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灭亡
2006-10-26 9:19 来源:网易 作者:爱比甘蔗甜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们需要一个参与者来讲述那动荡年代的故事,就戴米恩吧,但或者他并不想这样,就像他说的,“我从没想卷进这场战争”。的确,戴米恩大概如很多爱尔兰人一样基本习惯了听说英国人对于爱尔兰人的欺凌,改变不了世界,大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但在那个欢闹着打完曲棍球的下午,一队英国兵匆匆的来了,又匆匆的去了,而一个年轻的生命却结束了,原因仅仅是他不愿意用英语回答他的名字,英国人殴打着这个倔犟的爱尔兰小伙子,他的母亲只能在旁边怯懦又痛苦的说,“他叫米哈奥沙利文,他叫米哈奥沙利文……”,戴米恩也只能大叫,“他才17岁,他什么犯法的也没干”。失去朋友让他对于自己的以后犹豫了,而在火车站再次看到英国人的横行时,他选择留在爱尔兰,“我庄严发誓,将竭尽所能,支持和保卫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也就是爱尔兰下议院,抵抗一切国内国外的敌人”。
此时的年轻人们有着一个亟待达成的目标,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以及平等,一切在这个目标的向心力下有着强而有力的凝聚力。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忽视了确定他们所要拥护的,也就是他们是为了那个阶级而战斗的。戴米恩在监狱里和丹深情的背诵康纳利的演讲,“即使你明天赶走了英国军队,在都柏林城堡升起绿色旗帜,除非你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你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而英格兰还将统治你,凭借他的地主、资本家和财团。”而他的哥哥泰迪,也就是这队人的首领,却在之后下议院认可的法庭第一次判决后,将被判关起来的人放走,因为他是地主、资本家,他有钱来提供给泰迪他们枪支。分歧开始显露,并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当戴米恩痛苦的打死因害怕而出卖他们的克里斯雷利时,他知道他必须要一直走下去了。
当革命终于似乎是胜利了,欢庆之后,戴米恩们发现那些曾经领导他们,影响他们的人们却在向英国人妥协,期望中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不会到来,似乎只是大街上的棕狗子变成了绿狗子。“虽然有几个可敬的例外,但整个天主教会有一次站到了富人一边”。矛盾彻底激化,戴米恩们想建立一个拥护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泰迪们似乎更原意在独立之后维持富人们的统治,戴米恩和泰迪的矛盾直接体现了两个阶级的矛盾。当一切不得不再用武力来解决的时候,丹死掉了,戴米恩也被关进那个在英国人统治时,大家一起坐过的监狱。“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可是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法国有个叫让保罗萨特的亦说过,“任何人都是通过对他来说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总和,即通过一种多少被堵塞的未来,来否定的确定自己。”所谓的英雄们在自己的豪言壮志里溺水,戴米恩却在不自觉里更加坚定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当戴米恩决然明白这些的时候,出现在导演镜头下的似乎是所谓的轮回,抑或宿命,曾经的执刑者变成了受刑者,一样的结局,但却是不一样的原因,克里斯雷利因出卖同志而被戴米恩打死,戴米恩却是因为不肯出卖同志而要被泰迪打死。但对于克里斯的母亲和戴米恩的女友辛妮,那句痛苦的“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却饱含着一样的情感。
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但当无产阶级终于通过革命成为了有产阶级呢。泰迪们赶走英国人是为了自己成为统治者,孩子们依然挨饿。那么要是戴米恩们胜利了呢,那些关过泰迪,关过戴米恩的监狱又将为谁准备,谁又会成为施刑者,谁又将会是受刑者呢。而真正的历史是这样写的:
1919年,大多数于1918年大选中当选的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他们自行组成了爱尔兰众议院,并于1919年1月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发布了单方独立宣言。当时,爱尔兰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在英爱战争(亦称爱尔兰独立战争)后,英爱双方代表达成英爱条约,予以爱尔兰合法的自治权,即自治领地位。爱尔兰成立爱尔兰自由邦,领土包括爱尔兰全岛,但条约允许北方六郡(即北爱尔兰)不参加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宪法同时规定,爱尔兰为君主立宪制,爱尔兰国王由英国国王兼任,同时设立总督职位,议会实行两院制,成立“行政委员会”(即内阁),设立行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1937年12月1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设立爱尔兰总统职位,但国王继续根据成文法在国际上为爱尔兰国的象征。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爱尔兰成为共和国。
爱尔兰于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国之后,自动退出了英联邦。(英联邦于1950年才更改规则,允许印度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之内。)虽然爱尔兰并没有重新申请加入英联邦,但是它保留了许多成员国的权利,如:爱尔兰公民在英国享有所有英国公民权利,包括参选英国国内选举和参加英国军队的权利。
谁对了?谁又错了?在历史的浩淼长河里,戴米恩毕竟显得微不足道,爱尔兰终究还是绿色的。
导演肯洛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小人物的经历展现大时代的变革,情节设置得当,使得影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娱乐性都有颇高的可看性。
2006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武汉 小雨转阴转未知 丙戌年九月初四
影片资料:
片名:风吹稻浪。
导演:肯洛奇。
主演:利亚姆•卡宁汉姆(LiamCunningham)、帕德莱克•德兰尼(PadraicDelaney)、西里安•墨菲。
国别:爱尔兰
时长:2小时04分
年代:2006。
获奖: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此时的年轻人们有着一个亟待达成的目标,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以及平等,一切在这个目标的向心力下有着强而有力的凝聚力。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忽视了确定他们所要拥护的,也就是他们是为了那个阶级而战斗的。戴米恩在监狱里和丹深情的背诵康纳利的演讲,“即使你明天赶走了英国军队,在都柏林城堡升起绿色旗帜,除非你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你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而英格兰还将统治你,凭借他的地主、资本家和财团。”而他的哥哥泰迪,也就是这队人的首领,却在之后下议院认可的法庭第一次判决后,将被判关起来的人放走,因为他是地主、资本家,他有钱来提供给泰迪他们枪支。分歧开始显露,并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当戴米恩痛苦的打死因害怕而出卖他们的克里斯雷利时,他知道他必须要一直走下去了。
当革命终于似乎是胜利了,欢庆之后,戴米恩们发现那些曾经领导他们,影响他们的人们却在向英国人妥协,期望中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不会到来,似乎只是大街上的棕狗子变成了绿狗子。“虽然有几个可敬的例外,但整个天主教会有一次站到了富人一边”。矛盾彻底激化,戴米恩们想建立一个拥护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泰迪们似乎更原意在独立之后维持富人们的统治,戴米恩和泰迪的矛盾直接体现了两个阶级的矛盾。当一切不得不再用武力来解决的时候,丹死掉了,戴米恩也被关进那个在英国人统治时,大家一起坐过的监狱。“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可是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法国有个叫让保罗萨特的亦说过,“任何人都是通过对他来说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总和,即通过一种多少被堵塞的未来,来否定的确定自己。”所谓的英雄们在自己的豪言壮志里溺水,戴米恩却在不自觉里更加坚定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当戴米恩决然明白这些的时候,出现在导演镜头下的似乎是所谓的轮回,抑或宿命,曾经的执刑者变成了受刑者,一样的结局,但却是不一样的原因,克里斯雷利因出卖同志而被戴米恩打死,戴米恩却是因为不肯出卖同志而要被泰迪打死。但对于克里斯的母亲和戴米恩的女友辛妮,那句痛苦的“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却饱含着一样的情感。
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但当无产阶级终于通过革命成为了有产阶级呢。泰迪们赶走英国人是为了自己成为统治者,孩子们依然挨饿。那么要是戴米恩们胜利了呢,那些关过泰迪,关过戴米恩的监狱又将为谁准备,谁又会成为施刑者,谁又将会是受刑者呢。而真正的历史是这样写的:
1919年,大多数于1918年大选中当选的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他们自行组成了爱尔兰众议院,并于1919年1月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发布了单方独立宣言。当时,爱尔兰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在英爱战争(亦称爱尔兰独立战争)后,英爱双方代表达成英爱条约,予以爱尔兰合法的自治权,即自治领地位。爱尔兰成立爱尔兰自由邦,领土包括爱尔兰全岛,但条约允许北方六郡(即北爱尔兰)不参加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宪法同时规定,爱尔兰为君主立宪制,爱尔兰国王由英国国王兼任,同时设立总督职位,议会实行两院制,成立“行政委员会”(即内阁),设立行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1937年12月1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设立爱尔兰总统职位,但国王继续根据成文法在国际上为爱尔兰国的象征。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爱尔兰成为共和国。
爱尔兰于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国之后,自动退出了英联邦。(英联邦于1950年才更改规则,允许印度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之内。)虽然爱尔兰并没有重新申请加入英联邦,但是它保留了许多成员国的权利,如:爱尔兰公民在英国享有所有英国公民权利,包括参选英国国内选举和参加英国军队的权利。
谁对了?谁又错了?在历史的浩淼长河里,戴米恩毕竟显得微不足道,爱尔兰终究还是绿色的。
导演肯洛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小人物的经历展现大时代的变革,情节设置得当,使得影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娱乐性都有颇高的可看性。
2006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武汉 小雨转阴转未知 丙戌年九月初四
影片资料:
片名:风吹稻浪。
导演:肯洛奇。
主演:利亚姆•卡宁汉姆(LiamCunningham)、帕德莱克•德兰尼(PadraicDelaney)、西里安•墨菲。
国别:爱尔兰
时长:2小时04分
年代:2006。
获奖: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