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徐辛访谈
1. 先谈谈《
徐辛:其实当初有这个想法,主要是因为我有个同学在那里,之前先了解一下情况。又因为老胡就住在教堂里,(我看到老胡有启程去另一个地方?)片子那个他们聚会是在老胡的儿子家里。所以就有将他当成主线拍摄的意识。
2.最初的拍摄动机是什么?拍摄前有做过详细的调查吗?
徐辛:这片子是2002年开始拍摄,一开始想法也不太明确。虽然有做前期准备,但主要想法还是在拍摄中完善。因为我之前是搞摄影的嘛,当时一看到村民们那么虔诚的信仰,很受触动。
3.拍摄目标一直很明确吗?有没因中途接入的深度而改变观点?
徐辛:应该说是一边拍摄一边思考吧。
5.影片的结尾是怎么拍到的,那六个月您一直呆在那里吗?还是临时决定赶过去的?
徐辛:那是后来约好过去的。老胡是自然病死的。
6.拍摄时怎么跟拍摄对象沟通,有没遇到什么阻挠或是困难?
徐辛:拍摄对象主要就分两拨人,一是教民;二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方面我朋友原先就打过招呼,另外他们传教士原本也就是民间选举出来的,所以问题也不是很大;他们那个地方也比较偏远,政府也较少管制。教民方面,好像基本没什么反应……他们也不管我手里拿的是摄影机还是照相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7.影片中有几个在祷告过程中对老人脸部的特写,但他们似乎都很漠然,更像在开会。拍摄这片子前后您对宗教信仰行为的看法有没改变?
徐辛: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甚至认真考虑过要选择一个宗教信仰,比如佛教啊、基督教。(笑)不过既然我都可以这么理性的去选择,可见早就不纯粹了。
8. 您本人有宗教信仰吗?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人缺乏信仰,您同意这个看法吗?拍摄期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徐辛: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很想进入那种自足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没有信仰?那是肯定的!当时《
9.起码精神上有一个归属感。
徐辛:对,他们比我们幸福多了。
10.器材是什么,用录音话筒吗?
徐辛:一直都用SONY PD250,后来换了个话筒,因为原装那个收音效果不太好。不过声音的采集也跟环境有很大关系。
11.现在和过去的拍摄对象还有联系吗?
徐辛:我不是有同学在房山那嘛,本来说好今年暑假要过去,但后来因为有事没去。很多拍摄理念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其实要是现在的我去拍,肯定跟以前拍摄手法不一样了。但我也并不想再重新拍一次……
12.但是始终有缺憾吧?就像《
徐辛:《
13.对了,听说您7月份去了青藏高原,是否计划拍摄一部有关这个地方的影片?
徐辛:那不是。不可能拍纪录片,我去当个摄影师倒可以,反正原本也搞摄影的。我拍片子只能拍自己熟悉的。比如《
14.您看过同样也是记录宗教行为的德国记录片《
徐辛:没有呢。要找来看看。
15.您大学读的是美术系,后来又在南京查济搞行为艺术,这些对以后的拍摄起了怎样的一种影响或帮助?
徐辛:没影响,那是两回事了。不是行为艺术,2000年主要是搞装置艺术。后来觉得没什么意思,国内很多作品都是模仿国外,或者干脆抄袭,完全不是发自内心。就在朋友影响下看了些纪录片,就拍起来了。
16.有没可能以后拍剧情片?
徐辛:这个应该不可能。纪录片才最适合我,拍剧情片不现实。用DV拍难度也不是很大,也比较独立,成本也低。现在我生活基本上和拍片子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17.您的作品曾在国外电影节多次放映,您怎么看待这些电影节?
徐辛:啊?好像没什么影响呢。
18.您有没比较喜欢或者是欣赏的导演?
徐辛:一个肯定是小川绅介啦,这个好像是每个人都必须提到的吧?(笑)看过《
19. 我看过您三部影片都有意无意的强调了音乐, 比如《
徐辛:音乐的运用是肯定有意识的。我很喜欢这些原生态的声音,更能反映或者说是传达出人们当时真实的状态。
20.平时听什么音乐呢?
徐辛:太多了,乱七八糟的,比如摇滚什么的也听,老崔等。
21.您是否比较着重民俗的记录?比如《
徐辛:我注重的还是人吧,《
22.拍摄方面有没什么大方向,比如有意识拍成一个系列?
徐辛:我曾经和朋友想就国内56个民族,每人选一个代表性的民族来拍片子,但目前来说还是个设想吧。
被采访者:导演徐辛。作品:《
采访者:沙丁鱼2
徐辛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