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北野武的电影世界

2006-9-3 12:39  来源:后窗 作者:小康街53号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暴力


在北野武的电影世界中,暴力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就连那部以温情与童趣著称的《菊次郎的夏天》也少不了它,北野武自己的扮演的主人公菊次郎,就是一个爱打架,爱赌博的中年混混。而他本人矮壮的身板,由于一次车祸而导致局部面瘫显得狰狞的脸孔,看上去的确适合扮演那些看上去很粗暴的男人,我看到的最早一部北野武电影就是《一个凶暴的男人》,在这部不太成熟甚至是有点混乱的作品里,他就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滥用暴力的警察。可以说,在“北野武式的”镜头语言,叙事风格没有形成之前,暴力就已经率先来到了他的电影中了,从这以后,北野武似乎乐于把自己塑造成那种表面沉默寡言其实有骇人力量的男人,这种既压抑又孔武有力的形象成为了北野武的独特标志,他那时不时要抽搐一下的半边面孔几乎成了威严的象征,那种夸张的暴力所给他带来一种传奇的色彩,仿佛凛然不可侵犯。


后来的《大佬》,看上去有点像香港黑社会题材的电影,但是其中有些形象设定,故事基调,甚至是镜头运用,都被北野武后来的作品延续下来,也是这部电影,为北野武带来很重的江湖气,是那种沧海桑田,暗藏杀机,兄弟情深,暴力传奇的江湖气,影片的背景在美国,故事人物却是一帮日本黑社会,退了休的江湖老大,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重振雄风,作为主演的北野武穿着的那套笔挺的西装,戴着的墨镜,不断抽搐的面孔,冷静冷酷的表情都已定型,但是北野武的暴力外表又有别于以往世界电影中出现的冷面杀手,或是冷面干探的简单形象,仔细体味,北野武的人物在暴力外表下,似乎都有一颗温厚细腻的心灵,他们行事的准则,正邪两字也并不能够概括,有的时候,暴力的目的却是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世界极端的绝望,在北野武所有的电影中,我最为推崇的《花火》就是那样一部作品,其中的暴力,方向只是朝着暴力的人,在影片倒叙穿插的镜头讲述中,警官西朝着穷凶极恶的杀手的尸体射光了手枪里的子弹,他还用筷子戳瞎了来讨债的黑社会小喽罗,他的拳头,一下子就可以把强有力的对手打得满地找牙,鲜血直流,他的枪,不但打死了放高利贷的黑社会团伙,还打死了身患绝症的妻子和自己,那是最后的海边,阳光荡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暴力,死亡,极其绚烂的美与平静组成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


在《花火》中,暴力的呈现不同于好莱坞的直接,细腻和血腥,很多时候,只是两个静止的画面-暴力前和暴力后的,而过程被省略了,于是观众只看到了满地找牙的结果,这样做是聪明的,既避免了暴力过程刺伤观众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又有种幽默和神奇的效果,这几乎走到暴力的反面去了。


可以说,暴力和权利欲望的关系,暴力是否就根植于人性的内部,这些问题深深吸引着导演北野武,而演员北野武,则有点热衷于暴力,他借暴力呈现自己。他自己也说过一件亲身经历的事,那是在酒吧里碰到的,一个刚入道的年轻小混混在不经意间惹恼了一个黑社会大哥,小混混惧怕的表情,和黑社会大哥的沉默威严,都给北野武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他对暴力与权利欲望的思考,延伸到小人物的暴力幻想上,就有了后来的《3-4*10月》,表现叛逆少年以自己微不足道的暴力对抗社会的大暴力,最终却沦为黑社会暴力牺牲品的《坏孩子的天空》,应该说,早期的北野武对暴力是有反思的,甚至有时候,他用恶搞逗乐的暴力呈现来调侃暴力,如《性爱狂想曲》中的某些场面,但是,到了《座头市》里,对暴力的呈现似乎只是为了讲述一个惩恶扬善的传奇故事而已,其中歌舞升平的圆满结局不禁使人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悲情

在《花火》里,警官西佳敬有一个患了癌症的妻子,而他们的女儿也在四五岁的时候死了,西佳敬最好的朋友兼搭档堀部,在一次行动中被歹徒用手枪打成瘫痪,另外两个年轻下属落得一死一伤的后果。堀部的妻子和女儿在堀部瘫痪后绝情离去,伤的下属在这一事件后选择了和女友结婚,死的下属的妻子没有了依靠,只能去冲印店打工,影片所发生的一切,都以这一突发事件为动因,在这个事件中,生命的无常,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无常,世态的炎凉都暴露了出来,在这种无常和伤痛中,人该往哪里去,还能牢牢抓住什么?这是影片着重要表现的,我们看到西佳敬先是非常巧妙地抢了银行一大笔钱财,把钱财一部份分给了下属的遗孀,一部分买了画具寄给了瘫痪后的堀部,然后带着妻子和剩下的钱一路漫游到北方的雪原……他后来的选择,无疑是非常绝望的行为,但是他同时又是非常主动选择的,他只是抓住了生命中最珍贵也是最灿烂的东西,那就是爱人之间亲情与爱情杂糅的感情,那种使两个生命二合为一相互依赖的爱,与其眼看着这灿烂如花火的生命之光在夜空中消逝,还不如主动让自身也在消逝中灭亡。


我觉得,在北野武所表现的沉默寡言的两人世界中,既代表了一种心灵交会的和谐,也表达了他对语言的不信任,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一对在海边的恋人,男的就是一个哑巴,他们无言却和谐的两人情景中,构成对海滩上其他人的嘲讽与映照,那些嘲笑哑巴学冲浪的年轻人,在哑巴的执著的爱好和同样执著的爱情映照下,反而显得愚蠢可笑。而且,在爱情中,沉默外表下有时也蕴含着极端的激情与执著,在那部绚烂凄美的《玩偶》中,两个致死都不愿分开的年轻人,用一根红色的绳子紧紧拴住对方,“爱人就像玩偶,在那么多美丽的玩偶中间,我只爱你那一个。”那一根绳子,就是永恒而自愿的禁锢的象征。


但是同时我也认为,这种极端的感情,正是对无常的惧怕,以强制的不变来疯狂抗拒永恒的变化,好了,就此打住,我不去探讨这种感情态度的对错与否,不要忘了在艺术世界里,是否定对错而钟爱自由表达的。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比较特殊的一部作品,它阳光灿烂,并且充满了童趣,它讲述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在旅行中建立的友谊,虽然这旅行自由而荒诞,充满了唐吉诃德式大胆想象,但是其中蕴含的温情,却是真实感人的,我们看到,这些看上去五大三粗的男人心里有着怎样柔软的角落,因为一个沉默寡言的,生长在双亲之爱缺失的环境里的男孩,他们踏上了寻找母亲的旅途,但是母爱并没有被找到,这一大一小,连同半途遇到的几个可爱的成年人,却建立了和谐温暖的友谊,那是一种爱的补偿,也使成年人小心守护的那个角落又重新焕发出光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童年,无论快乐不快乐,都弥足珍贵。


应该说,北野武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有着深沉浓烈的感情因素在内的,他讲述兄弟之情,夫妻之情,友情,爱情,但是在这些感情中,总伴随着某种缺憾或者缺失,这使他的大多数电影都有了悲剧意义,就连幽默搞笑的《菊次郎的夏天》也不例外,那一大一小其实都没有母亲。我们看到北野武尽量避免简单粗糙的感情描绘,这些矛盾的,复杂的,深沉的,悲剧的,喜剧的人类感情,使他的电影世界既美丽又动人心魄。



喜剧与荒诞


看《花火》的时候,觉得北野武是个严肃的带有悲剧气质的创作者,所以后来看到他的《性爱狂想曲》时,被其中疯狂荒诞的搞笑场景所惊讶,在这个电影里,北野武通过一个沉溺在性爱欲望里日本男人的种种无稽想象,讽刺了日本社会与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人的性的欲望提出质疑,我们似乎摆脱不了无边的欲望,但它越来越不像是保证生命繁衍的纽带,反而像根死亡的绳索,一个在飞机上光着屁股跳漫波舞的男人其实就表达了北野武对性的质疑与恐惧,在这个电影里,喜剧与荒诞并存,人类所热衷的活动,都有其欲望的目的,只因这欲望的悲剧性结果,欲望活动就带上了荒诞的喜剧色彩。


我认识到,幽默感是一个创作者的才华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识到人永恒的悲剧结局,所以用喜剧的方式来应对悲剧下场,这样,荒诞感就产生了。北野武常使我想到达里夫。奥,那个意大利喜剧大师,那个以喜剧的方式来攻击权贵,影射政治的艺术家,就具有这样的荒诞感,但北野武与他相比,就显得不那么尖锐了,北野武有时会沉溺在喜剧搞笑里,暂时失去方向,《性爱狂想曲》就显得杂乱,虽然最后“性欲狂想男”在科学家的试验里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苍蝇飞在了地球的上空,(日本人在狂想里热衷的“怪兽”,实际上就是性欲强烈并无处发泄的变体),这样的结局把影片带入了荒诞的最高潮,人的欲望终于变异成了一只肮脏,恐怖的巨大苍蝇,只有在大便上才能得到满足,但是影片所攻击的对象,似乎有模糊,大而无当之嫌。


性爱狂想曲》中一开始着重表现性欲狂想男的性欲想象,在他的想象里,女主角一定是漂亮性感裸露着身体,那么怎么能顺利便捷地和女主角共度良宵呢,拥有一辆好车?乘坐豪华客机?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有大笔的钱财?更为无稽的是,在他的想象里,自己的容貌都会变得风度翩翩,但是镜头一转,一个被性欲折磨的双眼通红憔悴不堪的猥琐男人形象就暴露出来了,接下来,他开始为自己的荒诞想象付诸行动,想办法买车,去挖宝藏,当临时演员,自己锻造枪支抢银行,误入黑社会,在种种努力不成功之后,一个宣称发明了“隐身术”的科学家出现了,欲望男只好在隐身后的偷窥里满足自己的些许欲望……在欲望男的行动中,北野武同时还讽刺了日本的社会与文化,譬如色情影业,演艺圈,黑社会等等。


欲望男的行为就像一个男人无聊时的狂想,我常常觉得北野武电影很多场景都是故意的玩笑,比如《3-4*10月》的整个故事都是一个小混混蹲在黑暗的临时厕所里想象出来的。



在从影之前,北野武是个搞笑脱口秀的主持人,他知道怎样能使观众发笑,实际上纵观北野的大多数影片,都有喜剧的成分在里面,《花火》里的抢银行场景,《菊次郎的夏天》从头到尾都贯穿着搞笑的场景段落,就连北野最为经典的暴力镜头,也是非常幽默的,你常常会看到拔剑弓长的对立双方,都摆出很酷的姿势一动不动,然后就听见画外音是几声闷响,下一个镜头就有一个人口吐鲜血趴那里了。



音乐

北野武与九石让的组合,当然是电影史上完美的组合之一,他们两人的数度合作,都很好的成就了对方,九石让为大部分电影观众所熟知,北野武的电影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北野武电影中的激情段落,也靠久石让的配乐烘托。我个人认为,久石让的音乐在气质上是极其沉静而且抒情的,这恰好能体现北野武电影的另一个极端,当北野武需要浪漫悲情,需要沉静冥想时,久石让就来了,《花火》《菊次郎的夏天》《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都是两人合作的最佳效果,但是《性爱狂想曲》《座头市》《双面北野武》,久石让就缺席了,原因就是这几部电影的气质和他差异太大,一方面他优美舒缓,沉郁,轻灵,欢快的音乐已经不能胜任北野武后来的自大,自恋,无度的幻想和粗野,另一方面,恐怕是久石让的音乐到底具有强烈的个人印记,有的时候,他的光芒几乎盖过了北野武。


二人的合作,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花火》和《菊次郎的夏天》两部,前者中的配乐沉静舒缓,有悲剧意味,但是这种悲剧意味只有配上电影画面才能更好地感觉到,这是电影配乐和严肃音乐的不同之处,在《花火》中配乐的第一个高潮是警官西辞职后,开始谋划抢银行时,当时音乐是有节奏的急促,仿佛预示西将要踏上一条亡命之旅,但是当画面切到已经瘫痪了部那里,他坐在轮椅上呆看春日盛开的樱花,音乐自然滑向缓慢抒情略带忧伤的调子,生命还是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一种凄美的感觉油然而生。配乐的第二个高潮出现在最后的场景中,西和妻子在海滩上看着女孩放风筝,旁边是等待西的两个警察,此时西和妻子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向终点,音乐似乎无度的扩散荡漾开去,当小女孩拖着残破的风筝在海滩上跑的时候,镜头俯视海滩上的所有人,音乐节奏似乎异常欢快,但仔细体味却是悲从心来,在这种悲喜交加的场面中,生与死的界限也并非那么明显,当妻子轻轻对西说:“谢谢你……。”的时候,预感的一切都要来临,西用两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和妻子的生命,此时音乐嘎然而止,两声枪响极具震撼力,镜头却投向了大海,沉默片刻后,音乐重又响起,没完没了地响起,这是北野电影中最精彩而悲情的高潮,久石让的配乐起了巨大的作用。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和画面却非常和谐,一样具有欣赏价值,一样是明丽而轻快,这部电影亦是一阙关于童年的幻想曲,这种和谐使人一想起这部电影,脑海中就浮现小男孩正男背着一个有天使翅膀的背包奔跑在音乐里的画面,久石让的配乐让这部电影飞了起来,使它像夏夜星空一样沁人心脾。在片中,开始时正男放暑假,轻快的主旋律就响起来,首先就给电影一个跑动的欢快的基调,在两人踏上寻找之旅后,遇到一些小困难,比如搭不到春风车,在路边等到晚上时,音乐的节奏变得缓慢,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在讲述以往的有趣经历般,片中两人找到了正男的母亲,却发现母亲另有家庭时,正男在海边哭,菊次郎拿来天使之铃安慰他,此时大提琴缓慢忧伤的调子响起,这音调充满了安慰,但却丝毫没有绝望之情,影片叙述到菊次郎和作家,摩托车手一干人等在野外露营,并想方设法逗正男开心时,大提琴的音色奏出夏夜星空的氛围,人情,夜色,皆不寂寞。


前面说过,久石让优美的配乐有时几乎盖过了北野武电影的光芒,有非常独立的欣赏价值,这使他在带有抒情性质的电影还能施展才华,但是像《性爱狂想曲》这样的片子里再出现久石让的配乐就不恰当了,观众欣赏这部片子的时候,大多不会注意其中所使用的音乐,但是其中却使用了大量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一种为我所用的态度被安排在电影里,功能性非常强,比如一开始出现的男人幻想出来的性爱场面,他在一辆豪华的跑车里和一个美女做爱,一束追光打在他们身上,萨克斯风吹奏出一种华美的,虚假的氛围,其中的反讽清晰明了,其后男人买了一辆破车,在马路上作种种设想的时候,一些诸如日本寅歌,酒廊小曲之类的音乐响起,非常幽默讽刺,使人想到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中赵小帅拿刀砍刘德龙一场,音乐居然是现代京剧中的锣鼓家伙……


北野武电影配乐也越来越偏向于“为我所用”的原则,几乎看不到久石让的影子了,《座头市》《双面北野武》中皆是如此,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独立主宰自己电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希望自己电影中的配乐能更贴合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音乐自身又不凸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显得他越来越自恋,缠绕在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里,《双面北野武》就体现出这一点。对于这部电影,我是不太喜欢的。


相关链接: 北野武 张艺谋 方方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