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与责任

2006-8-21 22:42  来源:现象网 作者:发达阿姨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知道这个纪录片已经很久了,记得前几年的《中国青年报》(好像是“冰点”周刊?)就曾给过专门的报道;知道艾滋病在我国的肆虐也已经很久了,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抗艾上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大众的警醒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知道人世间需要真诚、需要关心、需要责任、需要爱,也已经很久了(我自诩为一个无阶层意识的人),但是当我真正看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地打动了。

这,或许就是纪录片的魅力。

当一个人可以明确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终点,该有多么可怕。而作为一个纪录者,当他(她)也知道被记录的对象正在走向死亡,同时自己又无能为力,那种内心的焦灼,该是何其强大!导演陈为军说他在剪辑完片子之后终于忍不住,于是大哭了一场。

在简单而纯洁的生命面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扪心自问,为了可能是不相识但却不该过往的生命,为了平日里自身太多的对他人的漠视,为了自己公共义务的巨大缺失,我们是否也需要大哭一场?

马深义有一段话,谈到了有人劝他到云南去买个媳妇回来。他说他不会去干这种事。他提到了两个很重要的字,那就是“责任”。正是因为这两个字,他没有被打跨,而是一个人挑起了养活三个孩子的重任。

或许正是这种责任,让陈为军坚持了下来。在DVD附录的导演访谈中,陈为军说有一次他去拍摄,因为是晚上,迷了路,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他也很害怕。但他说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找到了马深义家。

如果要用纯纪录片制作手法来看《》片,这个片子确实不算精良。但是它却能够给以我们足够的警示,唤醒我们对于生命的热爱,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纪录片的初衷和终极价值在于什么。答案就在于此。纪录片记录下的,是人类在某个阶段发展过程中的痕迹/轨迹。它的内容应该具有普世意义,应该具有人文关怀。所以,在纪录片的评判标准中,我想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

用高深的道理去讲解纪录片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浪费大家时间的。因为关于生命体悟的最重要来源,是每个人自己的认知,并非他人的解读。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就自己去看吧。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vohagLyFPIcwGS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