例。

时过境迁,90年代的拉斯冯提尔的经济状况改善,拍摄资金也较为充足。因而91年出来的《欧洲特快车》就比前面的作品精良了许多,制作上也愈加复杂多样。本片是拉斯冯提尔奠定影坛地位的代表作,奇特炫技的迷宫式使人醉生梦死。电影剧情非常明白,或许是丹麦疯子终于考虑到观众因素了。电影讲的是一个美国青年充满了理想,二战后来到德国开始铁路工作,但事与愿违,最后的他却炸毁了火车,让无数生命毁于一旦。

题材的尖锐性已是拉斯冯提尔的专利了。“德国、纳粹”等敏感词语出现在90年代初期的东欧是有恐怖性质的,况且当时德国颇为动乱,东德西德即将合并。影片的外景拍摄地选择了波兰,这时亮出关于“纳粹”的东西来,肯定让波兰人受不了,但拉斯冯提尔却毫无顾虑,坚持不懈地拍摄着他一个个的镜头。

这些镜头富含着导演的智慧精华,这里要提出“叠影”技巧。“叠影”毋庸置疑就是把2个或2个以上的镜头叠加起来,起到合并的作用。在《欧洲特快车》的表现就是黑白镜头与彩色镜头的叠加,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拉斯冯提尔首先要拍摄没有主角的外景画面,然后在摄影棚拍摄主角们的画面,最后合并。单纯的两画面叠加出现在男演员凯斯勒拉列车“疾停把手”的时候,这时“把手”是红色的,演员是黑白色的,明显地被区分了开来。而多画面的叠加愈加困难了,因为人物找位置的难度系数增加,影片最多时候的叠加达到了7次。

其实按照目前电影拍摄方式来看,完全可用电脑特效技术来处理,简单且减少导演的精力,但对已有Dogma95雏形的拉斯冯提尔来说是荒谬的,电影不是处理艺术,而是一门技巧艺术。在他天才似的思想簇拥下,《欧洲特快车》成为了经典。

此三部作品被归类为《催眠•欧洲三部曲》,是拉斯冯提尔早期最为重要的电影。这三个片子的内容,全部涉及了主角人物由激情到谬误的发展阶段,还有三部曲中都有“催眠术”,也许那个时候,拉斯冯提尔发觉催眠是个有趣的东西,容易令人丧失原来的思维,因而在主角人物的性情转变中获得了印证。

1995年春,拉斯冯提尔与其同行们终于提出了Dogma95(逗马),在影坛引起了新浪潮,理论归纳了十大戒条:
1、必须实地(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2、不可在影像之外加进额外的音响效果(也不允许加入配乐,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
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4、必须采用彩色的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如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在摄影机上加上 “机顶灯”;
5、不可使用任何滤镜;
6、不可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
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8、不可拍类型电影;
9、电影制式必须为35mm;
10、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和片尾字幕(制作名单)中出现。

只可惜Dogma95出品的电影票房都以惨败而告终,但拉斯冯提尔没有死,后期作品《白痴》、《在黑暗中漫舞》、《破浪而出》等均是出色作品,精彩仍在继续。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