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另一个民间

2006-8-31 13:05  来源:后窗 作者:郝岩冰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关于《天狗》的评论中出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震撼”。但是这两个关键词之间并不能建立某种因果关系。如果一定要有联系的话,那么,也并非因为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所以震撼,而是因为它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了某种东西,因而震撼。

 

退伍军人李天狗接受组织安排,到泮源村担任基层护林员。李天狗尽职尽责不循私情,招致地方豪强孔氏兄弟以及全体村民的不满。在种种刁难与欺辱面前,李天狗始终不肯让步,致使当地村民无法继续毁林,孔氏兄弟集体合谋,协同其他村民一起将李天狗殴打致残。被打伤的李天狗一路匍匐回家,携带武器重返山林,正遇孔氏兄弟合伙毁林。当他们准备再度加害李天狗时,这个伤残了的护林员举枪击毙了老大孔金龙和老二孔银龙。老三孔钰龙中弹后不治而死。这样的梗概只能发生在观影活动之后。当镜语体系依照叙述策略将全部过程呈现出来,完整的复述就隐含了明显的判断意味——语言即为修辞。李天狗在词语的丛林里彻底被表述为英雄,与此不同,他在银幕上的形象是渐次完成的。在影片中,围绕人物核心,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叙述策略。除了一个全知的隐形的叙述人之外,还有两条对称的逆向线索,“一个是正向,就是县长带队的一条线,实际上是对狗子精神的一种正面的展示;另外还有一个反向,就是老公安想找到狗子杀人的内部动机,比如买可乐,断电等等。”(贾磊磊,《谈电影〈天狗〉:影像和思想的自觉》,见新浪影音娱乐)。这三条同时并行互相交叉的线索其实正是影片的张力场域所在。

 

但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构及生动的形象却并不足以形成震撼的冲击。李天狗具备了震撼人心所应该具备的一切,诸如人格魅力,生活磨难以及生命危险等等,可是真正渲染了这个人物的精神是英雄主义的,是浪漫主义的。这当然不是说现实主义就应该是服从现实、摹写现实的主义,而是这个人物在现实之中遭遇到了生不如死的困境,现实主义的品格要求它以美学的方式将其从庸俗世界之中解救出来。对于这个问题的任何淡化与回避,无论在技术上怎样完善,都将使现实主义以及它的形象成为一种空洞的技法和符号。因而,这部电影所带来的震撼与其说是来自于人物形象,还不如说是来自于人物形象所处的社会背景更为准确。

 

天狗》描述的是另外一个民间,它不再以一副温情、恬美和静谧的面目出现,不再是家园的图腾和母体的象喻。它不再遵循“经济越落后,道德越高尚”这个可能出于好意的文艺创作潜规则,进而描绘出一个精神的乌托邦和道德的理想国。在这部电影中,“民间”的“民”是暴民。我们习惯以乡亲来称呼的人,在这里显示出了他们相当委琐乃至丑陋的一面。李天狗刚进泮源村时,全体村民集结欢迎,七叔唱歌颂扬,村长敬水三碗,老板筋的解释是“喝了这三碗水,就是把你们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来待!”但是,融洽的主客关系是建立在非法交易的基础之上的,用李天狗的话来说,就是“今天咱拿他一根葱,明天他就管咱要一棵树。”所以,一旦当头脑清醒的李天狗不愿意继续这个默认的民间游戏时,游戏规则立刻就对局外之人显示出它极端粗暴的力量。作为村民代表的村长以“礼性”来标榜,但最终被验证的却是人性的残破与阴暗。与这个堂皇的说法结合来看,片中出现的“三龙碑”的形象与“孔老二”这个称呼,似乎还具有别样的一番含义。

 

当然,应当看到的是,虽然孔家兄弟作为指使者实施了断绝水源这样罪恶的阴谋,然而,诸如猥琐的老板筋信口雌黄,势利的小老板落井下石,以及李天狗退还“礼品”时全体村民的冷漠与绝情却是自发的,乃至是自觉的。虽然孔家嚣张的气焰让这些人很不舒服,但是他们靠山吃山的思维和利益却是一致的,换句不甚恰当的话说,村民与孔家的矛盾是内部的,与天狗的矛盾却是敌我的。所以,在天狗被打残之后,闪切镜头中出现的并不是孔家兄弟狰狞的面目,而是那些普通村民和善的脸孔。李天狗曾对他的妻子感叹道,“姐呀,这个林子里鬼大了。”这里的林子显然是指泮源村这个暴民社会的缩影。如果说现实主义要在这里显示出它的强硬力量的话,那么,它的任务就是将经典想象的世外桃源从板结的思维中逼迫出来,让它显示出自身脆弱而糙砺的真相。从某种角度来看,《天狗》在此表现出了相当坚决的态度,要么像孔家兄弟一样,“饱暖思淫欲”,要么像普通村民一样,“饥寒起盗心”,在干枯而贫瘠的现实之中,期待与愿望早已被蒸发干净了。

 

本来,官方席位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空缺。在李天狗长漫长的挣扎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行政管理和司法监督的约束力量。通过倒叙的资料可以发现,直至天狗带伤枪杀三人的事件出现之后,他的定位都是“昨天的战斗英雄,今天的杀人凶犯”。但是,影片通过村长撒谎和青河扣信两个事件,将这种缺席合法化了。当然,这种合法化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仍然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就影片本身而言,这种叙述策略在影片当中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给官方力量的迟到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而且将它对民间的理解推向另一重深入,将直观的震撼推向反思的震惊。按照正常的既定计划,李天狗担任泮源村护林员的期限只有两年,两年之前和两年之后的情况,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天狗是个“异类”。村民们说“一任更比一任贪”,然而他们宁愿与贪者合作也不愿与廉者相处。如果李天狗要避免这个不曾预料的命运,那他就只能接受财物,受贿,视而不见,渎职,最后一起合作,共犯。《天狗》找到一个新的病灶——腐败的另一个根源在民间。

 

从这些方面来看,《天狗》的确是一部非常勇敢的电影,它推翻了某些成见,触碰到了大众日常思维的部分盲区,但是影片的结尾在相当程度上损伤了电影的思考深度。李天狗被送到医院之后,他的妻子赶来看望,情绪平静地说“你比他们都牛!”影片至此已将这个形象推到了相当的高度。如果接下来切入的镜头是事件过后恢复麻木的泮源村的全景镜头,那么,这个个人的悲剧就可能被毫无疑虑地定位成社会悲剧。然而,影片最终给出的却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它放弃了探索性的思考而重新回到权威性的经典叙事之中——天狗的儿子参军入伍,一个子承父志的传统故事。这个事实可能会给人一些安慰,可是当它被嫁接在影片上时,却成了十亿掌声之后的一声叹息——它是电影作品的无奈,还是电影机制的无奈?


相关链接: 狗子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