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父辈旗帜》有多少中庸可以重来

2006-11-1 8:57  来源:腾讯 作者:红袖添饭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其实,我最先想到的词是“乡愿”。但仔细一想,“乡愿”这词太恶毒了,《父辈旗帜》(Flags of our Fathers)虽然迷糊,但也没到“伪善”的地步。所以,还是“中庸”合适些。

  表面上看来,无论是“中庸”,还是“乡愿”,都有些“老好人”的意思。所谓“老好人”,就是大家都认为是好人的人。映射到电影观感上来,本片就非常像那种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好电影的电影。

  首先,反向思维的话,本片想拍得很差都比较难。有“历老弥坚”的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掌控全局,有“大片保证”的斯皮尔伯格做监制,有以精良著称的保罗哈吉斯完善剧本,有一众虽然算不上一线但个顶个好质素的演员垫底,题材又是近年望眼欲穿的战争片,听听都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再联想到老克在最近几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返璞归真一般的克制与内敛,不由得更增添了人们的期待。因为老克这种后来的风格,正是电影语言趋于大成的标志,仿佛武林高手最终都会精华内敛一般,摆在老克面前的,似乎只剩下得道飞升一条发展的道路了。

  不知是不是觉得那样“高处不胜寒”,老克“决定”暂时不提升自己,来留恋一下凡尘。可是,留恋也不一定非得降低水平啊,难道想返老还童、从头再来过不成?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纳闷了:既然前面说到本片很难拍得很差,如今怎么又是“水平降低”了呢?

  这得看和什么比了。与一般的战争电影比,《父辈旗帜》具备足够多的优点。自《拯救大兵瑞恩》和《细细的红线》之后,好莱坞的战争片就缺乏一个独特的视角,因此每每不是言过其实,就是敷衍了事,没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

  相对而言,本片的战争切入角度大有搞头。如果说“大兵”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审视,“红线”是对生存本体的思考,那么“旗帜”就是对英雄观的重构。不能否认,“英雄意识”与“英雄情结”是战争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即使那些声明自己不是英雄的主角们——如“大兵”中的米勒上尉——也会被观众心理认同为英雄。但是《父辈旗帜》当中没有英雄,不仅片中角色们宣称自己不是英雄,编导也不是将他们以英雄为目标来描绘的,看完之后观众心里也不会以英雄来认同。

  简而言之,本片想将人们通常想象中的战斗英雄,还原成普通的人,并顺带通过这种英雄观的重构,让观众更加真实地了解战争。想比“大兵”的真实、“红线”的哲理,“旗帜”的这种角度显得更为“平和”。这无疑是与伊斯特伍德近作心态一脉相承的。角度平和了,才能更真实的体验与发现。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因为一张照片著名了就凑巧成为“英雄”,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但为了赢得战争,他们还得顶着压力,继续承受这“英雄”的称号。

  普通人没有当过英雄,自然对英雄的头衔垂涎不已。这就好比大家都无法长生,所以总是幻想不老一样。其实,有些很有光环的事情,真正轮到自己头上,未必就是很幸福的。如果当事人是自律性和正义感特强的(就是美国人常说的特有integrity的人),就会更在意荣誉的真实性,就像王菲歌里唱的, “不是我的我不要”——反过来——要了就会很不爽。剧中的三位主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点。再考虑到这种“英雄”的头衔是由政府不顾事实强加的,而且此后的作为又是完全和战场英雄无关的、充满铜臭气的行为,更加让人感到所谓“英雄”,以及英雄背后的所谓“战争”,都有些荒谬而不真实起来。

  应当说,电影在这个切入点上还是演绎得不错的。三位男主角在这一点上的表现也很有层次感,这就更加增添人性的复杂来。不过,这样的视角,也会使影片带上走向片面。因为在真实的战场上,还是有真实的英雄们存在的。美国本土上那些风光却虚幻的英雄形象,并不代表太平洋的“一窝鸡毛”(Iwo Jima)岛上的英雄们就湮没于历史了。

  虽然约七成的电影篇幅是描述三位男主角在大后方的经历,另外三成镜头中还是给予战场上美国士兵们很正面的描写。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本片的战斗场景也多是用手提摄像机拍摄,带给人无比真实的临场感。同时,音效方面也一改近年来战争片的疲软状态,变得异常生猛。从影片揭幕大约15分钟开始,有一场规模宏大的抢滩登陆战,历时大约一刻钟。伊斯特伍德凭这一刻钟,终于能让斯皮尔伯格的“大兵”不再专美于前。虽然在调度复杂性上没有超越后者的抢滩戏,在场面惨烈和音响的动态凌厉方面则不妨多让。抱着《大兵》DVD吃了多年老本的音响发烧友们,终于可以有新鲜片段来炫耀自己的家庭影院了。

  在对鬼子士兵的描写方面,老克倒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乡愿”——片中对鬼子描写并不多,其实算很少的,因为根本没有一个在镜头前持续一分钟的突出人物,要么是一出场就躺在地上装死尸的龙套,要么就是出来几秒就给枪毙或炸死从而殊途同归装死尸,还是龙套。按照新闻,老克是比较同情“一窝鸡毛”攻坚战中的鬼子士兵的,要不,他也不会同时执导反映鬼子视角的《一窝鸡毛的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简称《鸡毛信》)。根据历史记录,紧紧夹着“一窝鸡毛”的日本鬼子,当年的确是蛮疯狂的:战死12000多人,绝少有投降的。也许,在老克眼里,这就是勇敢了;浑不知小鬼子们热爱走火入魔的“武士道”,战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件很光荣而值得追求的事呢。老克没有对此大加描写、或者至少给出一两点暗示,都是出乎俺的意料的。或者他想留着这些素材,放到《鸡毛信》里集中展示?

  事实上,除了对待日本人的态度外,片中还揉进了其他更复杂的剧情元素,例如种族歧视。可惜这个元素,在个人看来,有些唐突了,或者说至少没法激起应有的反映。由此,可以展开俺对该片的不满了。

  俺说本片中庸,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该片企图很大,太大,乃至超过了一个精炼的故事所应包括的内涵。过大企图的一个表现,就是同时照顾前线与后方两大主线。正如前文所言,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从正反两方面揭示“英雄”的真正含义,但是,坏处——或者更应该说“风险”——是有可能两边都没法充分表现。最明显的,是战场英雄这一块,表现时间非常紧缺,人物又多,时空切换的剪辑又增添了理解的难度,以至于观众最终没记住几个面孔。俺个人虽然记住了“麦克”这个角色,那也是出于《拯救大兵瑞恩》中由该演员饰演的神奇狙击手的怀念,至于这哥们在本片中的形象与事迹,说实话我真是想不起来了。由于战地形象的模糊,“真心英雄”的形象就难树立起来。而在后方“英雄秀”方面,所谓“出于正义感的内疚”以至由此引发的“酗酒麻醉后遗症”,在观众们的视听经历中已是屡见不鲜了,都快成好莱坞表现这一主题的教材版本了,你说能不滥俗吗?

  如此一来,正面的英雄大家没印象,消极的英雄大家又审美疲劳,加起来老克在这部片里等于没说明啥子才是英雄。是的,是的,影片的结尾,的确是用总结式的独白,道出了“英雄士兵”们该是如何模样——对不起,老克——大家早八百年就知道了应该这样,您老人家并没有给予我们任何感兴趣的新东东,很不厚道哟~~

  题材内容上的失望也就罢了,毕竟老克第一次搞这么大的动静,每天焦头烂额的也不容易,掌控有所不力,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以老在再前几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炉火纯青的电影技法,居然将本片拍成了一部没有嚼头的温吞水,实在令人太遗憾了。

  记得俺还曾用“素面朝天美人骨”形容过《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意思是说老克的手法看似不饰雕琢,实则精华内敛,细细品味自会发现一片绝妙乾坤。于是,我期待着能在本片中领略到更完满的境界;盼望着,盼望着,老克来了,却带来了肤浅和庸俗,令人大跌眼镜。其实,老克根本不用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那个印第安小伙的愧疚状态,大家都是聪明人,用少数几个克制却精炼的镜头能传达的东西,何必那么连篇累牍得胡煽情呢?不止是这,片中的战友情、母子情以及种族歧视、政客嘴脸等等,都可以用更含蓄的方式表达。像目前这样搞得这么明显,一来失去了品味的价值,二来也让影片看起来很廉价,随便捉个导演都能表现,哪里能体现出老牛仔那干净利落、沉稳自然的风骨啊?

  以老克的实力,完全能将本片的内容铸就成为新一部战争经典,并以自身独特的风格,和《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相对于能力不足的无法企及,老克目前造成的遗憾更令人扼腕。如果可能,我宁愿老克多拍十部《百万宝贝》,也不愿看到他再砸一部《父辈旗帜》。克兮,归来!
相关链接: 顾前 王菲 DV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