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黑暗中的如水映像

2006-9-14 13:27  来源:后窗 作者:山的札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

明明是一道水般清澈的光,怎么会变幻出一个纷繁的世界呢?
那里不仅有碧海蓝天,绿树鲜花,还有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甚至还映照出人们的喜怒哀乐……人们在那个光影交织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2】

还记得露天电影院吗?那是儿时的天堂。
坐在星空下看电影的童年,如今想起来也是一场斑驳的老电影。那时候常常抬头看那一束皎洁的光,真不知道那里暗藏着怎样的奥秘。直到现在我也不懂电影的原理,可是却也没有那份探知的心意了。
电影放映以前是最快乐的。银幕一片雪亮,尚未知晓的故事正在等待夜色的呼应。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把手伸进那束光里,在银幕上寻找自己的影子,不断地摇摆召唤。有时还会用双手做个动物造型,还一边比试谁做得更像。每到周末,我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天黑,催促爸爸妈妈早点儿开饭,那一种盼望的心情也早已丢失了。

【3】

能记起来的电影残缺不全,只有一部外国电影记忆犹新——有一天听老师讲“执着”的涵义,我立刻就想起了这部影片。它让我懂得了有一种坚持,叫做信念。
片名毫无印象了。影片开场是一架云层之上的飞机,一位乘客随手扔了一个可口可乐的玻璃瓶。瓶子落到非洲的某个原始部落,一个孩子捡到了。他很好奇,献宝似的呈给部落首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上天的珍宝。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怎么保护这件稀世之宝,后来好像还与其他部落发生了夺宝战争。最后首领决定要归还上帝,因为这是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层层选拔出最强壮的男子,派他到遥远的高原把宝贝完璧归赵。
男人上路了,一路风餐露宿。他遇到了文明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那些人还是猜到了他的意思。大家耻笑他,说他真愚蠢。可是这个男子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途中阴晴无定,时常遭遇野兽地袭击。男子历经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旭日东升,脚下云海茫茫。他虔诚地把瓶子高举头顶,从云端抛下。自豪的微笑。
后来我查阅过一些电影资料,希望重新体会那种最初的感动,可是至今仍是一个谜。这部无名的电影,让我爱上了这个由光影创造的世界。

【4】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里面包容着历史,未来,大地,海洋,一辈子也不可能亲临的某条街,还有在街上生活、流浪的人们。或许会有那么一扇门,可以借此穿越时空,体验变化莫测的人生,我想,只有真诚能帮你打开那扇门,并通往未知的心灵。
看电影时,我希望自己是一张白纸,不夹杂个人的喜恶,静心体味别样的生命——或许粗糙,或许深刻,或许高尚,或许卑微,或许灿烂,或许暗淡……他们的爱憎自有鲜明的道理。观影者最好是保持沉默。
我渴望进入那个“绝对的寂静和浑然无告”的世界,借助一个确切的故事,让悬空的思绪附着在故事的表层。看电影也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在不可预知的地域,在深不可测的心灵里渴望一种坦然自若地注视,在一瞬间洞察欲告无言的透明状态。
这几年看过许多电影,有话想说时不过写写文字。当然,文字只是一种途径,对于我来说却是意外的收获。

【5】

我拿出少年时攻读世界名著的劲头儿,一部是一部的,用心观摩,我希望将电影读出味道。这种过程其实很艰涩,远没有看一场娱乐片轻松自在,但是这些欧洲文艺片给我更多的思索,我感知到的喜悦和怅惘渐渐转化成文字,当我重读这些文字时,眼前飞扬着一段又一段鲜活的映像。
爱电影,看电影,期待和电影会一瞬间融合。我无限景仰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导演,他们呈现给世界的是无尽的宝藏,就像哪个抱着瓶子奔跑的男子,因为执着,因为信念,他们站到了世界之巅。
最后,把生命交还大地,把心灵交还电影。
电影,是黑暗中的光明,如水的映像俨然岁月的河流,在一条无岸的长河中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柔波款款,看见了大雁南飞,看见了北国风光。
看电影,我追求一种味道,或浓郁,或清淡都好。可是近来对那些平铺直叙的纪录片颇有好感。看人家买菜做饭,洗衣擦地,偶尔站在窗前对着摄像机说几句话,或者坐在暗红的灶火旁回想某个人,触及痛处洒几滴眼泪,风轻云淡的,陈年往事轻轻晕染开来,化为云烟。我看到的主人公都不是什么追索人生巨大意义的思想者,而是看似庸庸碌碌,情感却也纤毫必露的劳作者。心灵于我们只是闲暇时的一种休息。
大多时候,我们不关心心灵——别人的或自己的。
面对镜头的人应该是最不真实的,可是却极其容易表露内心。就像在电影中看到别人哭泣,明明知道那是一场戏,却仍投入了过剩的感怀。有时,我们都在寻找这种契机。
言尽于此。电影是一扇窗口,或一条路等等比喻数不胜数,也都算准确。然而,我想说的是“电影是一个机会”。当然,这很浮泛,远没有窗口、或路来得实实在在。

【6】

我望向窗外,这个秋天细雨绵绵。电影里的雨可不是这样的,它要表达情绪,暗示命运。暴雨将至,春雨潇潇,或宣泄或抒情总要为情节服务。窗外的鱼没有如此负累,只是沙沙,沙沙地告诉你,出门别忘了带雨伞。
接连几天,啃读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部电影《》,《》,《》。喜欢。这两个字可是想了半天才确定的。导演铺设了一片虚拟的海滩,却需要观影者细心寻找——肯定会有的石子,贝壳,或者珍珠。我知道任何解读和标注都是错的,只是备忘吧。
写到这儿,想起一篇关于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的访谈。这个人几年如一日地“演示熬磨”,他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不说话,或一年不做爱,或一年在露天环境中游荡……叙述这种过程三言两语肯定说不完。采访他的康正果在结束访谈时总结发言——
人就是如此痴心,明知道时间会抹掉一切,还是不放弃痕迹,以图幸存的努力。
映像是一个美丽的词,但不虚幻。电影是导演的痕迹,随笔是夜晚的痕迹,窗外的雨是秋天的痕迹,悄然增长的年龄是时光的痕迹……我们都在努力,以图幸存地见证。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vohagLyFPIcwGS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