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铁西区》:哀婉的诗篇

2006-9-11 18:31  来源:新浪论坛 作者:northeastfox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铁西区》是一部纪录片,一部可能在国内永远也不会公映的纪录片。纪录片应该是电影的最初形态,就其实体本质来说,同照相一样,纪录片同现实生活有着明显的亲近。

这部片长达545分钟的影片,纪录的是世纪之交沈阳市铁西区作为一个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繁荣昌盛发展壮大的重工业区的繁荣不再和萧疏迷离。片子的长度已经接近一部电视连续剧。我分几次,才看完了这部电影。虽然它只纪录了一种物质而非精神的连续,但却包含了具体的情境和事件,同时影片并没有着力赋予每一个镜头以更深的探究产生联系的含义,导演只是单纯出于表现的目的而展示和深入外部现实。
铁西区》由“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个故事构成。“工厂”中所描述的重工业生产型企业是中国上个世纪后50年期间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当时的体制下,工人们及其家属逐渐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生活模式。影片主要描写在这种生活模式下的工人在工厂里如何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以及当这些工厂逐渐停产关闭时,工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厂房的那些瞬间。

1934年,日寇为了生产武器装备及为大型军工企业提供机械配套设备,建立了铁西区的基本框架,南宅北厂的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将二战期间从德国没收的设备整修之后,作为156项投资项目援华建设,绝大多数安装在这里,铁西区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最早和“苏联模式”对接最彻底的地区。改革开放前,东北重工业基地一直是中国工业的脊梁,为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个世纪80年代初,铁西区内所有工厂提供的就业岗位约有100万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在中国南部的诸多城市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代时,东北还处于指令性计划模式之下,1990年代初期,铁西区部分国营企业出现亏损,到1999年末许多工厂陆续停产。十六大之后,国家开始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希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使东北的国有企业实现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这个战略决策的背后是中国目前总体工业装备已经形成进口依赖,东北的石油、煤等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缺乏严重,矛盾转嫁到个体身上,就形成大量岗位的流失。

铁西区在转型前实行的一直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此类重工业基地无论是改制还是直接进入破产程序,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导演按照时间的进程和工厂的运作顺序来组织情节,架构叙事。使工厂的庞大和质感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感觉就像一个人过去的理想。而现在,工厂则是一片废墟。

艳粉街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的丫环死后葬在这里,这个地方就被人们叫做丫环坟,后来改名为艳粉街——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是女性出卖肉体的地方。它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之间的想象已经决定了这里社会边缘人的地位。

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这里居住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关里来为日本工厂做工的工人,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部分从农村返城的知青也在这儿安了家,影片中绝大多数居民都是铁西区工厂的工人。

这个故事主要拍摄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在1999年至2001年这段时间里,在艳粉街的日常生活,一直到艳粉街拆迁为止。影片通过捕捉艳粉街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这一地区乃至中国这一阶层人的生活面貌,以及在物质缺乏的环境中如何面对他们的自身需要,从而透视出他们的道德与情感以及理想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对于破灭之后的事情,人们总是想要看到希望,所谓希望,大抵就是那些正值韶华的年轻人;这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他们的青春、爱情、欲望、欢笑、嘻闹成为这个晦暗背景中的一抹亮色,仿佛是每天升腾在屋顶上的云彩。虽然他们无所事事地整天在堆满积雪与垃圾的社区里游荡,但他们的出现还是为这个沉沦中的街区带来对生命活力的希冀,他们代表着这个街区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导演仔细地观察这些在最敏感年龄里的孩子们对生活现实的理解和表达。看着那些孩子整天在街上走,他们的青春在怎样的状态下消失,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其实是既可以预计,又无法预计的。然而他们的愿望,他们用自己的本能和天性对那些美好事物的朦胧意识与追寻,其实是导演寄托希望的所在:人总是要去追寻他生命中的东西。但是,对于《铁西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一种轻易的托交,青春和希望是很容易像朝露一样地逝去的,特别是以物质的贫瘠和精神的贫瘠为底色,在人的命运被一种巨大的异己的力量所左右的时候。片中的年轻人,粗俗,软弱,一身油气,他们是活生生的,却不能让人对他们寄以希望,片中的年轻人在废墟中向往着明天,但明天却是未知的。

“铁路”则通过一辆在铁西区内各工厂运输工业成品和原料的火车展示出铁西区工业区的外部形象,目光所及的是火车工作人员和一对靠火车生存的父子,继而展示出了一个游离于社会体制外的生命个体,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如何掌握自身的命运,以及火车上的工人终日处在苍白的工作中的情况。

杜锡云和杜阳是一对以火车为生的父子,然而,他们并不是铁路上的正式职工,而是游离于社会体制外的个体。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户籍,没有固定的住所,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这都是一些生活在主流历史之外的边缘人,却寄生在历史中,在体制的缝隙中寻求脆弱的生存空间。老杜和他的儿子,靠每天帮铁路上的人打杂,拣或者偷火车上的煤卖掉,来寻求生活来源。他们与体制、与铁路、与那些正式职工是相互依存、利用和对立的关系,也是很不稳定的飘离的关系。父亲一无所有,却被艰难困苦的生活锤炼得坚强而猾黠,对周围的社会和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并且努力维持着自己和孩子在颠簸变化的生活漩涡里的生存空间。而面容忧郁、沉默寡言的十七岁的儿子,因为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在非正常的环境里成长,内心非常脆弱,和外部世界的接触障碍重重。

一次,父亲因为偷煤被抓到拘留所里关押了。独自留在破屋中的儿子从墙角翻出一个包了两层的塑料袋,慢慢打开,却是一迭照片,最上面是一张包括母亲在内的全家福,再一张是年轻时的母亲微笑而温和地看着世界。这时,忽然,钟声响了起来,在这样的黑夜和重负下,钟声仿佛来自天堂,它扣人心弦,一直敲了十一下,——镜头从照片缓缓地摇到墙上的挂钟,再摇回来,儿子已经泪流满面,泪水透亮地挂在伤恸的肮脏的脸上,——这张孤儿的脸在刹那间被窗外的光所照亮。

这是三部当中最有剧情片味道的,当所有人把火车和铁路当作近代文明的代表产物的时候,它给空间带来的巨大变革令人类狂喜不已。而就在这个伟大发明的身上寄生着一些最边缘的人,除了名字以外,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就像一台机器吐出的废渣或是碎片,不经意间就会被洪流卷得杳无踪影。某种意义上来看,“铁西区”的“废墟”在“铁路”中才得以完全确立,这个意象在《铁西区》中真正成为了现代人荒芜潦草的情感最佳的安置处所。

回想着铁西区曾经的辉煌,眼前却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残败楼宇和衰末厂区,这种对照本身就像一首哀婉的诗篇,让整个人都沉浸在这样的感怀里而不能自拔......
相关链接: 铁西区 洪流 未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